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刁娜 《东岳论丛》2024,(3):134-140
在先秦儒家学者中,荀子最为明确地提出了其群体观:“人生不能无群”且“人能群”。荀子“合群体”思想所探讨之“群”是相对于孤独的个体而言,指由人结合成的、有组织者和管理者的、有秩序有规模的群体。具体而言,荀子之“群”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群”由人结合而成,普遍的作为类的人具有能结成群体的群体性或社会性;二、“群”有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即作为统治者的君上、圣王,能够利用人所具有的群体性或社会性,以及外在的社会控制手段,将人类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有秩序有规范的群体;三、荀子所要建构的群体是一个人人各安其分、各守其职,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秩序稳定的“和一”的群体。这三个方面亦构成荀子“合群体”思想的理论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2.
荆世群 《船山学刊》2004,(2):175-177
群己关系即"群己之辨"是历史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是中国传统哲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它探讨的是群体、群众、集体和个体、个人、自我的相互关系问题.正统儒学强调个人对群体和社会的责任,主张个体与群体和社会和谐相处;当群己利益对立时,要求个体服从群体、牺牲自我,在群己关系上体现出了"无我论"的传统.佛学、道家学派在群己关系方面基本上主张"无我"论.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未接触西方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潮以前,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群己观上赞成"无我"论;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毛泽东受其老师杨昌济的影响,研读了大量的西方伦理学著作,接受了布拉德雷、包尔生等人自我实现论的伦理思想,在群己观上主张"贵我"论和"精神个人主义",强调自我价值及其实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毛泽东又转而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说,在群己观上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主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文要探讨的是: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其群己观的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3.
《东岳论丛》2016,(8):121-126
群己关系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重要哲学命题,先秦诸家从不同视角对此问题给予了深入探究。老子在审视群己关系时彰显了己(个体)之地位及其价值,他把群体价值放在了次要位置。在老子群己观中"自"、"我"、"吾"等概念是老子群己观中"己"在不同向度下的体现,它们与"身"均有着密切关联,这些概念簇彰显了老子群己观的特色。但老子的群己观缺乏在实践中把个体与群体关联起来的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4.
朱锋华  何璐 《船山学刊》2008,42(1):114-118
荀子在“人性恶”论的基础上,提出“化性起伪”,主张加强后天的道德教化,用社会制度和礼法措施调控人们无限扩张的内心欲求,使之合乎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的要求。“群居和一”的理想社会是其社会观的核心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荀子对群己关系、人与制度(礼法关系)、“分”“和”矛盾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有机统一等问题的探索,都具有重要的资源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思想史和社会史上,关于“群”、“己”关系问题,占统治地位的是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以普遍的、共通的形而上学“人性”为基础,能实现“个人之善”与“公共之善”的“本质统一”。事实上,这种观念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僭妄,“个人之善”与“公共之善”之间并不存在这种“本质统一”关系,二者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游戏规则”,而不是建立在抽象的形而上学同一性基础之上。对于“个体生命”来说,“自由”地“创造”其“价值”构成了其自主的“游戏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来说,“相互承认与团结”则构成了其独立的“游戏规则”。以“边界意识”取代“形而上学意识”来重新认识“群己权界”,这是人与社会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社会儒学的参考框架诠释荀子群学,可以把它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人而能群的社会本质论,荀子尽管也从社会集合意义上凸显群体的本位价值和地位,尽管有时也立足于个体与群体关系维度阐发"群"的问题,可是他的着力点是根据人与动物的差别强调人能群能分,创造性地提出了人"能群"的社会本质观;二是能难兼技的社会分工论,荀子社会分工论最明显的特点是将其纳入"群学"之中进行讨论,开创性地发明了能难兼技的社会分工思想,这主要体现在社会职业分工、社会角色分工和社会技能分工三方面;三是群居和一的社会理想论,荀子建构了以"群居和一"为核心内容的社会理想思想,并从合群乐群、各得其宜、救患除祸、群居和一四方面做了深刻阐发;四是明分使群的社会治理论,荀子更为强调"外王"一面,强调道统与政统的统一性,就社会治理主体而言,荀子明分使群的社会治理可以分为君子之治、先王之治和圣王之治三种情形。  相似文献   

7.
荀子思想中鲜明地贯穿着“明分”的思维与原则,对社会秩序的建构来说,荀子提出了“明分使群”说。在苟予看来,群体秩序化维系关键在于:一是靠“礼”,以礼分施,以礼为组织原则与方法,把社会构成一套整齐的有机体,以达到“各尽所能、各取所值”的理想的群体生活。二是要分理好君臣、父子这两对群体之间的关系,在荀子这里,父权从属于君权,血缘从属于政治,社会秩序的诉求主要依靠政治来整合。  相似文献   

8.
论和谐社会的群己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己问题是政治哲学和伦理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主题之一,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伦理维度。中国传统伦理在群己问题上向来重视整体而忽略个体,直到近代才有群己权界的“觉醒”;西方功利主义重视群己权界,在群己问题上凸现了个体主义,但其群己权界缺乏可操作性。和谐社会作为社会进步形态,倡导一种积极的良性的群己互动,保障的是主体创造性的自由。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群域”和“己域”互相尊重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先秦孔、孟儒学的个体观是立己与立人的统一。明末清初儒学对宋明理学“存天理,遏人欲”的道德伦理观念进行了理论上的纠偏。王船山提出“理欲合性”,主张“人欲之正即是天理”。展示了将个体发展与群体和谐相统一的人格理想。  相似文献   

