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本位”是福禄培尔教育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观点,也是福禄培尔在透析教育本质、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基础上提出的 时代命题,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教育价值。在《人的教育》中,福禄培尔将生命哲学思想引入儿童教育领域,这源自于他对传 统教育强制、严苛干预儿童自然发展现实的批判和回应。福禄培尔立足儿童成长发展基本规律,认为儿童生命的本来“颜色” 是最纯粹、自然、本真的“原色”,教育只有遵守和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秩序才能回归生命本真,从而达成教育意义和兑现儿童生 命价值。福禄培尔“生命本位”教育思想是反身当前教育中背离儿童生命秩序积弊,弥合传统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断裂的创新 性言说,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仍具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自然的推崇贯穿于嵇康生命的始终,“自然”一词源自道家,本指自然万物的本原与状态;经嵇康的阐发,自然观获得更为丰富的内涵。具体来说,嵇康的自然观具有四个层面的内涵,首先是和谐有序的自然整体;其次是指调节自然性、情以达到自然之和的生命状态;再次是指演化并顺循于人自然之性的社会规范;最后是指超越自然之性内在限制,在向外凸显中彰显并充盈人的自然之性,实现求道成仁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纵观池田大作的童话创作可以发现:池田大作童话的儿童教育观以“尊重生命”为儿童教育的基点和目的,以“惩恶扬善”构成儿童教育的伦理规范,以“和谐”作为儿童教育的最高理想,以“平等”支撑整个儿童教育的价值取向,而池田大作童话儿童教育观的哲学根基则建立在丰厚的“人学”土壤之上。  相似文献   

4.
陈鹤琴是我国特殊儿童教育史上一位功绩显著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筹创上海特殊儿童辅导院的实践为我们后人举办特殊儿童教育机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关于“特殊教育意义”、“特殊儿童心理”和“特殊儿童教育”的观点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理论。纵观陈鹤琴的特殊儿童教育思想并加以全面的认识和研究,将有助于中国特色的特殊儿童教育理论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教育家的视域中,自然教育内涵就是指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自然教育就是儿童自然状态和经验世界的回归;自然教育内在蕴含大自然教育。自然教育的价值意蕴包括理论价值意蕴和实践价值意蕴。自然教育的理论价值意蕴涉及:自然教育的逻辑先在性决定了它在人的教育中具有立法的功能;自然教育的“目的观”有助于我们建构人性化的教育目标,成全儿童天性的发展;自然教育的“活动教学论”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教学理论;自然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为我国总体性教育原则的建构带来启发。自然教育的实践价值意蕴涉及:提升教育实践者的教育理论素养并指导教育实践;促进儿童的感官、能力、天性和人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青年时期到成年时期,恩格斯和尼采皆从激进启蒙立场向更合理的启蒙立场调适;回归自然和辩证对待历史传统是其最典型的表现。恩格斯与尼采在批判基督教、肯定永恒轮回、力主回归自然、在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前提下给形而上学留出一定合理空间、传统道德遮蔽和掩盖现实等方面,具有诸多类似性。批判基督教及其哲学基础,批判资产阶级及其意识形态,是他们的共同点。但尼采对基督教的批判走向了对新神狄奥尼索斯的推崇,恩格斯却把无神论贯彻到底;尼采以永恒轮回解构近代以来的“进步”观念,恩格斯却把永恒轮回限定在宇宙学意义上,不让其介入现代文明的价值系统;尼采肯定的自然正当是基于大自然或第一自然,恩格斯肯定的自然正当不全基于大自然,更基于历史发展特定阶段的自然或第二自然。“形而上学”对于恩格斯主要是一种思维方式,而对于尼采更是一种存在论和价值体系。两人虽无直接交集,却有很多共同话题,存在一定思想交集,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7.
当前儿童教育面临的难题与对策胡江霞进入九十年代.儿童教育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国家颁布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在“纲要”中对儿童教育提出了战略要求;学校和家庭也在积极探索儿重教育的有效方案;与此同时.各级电台、电视台和报刊等大众...  相似文献   

