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刊要览     
《决策》2009,(6):8-8
亚洲经济:卧虎藏龙 亚洲很可能在全球率先复苏。亚洲在全球经济衰退中出口急剧下降倍受打击,有人担心这些主要依靠出口的国家经济,在美国和欧洲的消费需求反弹之前,不会出现稳步复苏。然而,亚洲的强劲弹跳力不容小觑。它们在经历20世纪末的亚洲经济危机后,出人意料地迅速反弹,它们可能再度令人惊讶。  相似文献   

2.
朱南南 《经理人》2024,(2):48-51
<正>理性、悦己、体验、技术……是2023年消费者洞察的关键词,这种消费倾向与行为的变化,是一系列社会和经济变化的结果——地缘政治、全球金融风险、疫情疤痕、有效需求不振的连锁反应下,消费行业逐渐步入新常态。弱复苏、强分化是消费行业现状,而消费企业的应对之策是应变。2023年3月,商务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随之全年密集出台促消费政策(图表1)。政策支持再加上低基数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3.
2010年,各国经济刺激计划效果减弱,新的经济刺激计划范围和规模有限,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消费乏力,经济复苏步伐放缓。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会有所放缓,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分化,就业、赤字、债务、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封城”、“限制出行”等措施,严重抑制了城际间的消费流动.随着城市解封以及经济逐渐复苏,城际消费流动是否得到恢复,以及影响城市恢复速度差异化的关键因素仍有待探索.本文基于国内某大型生活服务平台城市消费数据,以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疫情对城际消费流动的影响,城市类型、消费流动方向所带来的异质性效应,以及其背后的解释机制.研究发现,疫情平稳后一段时间内,城市消费流动较疫情前仍下降显著.中心城市消费流出恢复较为迅速,但其消费流入相较于非中心城市下降更为明显.本文提出城市消费功能与产业数字化建设是影响城际消费流动恢复差异的关键机制.疫情促进非中心城市数字化建设、缩小了与中心城市之间的数字鸿沟,从而减少对中心城市的依赖,最终影响了两者消费流入流出的恢复.本研究有助于城市识别消费韧性恢复的关键因素,为后疫情时代各城市如何兼顾外需的吸引与内需的拉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决策与信息》2009,(8):11-15
7月3日,峰会主论坛围绕“全球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展望”展开讨论。会议分别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顾问、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主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作主旨发言,中外主嘉宾先后演讲,讨论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全球经济复苏的趋势、金融体制改革和全球储蓄与消费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9年5月15日,第二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全球化时代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次日上午,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在“中美经济与全球经济复苏”分论坛发表演讲。谢称,明年是最痛苦的时候,中国消费不足主因没钱。  相似文献   

7.
韩国经济正在强劲复苏,专家预测今年韩国经济增长率可达5.7%,几乎是去年的一倍。消费需求将大幅度上升,出口将恢复以往的水平。业内权威人士认为,不失时机的普及以现代信息技术编织的互联网,是韩国经济东山再起的重要原因。"快步走向IT化" 韩国正勇往直前地朝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8.
全球经济要复苏,关键的是美中关系。美中关系的严重恶化会令世界走向第二次大萧条。中国国民为信贷驱动的美国消费繁荣提供资金,或者换一种说法,中国政府通过购买数量庞大的美国国债,令美国得以运作庞大的经常帐赤字。如果中国停止购买,美元就会贬值,继而一场痛苦的贸易战将吞没世界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  相似文献   

10.
专家预言: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美国、日本等主要珍珠消费大国需求量将持续上升,作为珍珠的故乡的中国,淡水珍珠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其珠宝首饰镶嵌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正>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国内消费市场升级的高级形态,也是对接全球消费市场、吸引全球消费者的枢纽和平台。2021年7月,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获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五市立足全域消费资源禀赋特点,探索创新消费载体场景、引领消费新潮流和新风尚、促进商旅文娱多业态融合发展,给消费者带来新体验,全力扩内需、促消费。  相似文献   

12.
2013年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同比增长7.7%,环比增长1.6%,低于市场一致预期。中国经济是在复苏的路上,还是尚处衰退的过程中?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居民收入分别是观察一季度经济的三个位面。  相似文献   

13.
马云 《经理人》2010,(3):78-79
今天,人们看起来要乐观许多,似乎都认为经济已经触底反弹。但是,经济究竟是否已经真正复苏?当前,资金都投向了大企业、基础设施和股票市场,而忽略了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没有复苏,经济怎么可能复苏?  相似文献   

