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函数与自变元理论是弗雷格逻辑分析方法的出发点和基本内容,这种方法揭示了隐藏在句子的表面语法结构下的深层的逻辑结构,它直接为弗雷格关于自然语言的语义理论提供前提和基础。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把握逻辑分析方法的本质,对于理解现代分析哲学与语言哲学的根本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弗雷格语言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句子的涵义是思想,一个句子的意谓是真值.真是弗雷格逻辑研究的对象,逻辑规律是关于真的最普遍的客观的规律.思想是真的载体,是真之条件,是把握真的方式,思想与真不是主词和谓词的关系,由此决定了弗雷格逻辑研究的基本路径必然是从思想到真.理解弗雷格逻辑研究的基本路径,对于深刻把握现代逻辑和现代哲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燕京 《学术研究》2012,(9):19-24,31,159
达米特区分了演绎辩护问题的三个层次:演绎论证的句法有效性的辩护、演绎逻辑系统的正确性的辩护以及演绎推论如何可能的辩护。第一层次的演绎辩护不存在问题。就第二层次的辩护而言,分子论语言观是其语言哲学前提,从基于分子论语言观的意义理论出发,借助于可靠性或完全性的语义学证明,可以构造一个演绎逻辑系统的正确性的辩护。第三层次的演绎辩护问题主要是演绎推论的有用性的辩护,它要求以承认真与真的认识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间隙的意义理论为基础。彻底的实在论的意义理论所允许的这种间隙过大,难以说明语言理解和语言学习;而彻底的观念论意义理论所允许的这种间隙又过小。达米特认为,解决第三层次演绎辩护问题所需的意义理论,就真与真的认识的间隙而言,它应比彻底的实在论的意义理论小,而应比彻底的观念论的意义理论大。达米特的演绎辩护思想揭示出意义理论对于现代逻辑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吴翔宇 《学术月刊》2023,(8):166-176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有赖于以“人学”为内核的现代知识观的重构,这种重构集中体现在“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两个层面上,是朝向“中国”“儿童”与“文学”的现代革新。对于“儿童文学是什么”的元问题,存在着“发现”和“发明”两种知识依据,牵连出“本质论”与“建构论”两种发生路向。儿童文学“不可能性”的提出并非否定其知识的合法性,而是因儿童与成人分立的知识集而引发的认知界限的质疑。不过,在知识传递中这种成人话语的强势绽出,遇合了以思想优胜推导儿童文学发生的逻辑机理,也助益了知识观的重构。新文学知识观的重构为儿童文学的发生提供了人学资源及认知装置,而儿童文学的发生又参与了人学知识观重构的现代工程。这种双向发力的机制,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理论观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哲学的维也纳学派应该称之为逻辑经验主义,而不是逻辑实证主义.从该学派诞生的时间顺序、资源条件以及主要代表人物所接受的教育与他们当时面临的科学发展状况来看,它既与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同时,又是经典实在论与实证论、经验主义等观点相结合的产物.卡尔纳普作为这个学派的关键性代表人物之一,他阐述的科学理论的层次结构模式与区分内部问题与外部问题的工具主义的科学理论观,第一次明确与突出了科学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与对象域;为科学哲学的历史演进提供了批判的理论框架,奠定了科学哲学的发展方向.但是,它蕴含的二值逻辑的思维模式,并没有随着逻辑经验主义的衰落而消失,至今仍然在影响着从历史、实践、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等视角对科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怎样理解科学哲学与科学史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试图对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两大对立学派——逻辑主义和历史主义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作一初步评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的看法。一、逻辑主义的“划界”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根植于本世纪二十年代逻辑经验主义的维也纳学派。