8.
儿童是人,更是具体的人。纵观具体人的发展历史,其大抵经历了生成、异化、重构、整全、完善等五大阶段,具体表现 为“空洞人”转向“具体人”、“具体人”转向“抽象人”、“抽象人”转向多元“具体人”、多元“具体人”转向两维“具体人”以及两维 “具体人”转向三维“具体人”。可见,“具体人”的发展是一个趋于完整和动态生成的过程,“具体人”的学前教育意蕴理应建立 在“具体人”的内在规定及其嬗变规律上。具体而言,“具体人”的学前教育是契合儿童天性的教育、符合儿童共性的教育、适合 儿童个性的教育。基于此,儿童作为“具体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如下:从种生命维度出发,从新回到身体,激活儿童的生命潜 能;从类生命维度出发,追寻教育理想,唤起美好事物的欲求;从个生命维度出发,回归个人生活,引导个体的自我成长;从三维 一体来看,各美生命之美,锻造充满张力的生命体。  相似文献   

9.
庄子以自然为宗的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他提倡自然无为的处世哲学,“自然”在庄子的学说里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与美学内涵,它既是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要求,也是对自然万物天性的认识,表现到艺术创作上就要求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具备自由、空明的心境,创作出的作品要能表现自然万物的本原性生命,传达万物的纯然本性。庄子的这种自然主义艺术观主要体现在创作主体主观精神和作品的自然天性上。  相似文献   

10.
自然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审美化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因为它包含了自由这一内涵。在中国古代献的绝大多数语境中,自然都不具有现代汉语中的“自然”的“自然界”这一义项。现代汉语中的“自然”的“自然界”这一义项在中国古代由天、地、万物等概念来分别承担。中国古代献中的自然大多取《老子》和《庄子》中的自然的内涵。此一自然的内涵学术界大多数学都解释为“自己如此”。这是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的最基本的规定。就自然是按其本性自己如此而言,自然实际上就是自己决定自己,就是自由。  相似文献   

11.
陈鹤琴论儿童与儿童教育周爱国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是极其丰富的。本文拟就他的儿童观及其儿童教育思想作一评述。一、儿童不是“小人”,应当尊重其人格思想支配行动,在儿童教育上亦然。1921年,陈先生发表了我国...  相似文献   

