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部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文化消费空间与文化消费观割裂、重建设轻运营、 生产生活消费分离等“新城市病”,以场景理论为分析工具, 系统梳理从设施到场景的城市文化消费空间演化趋势,探讨城市文化消费空间的活力生成机制。研究认为,从便利设施、邻里结构、文化活动、文化消费观和多样化人群等场景要素及互动关系入手,城市文化消费空间活力营造是个系统性工程,关乎到便利设施等物质要素的完善,也关乎社会网络关系、空间品牌等软性要素的支撑; 既要通过便利设施、邻里关系、多样化活动的组合来吸引消费人群,更要重视特定文化消费观及生活方式对多样化人群的集聚作用。研究还认为,要从空间投入和产出机制思路出发,推动消费设施与文化消费观联结,丰富空间形态与功能,重视空间经营,提升空间粘性,打造创意社群,积累创意网络资产,通过营造整体性消费场景来提升城市文化消费空间活力。  相似文献   

2.
城市品质是城市所具有的产生美的享受与愉悦的特质,品质提升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芝加哥大学克拉克教授等所提出的场景理论,从消费角度将场景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单元,强调场景所包含的价值观对于人口聚集与城市魅力的意义.以场景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场景红利"概念,以场景红利刻画场景正向循环的内在逻辑.城市发展,不仅要构造场景...  相似文献   

3.
运用生态位测评理论,对贵州省主要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进行评析.同时结合聚类分析法,对贵州省内主要旅游城市的生态位状况进行解读,初步总结出贵州省各主要旅游城市的优劣势,为贵州省的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论现代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艺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步入新世纪,中国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生产工业化所带来的人文建设和环境景观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都市风貌的急剧变化,已造成了现代人新的环境价值观。同时人文景观的建设和城市环境空间的改观已成为新世纪重要的设计课题。  相似文献   

5.
场景营造对创造人地共生所需的文化空间具有形塑作用,是统合文化生产与消费、激活多方主体参与、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机制。特色小镇是当代中国城镇化的一种发展模式,既是打通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空间支撑节点,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还是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承接地。场景理论的应用,推动着特色小镇的建设从以空间扩张为特征的第一阶段向以文化内涵建设为特征的第二阶段演进。城市近郊特色小镇作为一种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存在诸多协同。在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统筹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总体战略高质量落地的过程中,以场景营造推动城市近郊特色小镇建设中主体价值的重点突出,避免特色小镇的价值分散与符号游离,重视与城市主体文化生态的协同,强化空间规划和错位发展,围绕特色符号构建产业价值链,是调整城乡产业空间布局、探索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乡村振兴的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7.
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以健康人的人格发展为研究内容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自诞生之日起,便为多门学科广泛应用。生态心理学是运用生态学的视角与方法,通过揭示人和环境的交互关系来研究、解释和预测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心理现象的一种应用心理学研究新取向。将生态心理学的理论逻辑应用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从社会一有机体一生态的新视角诠释这一需要层次理论,以促进该理论对社会生态文明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一种居住分化甚至互相隔离的状态,并随之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应以群族融合、混合居住、公众参与为主线的治理对策解决城市分异问题,以期达到人类追求和谐相处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回顾了生态城市内涵认识的变迁,对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进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指出了这一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生态城市理论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人类求“是”的哲学思想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发展。当人类哲学思想由片面走向全面,由传统哲学走向生态哲学时,以哲学为根基的美学理论与艺术理论也必然发生变化。美学理论其探求的范围从纯粹艺术领域拓展到整个生态系统,审美心理机制、审美价值、审美方式、审美目的等都得到拓展,形成拓展美学理论。在生态哲学、生态美学及新出现的大地艺术、环境艺术、成品艺术等新兴艺术实践形式的共同作用下,艺术理论也由传统艺术理论发展到生态艺术理论阶段。主要由生态艺术哲学与生态艺术批评构成的生态艺术理论重植了艺术的生态之根,恢复了艺术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正城市生态空间是指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防护功能的空间。前者如水源涵养、地下水补给、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自然景观保护等;后者如洪水调蓄、防风固沙、石漠化预防、地质灾害防护、道路和河流防护、海岸带防护等。城市发展必须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不能有意或无意地去破坏这种平衡;城镇化建设要以宜居宜业为导向,拓展城市生态空间。一、加强城市生态建设与保护  相似文献   

12.
以索亚(Edward W.Soja)的第三空间理论分析《中间通道》的空间建构,发现作家在《中间通道》中构造出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碰撞下多种不同因素共存的异质空间,不仅显明殖民文化的混杂性、异质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在更深层次上揭露殖民文化的罪恶。  相似文献   

13.
当代设计艺术对传统艺术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设计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了传统的艺术理论:一、传统的艺术理论认为,艺术思维是一种再生性的想像力创造,美的艺术是不能重复的,也不可能重复;设计艺术认为,艺术思维可以做到独创性与程式性的统一。二、传统艺术理论中很少论及文化性,设计艺术认为文化性应该是除审美性、娱乐性、教育性以外的又一特性,人类的艺术创造是一种文化创造。三、传统艺术理论认为,艺术创造的主体大都是一元的,而设计艺术中则存在多元主体的共同的创造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城市空间恒常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涉及到城市的宏观、中观及微观各个层次,它动态地反映出城市居民的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等方面的特质。城市空间外在地表现为物质形态的空间生产,内在地体现着城市结构的特征与逻辑,它以多种方式展现着人们对于美好城市的向往。因此,城市空间是由事实城市、想象城市、认知城市三个方面的原型共同构成。作为认识框架,这个综合原型可以应用于对城市空间发展历史进行研究的相对完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重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实现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发展面临着主体空心化、服务形式化、价值认同弱化等问题,而重构空间与优化服务是应对以上问题的有效路径。基于场景理论视角,以三个不同类型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为案例,探索场景理论三个主观维度和15个子维度整合式的空间重构思路。在空间重构过程中,通过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团队,以空间为载体开展服务实践,不断优化空间的服务路径。从合法性、戏剧性和真实性三个维度相应提出规范化服务策略、主动参与式服务策略、文化内核共塑策略,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品质与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城市空间环境艺术特征探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了城市空间环境发展及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城市空间环境的时空性特征、整体性特征、技术性特征、人性特征、艺术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经过多年来城市设计者及生态学家的研究与实践,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已基本形成体系。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提示我们,建设生态城市,必须依据城市的自身优势及发展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以及有效的制度法规,并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确保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本能自发时代的我国城市发展和空间分布深受自然、政治、经济的掣肘,全国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渐趋均衡.智能自觉时代,在商品和市场经济作用下,大城市区、城市群和城市带成为空间格局的主体.随着知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空间的极化和城镇职能的专门化进一步加强.德能自由时代的城市空间分布将更顺应人类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生态翻译理论的观点,译者在古诗英译中应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对翻译生态做出适应性的选择和选择性的适应.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在语言层面上进行选择转换,还要使原文的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得以实现.本文依据生态翻译理论对陶渊明诗歌的英译进行分析其在“三维”转换方面的得与失,寻求最佳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