他们企图在实证主义经验论的基础上,用弗雷格—罗素模式的形式逻辑来分析经验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从而建立起“科学哲学”来拒斥“形而上学”。他们认为,经验自然科学理论中充塞着超验的、思辨的“形而上学”成分,造成了思想和概念的混乱。因此,“哲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语言层次理论在现代逻辑和科学理论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解决悖论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弗雷格区分不同语言层次的思想为后来语言层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启发。罗素悖论的发现充分说明了语言层次理论在语言分析中的重要作用。罗素关于引号在区分不同语言层次方面的作用、关于指称词组初现与再现的区别与论述以及关于逻辑类型论的阐述虽然与弗雷格区分不同语言层次的思想同出一辙,但比弗雷格的理论要详尽和深入得多。塔尔斯基的对象语言和元语言理论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语言层次理论,并且极大地促进了各种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在更为广阔的意义上显示了语言层次理论在科学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解析弗协调逻辑容纳"真矛盾"的逻辑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弗协调逻辑是一种可以容纳"矛盾"的非经典逻辑,但它只是要容纳那些不会导致系统不足道的"真矛盾".论文在详细阐述弗协调逻辑容纳"真矛盾"的核心逻辑机制的基础上,对逻辑真理观进行了逻辑哲学层面的反思,并明确提出:传统形式逻辑和现代形式逻辑的真理都是具有严格相对性的,而弗协调逻辑的真正哲学价值不在于它自身特异的逻辑性质,而在于它自觉贯彻了逻辑真理的这种严格相对性.  相似文献   

9.
弗雷格提出实质蕴涵思想的最初依据实际上也是蕴涵命题前后件之间的相关性,他所引以为据的"如果太阳现在已经升起,那么天空乌云密布"并不是毫无条件联系的假言命题,他是由这种相关性经过抽象论证而过渡到了实质蕴涵的,但他的论证并不是逻辑有效的.弗雷格的思想对现代逻辑以至于现代哲学的影响是巨大的.罗素把实质蕴涵的思想明确地贯穿于他的逻辑体系并且还提出了一个关于实质蕴涵的形式化定义,由此,实质蕴涵的意义完全成了一种人为的规定,它不仅不能正确处理自然语言中的假言命题,而且也不能正确处理自然语言中的假言推理.判断一个条件句的真值最主要还是要看该条件句的前件和后件之间有没有条件和结果的关联.判定条件语句真假的复杂性要求判定者必须具备超出形式逻辑范围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一 自从弗雷格的《表意文字》1879年发表以来,现代形式逻辑有了巨大的发展。二值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可以看做为“标准逻辑”。现代形式逻辑是“非标准逻辑”。一类非标准逻辑是标准逻辑的扩展,所以它也可以称做“扩展逻辑”。这里包括:模态逻辑、关联逻辑、义务逻辑、时态逻辑等等。标准逻辑的这一发展的特点,在于它的形式系统被运用于原来不适合作形式处理的非形式论证和推理。而所以说是扩展的,乃是因为这种非标准逻辑给标准逻辑的形式联系增添了新的逻辑语汇以及相应的新公理和新规则。例如,模态逻辑中的“必须”、“可能”以及模态算子(逻辑联结词);时态逻辑中的“过去”、“将来”以及时态算子。  相似文献   

11.
蒯因的逻辑实用主义是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他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的两个教条,从而摧毁了逻辑实证主义赖以建立的基础。他否定了逻辑实证主义对综合命题与分析命题的区别,批判了还原论性质的证实原则。阐述了翻译的不准确性、指称的不可理解性和经验对理论决定的不充分性,还给被逻辑实证主义否定了的“形而上学”正名。而这些都是为了建立新的即不带教条的经验论。从蒯因开始开辟了现代经验主义发展的阶段,对现代分析哲学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某人有某种希望意指他希望某个命题为真,因而希望是关于命题的模态.希望逻辑是研究希望模态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的希望是演绎封闭的、一致的、自我肯定的,等等,这些性质可以构成希望逻辑的公理.希望的一个重要的性质是,人们希望不一定为真,但是人们希望所希望的为真;它是希望逻辑的特有公理,可称为“希望公理”.借助于可能世界语义学通过选择不同的公理,可得到一些完全且可靠的希望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13.