14.
江南春 《经理人》2023,(3):19-21
<正>如何理解后疫情时代的消费市场与消费行为?品牌未来的创新和增长机会在哪里?通过对企业品牌增长这一话题的思考,能够助力囿于增长困境的品牌,以最大的可能性把握住未来的新钻石十年。关于消费的趋势市场预期正在转向,刺激政策正在路上,没有报复性反弹,但渐进式复苏已然展开!  相似文献   

15.
语录     
《经营管理者》2011,(12):16-16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确保经济复苏是压倒一切的任务,不平衡的复苏比平衡的衰退要好。  相似文献   

16.
韦夏  涂荣庭  周志民 《管理科学》2017,30(3):110-121
 近年来,一种介于促销和忠诚计划之间的新型顾客激励方式日益盛行,商家在交易后给顾客意料之外的回馈,希望给消费者带去惊喜和乐趣,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从而培养良好的顾客关系。但是,意外赠礼对顾客并不总是惊喜,顾客可能会对它不喜欢或不满意,即意外赠礼失败。前人对意外赠礼的研究多集中于“意外”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忽略了意外赠礼失败可能导致的风险以及企业如何应对意外赠礼失败。        探讨对于不同消费目标的顾客,不同类型的意外赠礼以及意外赠礼的成败对顾客满意的影响,并提出减少意外赠礼失败风险的方法。通过3个前测和两项主实验,969名中国某高校学生有偿参与实验,采用方差分析检验研究假设。        实验1采用消费目标(实用和享乐)×赠礼类型(实用和享乐)×赠礼成败(成功和失败)的组间实验,探讨在服务消费的情景下,对于不同消费目标的顾客,商家意外赠送不同类型的赠礼时,赠礼成败如何影响顾客对赠礼的满意度和对商家的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意外赠礼失败不会降低实用消费目标顾客对商家的满意度,会降低享乐消费目标顾客对商家的满意度。此外,在意外赠礼获得成功的前提下,出售服务的商家赠送享乐消费目标顾客享乐型赠礼(相比实用型),能更好地提高顾客对商家的满意度。        实验2采用消费目标(实用和享乐)×赠礼类型(实用和享乐)×赠礼成败(成功、失败、失败并关注结果)的组间实验,探讨在产品消费的情景下,意外赠礼的成败对顾客满意的影响,并检验认知关注点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再次验证了实验1的结果;而且,引导顾客关注获得意外赠礼的结果,可以降低赠礼失败的风险;此外,在意外赠礼获得成功的前提下,出售产品的企业赠送实用消费目标顾客实用型赠礼(相比享乐型)能更好地提高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        研究结果丰富了已有对意外赠礼这种新型的“准忠诚计划”的认识,为先前学者对促销效果的“利益一致性框架”理论扩展了边界条件,对企业赠礼和顾客满意的相关理论是有益的补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在实践上,商家可以在考量不同的消费目标、回馈类型和潜在风险后,制定更行之有效的针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准忠诚计划”。  相似文献   

17.
苏琳 《决策与信息》2011,(4):160-161
在欧美发达经济体尚未完全企稳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亚洲经济体有率先复苏的迹象。本文探讨了当前亚洲经济体经济复苏的三个相关问题,总的来看,亚洲经济体此轮率先复苏主要是因为亚洲经济体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使得内生性增长的增强,同时中长期供给面的改善也意味着此轮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和质量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亚洲经济体能够因此延缓改革的步伐,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亚洲经济体更加需要通过经济结构改革释放制度变迁的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8.
"黄金周"长假制度是刺激经济复苏的结果,从发展旅游经济的角度总结和分析它的发展过程,一要建立和完善旅游经济的管理机制,二要创造有特色的假日旅游品牌,三要倡导"环境友好型"旅游消费方式,四要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上半年,长三角41市中有6市的增速达到或突破8%,龙头上海经济恢复势头明显加快。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尤其是长三角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具体来看,长三角41座城市经济复苏情况如何?哪些城市在领跑?又有哪些城市表现亮眼?决策杂志根据长三角41市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梳理发现,有8个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5000亿元,6市增速达到或超过8%,35市跑赢全国增速。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大中城市楼市房价由全线快涨逐步转变成普遍下跌,房价下跌城市迅速增加。本次住房市场调整与此前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调整(衰退与复苏)时间更长、速度更慢、程度更深;第二,未来住房市场将进入中速增长的常态,中国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本次调整是住房市场三期调整的重合,也决定了中国住房市场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时代。2015年的住房市场将呈现双重分化走势,即便在后续政策的支持下,也难以彻底走出衰退,整体呈现复苏乏力的态势。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住房需求仍然是长期内客观存在的背景下,住房市场需要调整,但是应将调整的时间延长、幅度减小。应采取必要刺激措施,稳定住房消费,继续发挥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