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为此,必须牢固树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必须尊重和保护一切有利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和非劳动收入。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变化,给统一战线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使统一战线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同时也给新阶段做好统一战线工作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战略方针。十六大报告提出并深刻阐述这一战略方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实行这一战略方针,要做到"四个尊重";要形成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机制;要妥善处理和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历史观,同时也是一种治国方略和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人借鉴继承并赋予其崭新的 内涵,小康社会理论被作为“三步走”战略的核心范畴。本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中国社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5.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统一战线的特征及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决定了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在指导思想、目标、途径、运行机制和职能上有着新内涵 ;“以人为本”、协调性和协商性、一致性与多样性、开放性与包容性等是新阶段统一战线重要特征 ;新阶段统一战线以“以人为本”为原点 ,协调、协商运作为横轴 ,可持续发展为纵轴 ,构成了具有非线性作用机制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6.
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概念的阐明、目标的确立、阶段的明确,论述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文化自觉的必然性、必要性、规律性,以及文化自觉的各方面的性质、作用等,以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文化发展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和具体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准备,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结果,二者相互衔接、相互对应,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与小康社会一样,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产物。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关键都在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和重点出发,全面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高校的扩招、教育机会均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等教育的质量、全球化和信息化下的高等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统一战线是我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法宝,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统一战线的建设。通过分析领导集体的阶级阶层观,揭示他们的阶级阶层观对于壮大社会主义建设的同盟、扩大统一战线的范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相似文献   

11.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党在新世纪提出的新的战略目标,文章从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研究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实现条件.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有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全面小康社会又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12.
传统小康社会思想源远流长,现代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提出并逐步发展起来的,邓小平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地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创新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理论,这种创新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小康社会思想合理因素的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3.
"小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我们的祖先把追求"小康"、"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邓小平借用"小康"这个概念,在现代化大潮中,赋予了它新的内容,使它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新的概念.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这个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先后提出了小康、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报告中,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我们党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本文分析和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其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立足中国社会现状,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的全面发展是个动态概念,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要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加强法制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依法从严惩治违法犯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一进程中,紧紧抓住人口现代化这个根本环节,协调控制人口现代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从三个方面对此观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即人口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决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口现代化是相伴互动的辩证统一过程、加强人口现代化的途径和方式,并最后得出结论,人口现代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成败的战略性问题,应引起社会和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和本质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求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内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目标。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和道路、结果和过程、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是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具体体现出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交互作用 ,共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哲学基础非常牢固,既是对唯物史观生产力原理、上层建筑能动作用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的运用发展;又包含物质、精神、政治文明、矛盾运动平衡发展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统一的丰富辨证法思想;还贯彻了理论从实践中来,又能指导实践的认识论原则。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小康”一词的源出及“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 ,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地位 ,提出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之理解方式 ,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量化标准 ,论证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