12.
解读"天人合一"哲学的四重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人合一”哲学的涵义之一是,承认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命和一切生命之源,这种“内在的善”构成人类所追求的和谐生存世界的价值本原;之二是,自然界的生命意义和内在价值,需要由人来推进和实现;之三是,“万物一体”的生命情怀,尊重天地万物生命存在的多样性;之四是,师法大自然“生而不有”的崇高德性,在走近自然的同时,邀请自然走进人的生活。用生命整体性价值观导引“全球性”生存问题的解决,是“天人合一”哲学最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一种最为关切、最为明了的概括,人是经由生活实现成长的。而教育本然的“教育性”也即源于教育是一种生活。所以,教育作为一种饱含对儿童的生活意义以及生命价值以人文关怀的领域,本身就具有伦理意义。然而,由于受功利主义幸福生活观的影响,人们对儿童发展和儿童教育产生错位理解,造成作为关涉儿童生活幸福的教育逆“幸福公理”行事,发生物化,进而导致儿童生活的异化,迫使儿童远离符合自己缪斯天性需要的生活,丧失滋养自身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在“六个解放”理论中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使他们能想、能干、能说。而完成这一理论的最佳环境就是大自然、大社会。因为“造化钟神秀”,大自然中有着无数神奇美妙的东西,大社会里有多姿多彩的人生和故事。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社会,去观察起伏的山谷,富饶的原野;去欣赏蔷薇色的春天、金黄色的秋天;去领会人间百态、风土人情,定会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兴趣,以达到触及灵感,不愤不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为创新发展两翼的背景之下,科学显然有其重大的社会感召力。然而,儿童作为社会民族之未来,其处于生命初始阶段的天性与作为高级文化的科学之品性略显违和,从而出现了儿童“有”“无”科学的悖论。究其根本,儿童科学并不是一个本质性问题,而是一个范畴性问题。通过对科学与我国文化渊源的历史澄明,科学原初性内涵的回归和儿童成长规律的阐明,明晰了儿童与科学的契合点,从而破除儿童科学的悖论,并在此基础上厘清儿童科学的内涵。这不仅确证了儿童科学存在的理论正当性,揭示科学贯穿生命发展的整全性,也将为儿童科学教育定位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6.
严复以来,论者皆以为卢梭与庄子“回归自然”的思想类似或接近,本文认为相同的命题之中蕴含着截然相反的内涵。卢梭要回归的是主动、感性的自然人性,指归在重建文明;庄子要回归的是被动、无情的自然人性,指归在“绝圣弃知”。最后本文分析认为,卢梭与庄子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2008年3月,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组织了以“2007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回顾与展望”为题的学术交流活动。有关学者分别就过去一年内儿童文化研究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等,撰文进行了探讨。在回顾和总结2007年度儿童观、儿童法律、儿童社会学、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学、儿童文学、儿童艺术、儿童媒介、儿童营养与卫生、少儿出版等领域研究成果与研究现状的同时,学者们也就流动与留守儿童、儿童网络成瘾、青少年犯罪、儿童食品与用品安全、儿童动漫产业等年度中心话题撰文展开了深度的探讨。本刊将以“2007年度中国儿童研究:回顾与展望”为专题,分两期先后刊出其中一部分年度观察与思考文章,以飨读者。本期发表的四篇论文,分别系2007年度儿童观与儿童研究、儿童社会学、儿童心理和儿童教育研究领域的年度述评。其中浙江传媒学院戴月华博士的论文从“儿童中心论”问题、“儿童精神”与“儿童自由”问题以及儿童研究领域、方法的拓展三个方面回顾了2007年度儿童观与儿童研究的基本面貌,继而提出了对于现代语境下的儿童观与儿童研究的反思与展望;浙江师范大学张兆曙博士的论文在分析了“儿童与青少年文化研究”、“儿童与青少年的权益保护”、“儿童成长环境”等2007年度儿童社会学研究热点的基础上,总结了本年度儿童社会学研究的总体特点、发展趋势和主要问题等。浙江师范大学刘万伦教授的论文主要从儿童认知发展、儿童社会性发展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三个方面总结了2007年度国内儿童心理学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浙江大学刘力教授等的论文从“基础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两个角度切入,对于2007年度国内儿童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是色彩的宝库,是幼儿自然色彩教育的最好课堂。幼儿自然色彩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掌握色彩知识或技巧, 而是通过大自然丰富多彩的色彩美激发幼儿对自然美的敏感性、好奇心,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萌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培 养幼儿健全的生命意识。幼儿自然色彩教育应让幼儿面对活的、灵动的自然色彩,在自然情境中唤醒幼儿的色彩敏锐性,激 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让幼儿在一花一草的色彩变化中体悟一种生命滋养另一种生命的神奇,感悟生命的真谛,从而学会感 恩自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儿童正在经历前所未有之变化。信息技术使儿童成长环境被重塑,社会进步更新了人们对儿童发展的期待,民间参 与介入则对儿童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种种变化显示出我国儿童需求走向多元,儿童问题日趋复杂,儿童权利保护面临的挑 战更加多样。在教育培训市场中,在线教育野蛮生长严重侵犯儿童的网络隐私安全,“增负增压”使儿童的身心健康面临严峻 危机,过度商业化使儿童的全面与个性发展备受严正考验。因此,需要将教育培训市场治理与儿童权利保护事业有机结合:以 儿童为主体,明确教育培训机构的责任与义务;以立法为导向,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秩序和行为;以改革为契机,提高儿童教育服 务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教育境遇是特定儿童亲身经见的教育者、教育事、教育形态等构成的流动体,是儿童在教育世界中生存的实景画面与真实状态。儿童生存的主体形态是教育生存境遇,当代我国儿童教育生存境遇不容乐观。教育即“催熟”“追分”“听课”“规训”等不妥理念及其实践样态挤压着儿童的自然成长空间,儿童与教育境遇间的不适感在加深,中国社会期待一种儿童成长本位型教育境遇惠临世间。要创造出这种教育境遇,教育工作者的行动路径应是:呵护儿童“自成长力”,不断发现“真儿童”,构建贴地型教育、暴露式教育、节制性教育,构建教育服务与儿童成长的缓冲区,以及保障“教育空白区”的合法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