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年大学生的生命理应充满活力、激情、乐观和向上,但现实生活中,他们轻视和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和学生人文精神的缺乏。对此,必须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关爱生命的意识,同时加强生活挫折、生存能力及生命价值方面的教育,以帮助其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和生命价值观,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90后大学生能较好地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特性,能意识到生命间的复杂关系,懂得保全生命的基本常识,但同时也存在生命价值自我化、生死观模糊化、生命责任缺失化等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全面把握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生命意识,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升生命的品质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建立在人们无生命意义感和心灵空虚之上,肯定生命中的意义与价值,引导来访者寻找和发现自己的生命意义,从而达到明确生活的目的。意义治疗理论能为高校辅导员工作提供宝贵的启示,引导大学生摆脱心灵空虚,正确面对人生挫折,积极追寻生命意义,逐步培养生命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发现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主体性是其思想理论的凝聚点。生命与语言的双重自觉,是女性主体性的起点。90年代女性散文基于对生命与生命的相关性和珍爱、尊重生命价值的自觉,在总体倾向上表现出对主体间性的理论自觉,表明世纪之交的中国女性已经走向一个独立和完整的主体性女人。这是女性文学一百年来关于人是什么和我是谁的追问一个大幅度的跨越。  相似文献   

5.
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生命意义认识阶段、生命安全教育阶段和生命价值创造阶段。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是生命教育的前提,生命意义最终指向人的生活和人生;生命安全是生命意义开拓的保障,生命安全教育既指向自身也指向他人;生命价值创造是生命教育的根本宗旨,生命价值创造提升了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肇始于二次大战至20世纪70年代的生命伦理问题,以其现实性、紧迫性以及价值冲突和规范冲突引起全球关注,成为理论界追逐的热点.对中国传统儒学来说,生命伦理问题的产生,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儒学以其独特的人文价值资源对生命伦理问题进行解读,为解决生命伦理困惑提供一种价值参照.同时,对生命伦理的解读也构成了儒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人只有有了责任惑,才能具有驱动自已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发现生命中有许多有意义的事,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你的责任感如何?斌试以下测试。  相似文献   

8.
论雷锋精神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黄蓉生雷锋是出现在60年代的先进典型。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伸和最集中的体现的雷锋精神,却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的战...  相似文献   

9.
对生命价值的关注是巴金小说创作的一个永久性的母题。他确定了两种生命价值 :一种是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 ,一种是超越个体生命存在的精神价值。要使人的生命存在有意义 ,最主要的实践方式就是奋斗 ,精神价值可以超越生命存在价值而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0.
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它有助于青少年正确审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青少年理解生命现象,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创造生命价值。应该积极营造生命教育的社会氛围,并重视在家庭与学校中开展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1.
张炎是宋元之交的一位著名词人.他转益多师,集婉约词风之大成,又吸收了豪放词风的劲健,成为宋词三百年发展的殿军.其词的艺术特色为字锻句炼、风流疏快;格调高雅、深婉蕴藉;清空峭拔、气象壮阔.张炎继姜夔之后,标举清空,为词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丰富了诗词苑囿,对词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最早发现并在新诗创作中成功地运用了基于情绪消长起伏的内在律以代替旧体诗的固定的外在格律,这是他对新诗艺术的重大贡献。内在律一端联着情绪内容,一端联着语言形式,居于新诗各项艺术成就的核心,也是新诗区别于旧体诗的基本艺术特征。在新诗发展过程中,自由诗人如艾青、戴望舒等以创作和诗学探索丰富了内在律体系,现代格律诗的提倡者如闻一多、何其芳等也注意把新诗格律和情绪内在律联系起来。自由诗和现代格律诗既双水分流又彼此渗透,有逐渐融合之势。在新诗的诗体建设中,如果忽视、拒斥内在律,就可能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3.
明代著名的通俗文学作家及民间文学搜集者冯梦龙(1574~1646),曾经编选了《笑府》、《广笑府》、《古今谭概》(又名《古今笑史》或《古今笑》)等笑话专集。在他编选的三部笑话专书的序文及部分引言里,冯梦龙比较集中地从笑话的接受心理、笑话的本质特征以及笑话的分类三个方面阐述了他的笑话理论,充分地表达了他对笑话这一民间文学体裁的理性认识。在我国古代稍欠发达的笑话理论史上,冯氏的理论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异数。认真总结这一笑话理论遗产,将有益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笑话这一民间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14.
雪莱是英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毕生反抗黑暗、追求光明。通过对他的著名文论《诗辩》 (ADefenseofPoetry ,182 1)的研究 ,对他的抒情诗《西风颂》 (OdetotheWestWind ,1819)逐段剖析鉴赏 ,以此证明雪莱确立的“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这一文艺理论命题的正确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实证出发,追踪朦胧诗先驱们在“文革”时期的阅读经历,发现他们从解放前的旧版图书、尤其是当时出版的“内部读物”,同时通过地下沙龙、文学聚会等活动,多渠道、多方式地接触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朦胧诗先驱们这种在非常时期的阅读经历,构成一种新的文学背景,影响到他们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中,存在、语言、思、诗和道路等命题非常重要,有机地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在他的两组诗歌作品中很好的体现了出来:即思想从属于存在,存在是思想生发的场所;诗与思一样都源于存在,分别具有解蔽和遮蔽的属性;语言是存在的基础,道路、道说则与诗、思一起归于本真之存在。各命题间的关系展现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哲学图式。  相似文献   

17.
"素政堂主人"为冯梦龙之子冯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才子佳人小说出版家“素政堂主人”姓名及简况的考证。根据《列女传演义》“东海犹龙子”序后的“龙子犹印”、“素政堂”两枚印章,推知“素政堂”即冯梦龙所有之堂。但素政堂主人从事才子佳人小说出版事业时,冯梦龙已死,故素政堂主人当是冯梦龙后人。再据其他资料,推定素政堂主人为冯梦龙之子冯焴。  相似文献   

18.
家人离世和濒临死亡的经历使陀思妥耶夫斯基产生了复活的渴望。尼·费奥多罗夫提出的复活事业的哲学也坚定了他的复活信仰。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仅信仰复活,其作品也蕴含着精神复活的主题。“消失的”时间、内视角、简练的景物描写和“复活的”自然等共同建构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复活主题。“消失的”时间强化了小说的精神氛围,内视角展现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化,概括的景物描写和“复活的”自然描写弱化了小说的现实感,也突出了自然的宗教功能和主观性。  相似文献   

19.
王文治是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王文治生平行年大致清楚,但关于其举进士年,诸书所载迥异,而其中一种权威性的说法出自著名学者姚鼐,影响很大,其实却是错的。本文兹对此略作考辨。  相似文献   

20.
“论诗诗”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而独特的诗性批评文体,这种批评文体由于借用诗的文体形式和比兴象征等艺术表现方法来品评诗人诗作,因而在点破诗学要妙、总结诗学规律的同时,具有浓郁的诗性意味。但是,从根本上决定“论诗诗”之诗性特质的则是诗论家有意择取的与逻辑推论、抽象言说相悖的直觉象征型思维方式。“论诗诗”的形成,从客观上看,是中国古代批评文体之“文学”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使然;从主观上看,则是中国古代诗评家一身二任的特殊身分所致。在理论界普遍不满中国文论“失语”的今天,“论诗诗”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诗性批评文体理应经过更新和重铸而整合到我们当今的文学批评体系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