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夫曼定理是已被历史证明的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重工业并不必然是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产业。重工业的发展并不必然是粗放增长、外廷扩大,也不就是坚持走已经过时的旧型工业化道路。中国重新重工业化绕不开,也跨不过。反对重新重工业化,只会延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现在还不可能以服务业为主导,而且发展重工业并不排斥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总体和长期来看,重新开始重工业化有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中国的比较优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具备了发展重工业的资本条件。重新重工业化,主要不是政府调节的产物,而是市场调节的结果。现在如果不再次大力发展重工业,到2020年就不可能完成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倪宪章 《北方论丛》2002,3(2):122-124
从新中国成立到六十年代,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进行了探索.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以苏联模式为榜样,即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道路,重工业是农业、轻工业的基础,它决定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存在和发展.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最终走出了一条以"农业为基础"的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环境经济评价姜百臣,李周1、引言在1978年以前,中国推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国家依靠行政手段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形式,集中用于发展资本密集型的城市重工业。这种工业化发展战略,使得重工业发展畸重化,轻...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对中国建设道路的探索陈李龙一、在经济建设上,提出要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建国初期,由于缺乏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曾把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视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但这条道路却是靠牺牲轻工业和农业来追求重工业的片面发展。毛泽...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70年代,陕西工业经济形成重工业化结构。其形成原因为:苏联工业化模式在陕西的仿行;抗日战争时期陕西重工业的崛起;新中国需求与陕西重工业化结构;陕西矿产资源优势与重工业布局。重工业化结构的形成、发展,对陕西工业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一五”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五”时期新中国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这一战略在 1 95 2年 7月至 8月已基本确立。受苏联工业化战略的影响、为了改变旧中国重工业落后的状况、受国际环境的制约和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影响是新中国选择这一战略的原因。“一五”时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失为适合当时国情的一个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7.
一、历史回顾建国初期,由于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特别是受国家在东北三省建设重工业基地做法的制约,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明显呈现出重型化的特征。从1978年的统计数据来看,黑龙江省当年的工农业总产值为273.0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为6090亿元,占22.3%,工业产值为212.14亿元,占77.7%,在工业产值中,重工业占71%,轻工业占29%①。就当时来讲,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国家建立工业化基地确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这也不可避免地强化了城乡之间的二元化经济结构,城市集中了工业化生产手段以及现代物质和精…  相似文献   

8.
刘荣材 《理论界》2014,(7):8-10
在领导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开拓性探索中,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正确地把握了制度变迁与工业化建设的内在关系,逐步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思想。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进行审视,主要包括: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工业化建设的政治制度前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工业化建设的产权制度前提;在工业化路径选择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协调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和硕县依托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非金属矿资源以及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对于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准确定位,加快构建五大产业体系;打造"一区五园"和硕特色产业圈;进一步延伸和硕县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切实优化政策环境,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培养选拔一批符合新型工业化建设要求的各类人才,提升和硕县新型工业化建设软实力;进一步强化节能、降耗,构建"两型社会"。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要实现快速发展 ,避免地理、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薄弱等传统因素的干扰 ,必须自觉树立起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思路 ,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 ,这是关系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在新世纪得以顺利实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性问题。一、西部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性1.西部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西部工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工业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工业技…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改革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简要回顾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仍是一个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大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1952年工业净产值占工农业净产值的比重只有253%,工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有6%。从50年代初开始,我国经过短暂的战后经济恢复阶段以后,进入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时期。由于原苏联模式的影响和为了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的需要,我们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到70年代末,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实现了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跃升。据世界银行的资料,1976年我国制…  相似文献   

12.
谢伟 《中州学刊》2015,(4):130-134
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当时美苏两大阵营对垒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基础相当薄弱的现实困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榜样作用等多重因素,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苏联模式的工业化道路。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不仅使新中国迅速走出了屡受战争破坏的阴霾,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而且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这种工业化道路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轻工业发展滞后、农业投入不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环境污染严重等。  相似文献   

13.
二元工业化及其主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二元工业化,全面推进农村产业发展与工业化的实现,这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统筹城乡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结构矛盾的最佳途径。必须充分认识构建二元工业化与发展农村工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艰巨性与复杂性,认识与了解政府在发展农村工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发展农村工业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走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化依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自然经济地理条件,可以建设资源型工业化模式、技术型工业化模式、加工型工业化模式等。  相似文献   

14.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推进我国工业化的组织力量是政府。这使得企业无法选择组织结构,市场配置资源也是不充分的。为此,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过程中,应推动企业自组织力量的生长,使其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的主导力量。企业应大力推进集团化和系列化,有效运营国有资本。而政府应在产业组织的设计、协调和规划方面发挥作用。企业和政府在各自领域内发挥作用,相互协调,共同培育我国工业化的组织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一、工业化进程对农业的挑战人类经济发展史和经济理论都已表明: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工业化不仅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农业的发展。但是,在工业化进程的某些阶段,特别是早期阶段,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配置的产业障碍,工业化进程往往对农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增长都曾经历了一段停滞乃至萎缩的时期,如美国、法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①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尽管起步较晚(60年代初期),但由于一开始便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型的重工业化发展战略,使得作为传统产业的农业…  相似文献   

16.
经济转轨、政府定位与宪政民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相应地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计划经济缺乏市场经济那种优越的信息机制和强大的动力机制,使得经济系统效率低下,整个社会缺乏活力,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发起了市场取向的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其实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政府能否实现从过去的无限、低效政府向有限、高效政府转变是改革能不能取得成功,“好的市场经济”能不能最终确立的关键。为此,政府要科学设计改革方案,增强自身改革的动力;尤为重要的是要积极推进宪政民主建设,目前要在宪政理念的指导下推进法治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推进宪政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张春梅 《阴山学刊》2006,19(4):43-48
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由于集群内产业结构趋同,企业关联效应弱,区内支持性产业发展不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集群文化建设滞后,创新能力不强,西部工业在全国处于弱势竞争地位。确立地方产业集群增长战略,通过政府的引导促使当地关联企业走向产业集群的路径对提升西部工业竞争,加快推进其工业化进程是一项既现实又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黄生国 《天府新论》2006,(Z1):151-152
苎麻产业历来是大竹县的支柱产业.当前,苎麻产业前景十分看好,但大竹建成中国苎麻产业集群地面临种植面积、流通、工业现状、加工能力、加工环境等方面的限制.结合大竹县的县情,发展苎麻产业应着力基地建设,壮大产业资源,并整合加工资源,做强龙头企业,抓技术创新和营销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19.
苏的新型工业化实践独具特色。它与沿江大开发战略、外资大规模进入、民间投资踊跃等紧密相连。这一阶段是江苏制造业以及相关产业全面提升的重要历史性阶段。新型工业化将会带来物流业快速发展的机会 ,同时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集约化等方面的要求。江苏物流业应积极进行产业组织调整、网络化经营、信息化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创新等 ,切实建设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物流效率高的物流产业 ,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成本 ,为新型工业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从国际范围看,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是一种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我国产业集群起步较晚,存在着发展规模小、档次低,政府与中介机构的作用有待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战略功能亟待推广,缺乏完善的政策体系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产业集群的重要性,统筹优化生产力布局,要逐步把工业园区整合为产业功能区,把产业链做成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