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洋 《北方论丛》2015,(6):17-21
明代的永乐到弘治前期,在政治气候和儒家文学传统观念的共同作用下,历时一百余年的台阁文学经历了繁盛、衰落到再盛的过程。与这一兴衰历程所对应的是,台阁文人的诗序文创作的结构和叙述话语也在发生变化,具体便涉及对诗歌意义的阐释、诗序立论与铺叙人情部分各自所占比重、征引的诗歌史符号,而这三个元素共同构成被政治昭示诉求所左右的观诗话语。  相似文献   

2.
明初越派文人对台阁体文学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台阁体作家继承了越派文人文以载道和经世致用的文学观念,专注于发挥诗文歌功颂德的功能,创作了大量应制颂圣之作;越派文人文法韩欧、师崇盛唐的复古观念影响到台阁体雍容纡徐、平易正大的文风的形成;越派文人坚持台阁与山林并举,后期则偏爱台阁诗文的文学倾向,为台阁体的产生提供了理论纲领和创作典范.  相似文献   

3.
台阁体作为明初的一种文学思潮和重要样式,在永乐迅速发展,宣德、正统两朝繁荣,其后便日渐式微并趋向末路。叶向高作为万历后期的馆阁文人,在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上,都呈现出明确的台阁体取向和追求。在文学创作上,其作品在具备台阁体特征的同时,结合晚明社会状况与自身经历,减少了粉饰雕琢、多了反映现实和活泼自然的新成分;在文学观念上,他在沿袭了台阁体的基本主张的同时提出反对雕琢粉饰、重返朴质、自然和谐的文风,表现出对台阁体的反思与新变。通过叶向高的努力,台阁体得以复振;随着叶向髙的去世,明代台阁体宣告终结。  相似文献   

4.
台阁体是明代前期文学的主要特征 ,一般以诗文见称 ,但也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词作 ,其创作队伍是以“三杨”为主的台阁大臣。从前后两个阶段来论述明代台阁词的创作风貌及其成因 ,以此表明词作为极具抒情性和审美性的文学样式是远离政治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李光摩 《学术研究》2008,(4):136-140
八股文和古文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在八股文定型的过程中,明代台阁文人起着重要作用,而台阁体古文是继承唐宋古文而来的;正、嘉年间唐宋派强调"以古文为时文",其目的在挑战台阁文人主导的古文和八股文;明末清初,八股文与古文的历史被人为地改写,台阁诸人的影响逐渐式微,归有光的作用被凸显出来.由此形成两种不同的八股文与古文谱系.八股文与古文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种八股化的古文,对明清的文学以及文化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为文学流派之一的明代"台阁体",长期以来受学界诟病,而近十年来才逐渐受到学人的关注与重视.但学界对明代"台阁体"的相关问题还缺乏专题的探讨.此文试图对"台阁体"的名称与特点、流行时间及分期、历来的评价、明代"台阁体"作家的分布及江西人居多的原因等问题作一番探讨,以期对明代"台阁体"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台阁体作为明代官方文学的代表,历来受到研究者的轻视。但台阁体的形成,却与明代仁、宣时的士风有密切联系,由此入手;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当时士人的人格、性情与心态。  相似文献   

8.
幛词"亦文亦词"的文体形态和固定的行文格式,使古今文人学者对其文体归属持不同观点,或归于"文"类,或置于"词"类.幛词的四六序和词体部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独特的文体特色.作为明代常用的颂贺文体,幛词歌功颂德的内容和雍容华贵的物质载体,是明代官僚贵族阶层交际礼仪、风俗人情的文化表征,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折射出当时官僚贵族阶层普遍存在的虚荣、浮夸和好大喜功的社会心理.幛词虽为应酬之作,但具有文体创新意义及文学价值.从文体特性而言,幛词与启文、赠序文的文体功能最为接近.但二者的文体特色却大异其趣;幛词使用的范围较窄,仅用于喜庆场合,其语体以骈文为主,文体风格显得庄重典雅.  相似文献   