考察揭示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百年演变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及其关系,对于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及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共调查研究历经革命道路探索、执政摸索、改革拓展与新时代复兴四大任务阶段,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反映出中共对于调查研究的运用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及发展有很强的关联性。从理论逻辑来看,“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观”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别是调查研究的理论之基、理论之体和理论之翼。从实践逻辑来看,中共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态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价值遵循、坚持“问题导向”的基本范式、坚持将调查研究作为政治话语与斗争策略的方法工具。实践和理论在历史进程中发展创新,历史和理论在实践中取得实效,历史和实践升华成理论发挥指导功能。中共百年调查研究的三重逻辑反映出“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三者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习近平新时代政治观的生成以历史、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式予以逻辑安排,体现出严谨的逻辑理路。具体表现为:习近平新时代政治观以接续探索中国政治发展模式这一历史性课题为历史逻辑,以持续推进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中国化为理论逻辑,以科学回应新时代中国政治发展实践新要求为实践逻辑。同时,历史、理论与实践三重逻辑的合规律性及辩证统一性不仅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政治观形成的必然性和科学性,也展示了习近平对这种内在逻辑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不仅将攻击的矛头指向了传统哲学,也指向了逻辑。应当如何看待逻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逻辑形式”是一个基本概念,澄清这个概念对于确定人们应当如何看待逻辑以及逻辑在哲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逻辑形式是思想的形式,而“逻辑形式”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概念,这个概念对于逻辑来说不是必需的。对逻辑与哲学的关系应当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6.
弗雷格区分了涵义和指称,但是这个区分在间接引语中导致涵义无穷分层问题。克里普克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其要点在于亲知启示性和递归规则。然而,克里普克混淆了语法涵义和认知涵义,他的解决方案是对弗雷格涵义理论的歪曲。在弗雷格关于涵义的论述中存在着语法涵义、认知涵义和逻辑涵义三个不同维度,只有通过逻辑涵义才能正确理解涵义和指称的区分,也只有逻辑涵义才能调和语法涵义和认知涵义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比较逻辑的研究不仅包括不同时代逻辑间的比对、内在汇通,而且包括世界三大逻辑传统的透视性比较。比较逻辑学应当是建基于各种逻辑之上的一门综合性理论学科,它以三大逻辑体系的平等对话为前提,突出比较意识、比较思维与比较方法的自觉运用,有其特有的学科特性与学科视域、学科范畴。比较逻辑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汇通”,它有其特殊的“比较视域”。所以,它可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不仅在理论上倡导科学与科学精神 ,而且 ,还在学术研究的实践中身体力行 ,贯彻科学精神 ,尝试科学方法 ,从而使他的文论并非像一些人所误解的那样“逻辑混乱 ,论证匮乏” ,而是逻辑严谨 ,论证充分 ,且具有现代性特征。梁启超文论中科学方法的运用 ,对于建立现代学术规范 ,促进中国文论的现代性、科学性转型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今中国文论又一次面临新世纪的转型 ,文论“失语症”呼声甚高的学术背景下 ,梁启超文论中的科学方法运用更具有十分现实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弗雷格是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创始人,他的哲学理论、哲学方法对分析美学乃至二十世纪以来的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弗雷格的形式语言理论和意义理论对美学的影响尤为直接.在弗雷格看来,"美是一种表象","美"与"真"有着重要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自从哲学发生语言学转向以来,存在问题得到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在“何谓存在”问题上出现了“存在”是不是个体的属性并进而是不是逻辑谓词的争论三派观点:弗雷格、罗素等对此予以否定;而皮尔士、斯特劳森等认为“存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表达了个体的属性,是一种特殊的谓词;自由逻辑学家则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在“何物存在”问题上,蒯因的本体论承诺标准机智地揭示了存在问题的语言学实质。如果说弗雷格等较好地解释了前一问题,则蒯因成功地解答了后一问题。如果将弗雷格、罗素的一阶语言扩展到高阶语言,则既能与蒯因的理论连贯一致,又能便于解释各种本体论问题。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存在”具有了层次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