10.
魏顺光 《江淮论坛》2010,(1):101-106
中国古代是否存在民法思想一直是一个争议的话题。探究先秦儒家经典文献发现,先秦儒家思想中已经开始重视个体的权利观。中国古代的“人”、“己”观念在很早就已形成,“人”、“己”观念的出现推动了个体观的形成,正因为有了个体观念,在民事法律活动中,就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意识。先秦时期“人”、“己”关系较为和谐的统一于儒家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中。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规则体现了对人的尊严、平等、自由等人格利益的尊重,而这些思想原则蕴育了中国古代民事权利的基本元素。同时,儒家思想中的“仁”和“义、利”思想也是先秦时期民事法律关系实践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1.
论荀子的“裕民”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伦理思想体系中的“裕民”思想独具特色,不仅强调个体的伦理德性,而且注重整体和谐的价值导向与利益实现,睿智地洞见“裕民”伦理思想的崭新内涵.荀子运用“礼义治利”、“明分”的管理模式、“以政裕民”的管理原则、“能群”“善群”的管理者、“圣王之制”的理想境界等命题诠释“裕民”的伦理内涵.荀子“裕民”思想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就个体与群体而言,个体是通过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进而从形式上加以维系而构成群体。个体之间建立在相互依赖基础上的合作,是实现群体社会职能的必要条件。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就群体的构成及其社会职能的实现这两方面来说,个体及个体间的合作对于群体有着重要意义。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这一角度来讲,当个体与群体的价值目标相一致时,个体价值的实现会因“群体的一致性”而得到最大化。但在现实社会中,个体与群体往往存在着“目标差异”,即二者的价值目标不相一致。这说明因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因而会对群体的价值产生负效应。所以研究群…  相似文献   

13.
张春香 《江汉论坛》2006,3(4):70-73
“大独必群,群必以独成”,是章太炎道德人格论的一个主要观点。这一“大独”人格观,既强调个体的特立独行,又强调要为群而独行,以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中,这一理论突显人的个性解放与个性自由,而这正是孕育新的“大群”的母体,在古今中西思想交汇、社会风云变幻莫测的近代中国,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荀子的人文精神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荀子之“人”,为有辨、有义、能群、能分之人;其“文”为礼乐制度、法则条理、文献典籍、文辞辩说之文,几乎涵盖了当时的一切人文内容。他的人文思想,通过处理神人、天人、群己、物己的关系,高扬了人在神、天、物面前的主体地位。荀子思想的全貌是隆礼、本仁、立中,其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仁礼之中。作者主张从儒学的仁礼互动、持两用中的矛盾运动去把握荀子的人文精神,并确定其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荀子基于儒家思想,提出了一套社会正义理论,其中,儒家的仁爱观念具有特别关键的意义。作为儒家的荀子,其“仁爱”观与其“性恶”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迄今为止人们未能触及的问题,有人甚至认为他根本就不算儒家。其实,荀子正是用“仁爱”来说明一切问题的。他明确提出了“仁爱始于自爱”、“爱则利之”、“仁爱中的差等之爱导致利益冲突”(此即所谓“性恶”)、“仁爱中的一体之仁解决利益冲突问题”等一系列思想理论,由此贯通了中国正义论的若干最基本的理论环节。由此看来,荀子堪称为孔子之后最彻底的儒家。  相似文献   

16.
儒学是一种与科学管理哲学相映辉的人文管理哲学。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在人文管理思想上不同于孔孟 ,他以“人性恶”为基础 ,在管理的组织观、控制观、价值观、原则观、人才观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文管理模式 ,对历代社会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以古为鉴 ,为当代管理寻获一些启示。  一、“人性恶”的管理人性观荀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 ,但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去恶变善 ,即“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 (《荀子·性恶》,下引《荀子》只注篇名 )。他明确区分了先天的“性”与后天…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历史借鉴,运用文献分析等方法对维新思想家的三重和谐理念进行研究.维新思想家的三重和谙理念谋求以下三类关系的和谐,即义与利、利己与利他、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统一.义与利的和谐主张义利统一,义利并重;利己与利他的和谐主张"己他"兼顾,"己他"两利;个体与群体的和谐主张爱群利群,培养公德意识.  相似文献   

18.
生存的同心主义就是指“自己活着,也要让别人活着”的生存理念。人是物质人生和精神人生的统一体,物质人生尤其是精神人生使生存的同心主义成为必要和可能。在社会生活中,精神人生的实质性问题是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为己与为人的关系问题,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人性的教化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生存的同心主义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9.
人既是个体(自我)又是类(群体),自我与群体如何适当定位,是社会面临的永恒问题。作为人伦的关注者,儒家自先秦开始,便对群己关系作了原则的阐释。尽管儒家并不否定个体,但就总体而言,群体的认同无疑压倒了自我的确认,这种群体原则在尔后的正统化儒学(特别是宋明新儒学)中逐渐衍化为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然而,至明清之际,与历史的剧烈变迁相应,传统的群己之辩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后者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明清之际儒家价值观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如何把握荀子与宋明理学的关系、看待荀子和朱熹之间的思想关系,是儒学思想道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牟宗三、李泽厚提出“荀子与朱子类似”、“朱熹是荀学”的论断。如此将朱熹与荀子归为一类的做法突破了人们的以往认知,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荀子与孟子、宋明理学的关系。本文试从梳理、评析牟宗三、李泽厚关于荀子和朱熹之间关系的相关论述切入,说明“朱熹是荀子”论断的重要意义,从探究荀子与宋明理学思想关系中思考统合孟荀、重构道统的理路和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