9.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0.
明代前期(1369-1487),就儒学而言,有在朝的儒学与在野的儒学(心学)之分,就诗学而言,有台阁体与山林诗之分。台阁体关注富贵气象,山林诗关注隐逸气象;台阁体以取法雍容典雅、明丽高华的盛唐七律为特征,山林诗则致力于承续从陶渊明到王、孟、韦、柳的一脉。台阁体与山林诗的分野,其形成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儒学的分化无疑是重要背景之一。台阁体与在朝的儒学,山林诗与在野的儒学(心学),存在着密切而内在的关系。对此一关系的揭示,可以深化对明代前期诗学、儒学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并为哲学与文学关系的思考提供一点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江西文人群以其淳孝仁厚、隐忍以行的道德操守和性格特征,在残酷嗜杀的明初得以尽其天年,超越吴中、越中文人而成为明初文坛的主要力量。其典雅淳朴的诗风文风与明初政治文化需求趋向一致,从而成为文坛的主导风格,并深刻影响了笼罩明代文坛近百年的台阁体。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7,(3):105-111
王廷相作为明代前七子之一,在早年积极贯彻复古派的主张,诗文创作内容写实,风格刚健凌厉。然而到晚年,风格开始转向台阁体,与他早年反对台阁体柔靡文风的主张背道而驰。这由多种原因造成,仕宦经历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年轻时供职科道,中年督导学政,晚年身居台阁,不同的仕宦经历密切地影响着王廷相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此外,其文风转变与明代中后期社会思潮的转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闫霞 《北方论丛》2010,(5):23-27
与南宋以来诗学只是有文本转向的倾向相比,明代诗学明确地发生了文本转向,由原来以文学观念、创作理论为核心转向以文学文本的研究、批评为主.这种转向,不仅是自身发展逻辑的结果,更与明代较以往更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文人文学活动的实际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帝王极力黜夺文人的文化身份及禁锢其思想,而文人们在当时政治、经济环境下个体意识却日渐凸显,最终凝聚成一个文化共同体,并且显示出自觉的艺术精神,这些是明代诗学转向的重要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了系统观照的方式寻绎了明代文学的演进轨迹及其在各种文体中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这种轨迹的成因及其必然性,总结了明代文学和中国文人文学总体上的内容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宋濂与台阁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濂与台阁体的关系是研究明初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重要课题。本文梳理了有关宋濂与台阁体关系的不同观点,全面研究了宋濂的理学思想、文学理论与实践,认为:宋濂的文道一元论,是本于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基本认识;他由山林而入台阁,执掌文坛,强调明道致用,因此推崇台阁文学;他的创作以宣扬理学思想为主,风格委婉含蓄、典雅平正,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范本。但宋濂不是台阁体作家,他的深刻思想与宏富创作也不是后世"台阁体"所能涵盖的。  相似文献   

16.
明代宦官政治严重威胁了传统的士大夫政治,导致宦官与文士之间冲突不断,至后期直接演化为党争之势。延伸至文学层面,文人的命运随着与专权宦官的亲疏远近而波折不定,他们不得不选择相应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以适应时局,因此,在明代文学的演进过程中,诸如文学流派的分化与重组、文人群体的结社与设院、文学思潮的复古与新变等环节,都打上了宦官政治的明显印记。  相似文献   

17.
作为明代前中期的文学群体,“景泰十才子”的内部往来和外部交游均可以反映出明代文坛的众层化现象。他们内部阶层迥异、职业不同,外部的交游对象也涵盖王公贵胄、馆阁文臣、布衣山人、巫医百工等各个社会层级。过往将其视为景泰年间的文学群体是文学史的误读,“景泰十才子”的文学活动与永乐、宣德间台阁文人存在交叉,并且也曾创作不少颂圣作品。该群体的诗史地位存在逐步升格的情况,以此也可见明清学人的明诗史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文学独立地位的确立及文人审美意识的不断增强,南朝文风日趋兴盛,相应地,文学批评著述亦纷纷涌现。文士的文学批评观念不仅体现在专门的批评著作中,还体现在诸多序体文论中。此类序文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从内容上来看,这些序文或对前人作品加以评论,或表达对某种文体或某部文集的看法,或阐释自己的创作风尚等。从形式上来看,句式骈散兼行,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9.
明代文人通过明初对元代曲家的身份认同和粗略的元曲文学成就认同,初步奠定了对元曲范式性地位的认知基础;尔后经过明代中后期对元曲文学成就、艺术特征的规律性探讨和归纳,明人以元曲风范为参照,形成了稳定的戏曲评价体系,并在实际上树立了元曲作为文学范式的标杆地位.而在文学理论续接方面,元人的戏曲教化论自明初至晚明,一直为明人所蹈袭,“文以载道”的内核一直为元、明两朝文人曲家所共同奉为圭臬.正是通过文学推重与理论承袭,在明代文人的标举之下,元曲最终获得了戏曲史上公认的元典地位.  相似文献   

20.
何家伟 《人文杂志》2008,3(3):157-164
国民政府公务员考绩制度对薪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决定公务员次年的加薪、晋级或者减俸、降级及免职.国民政府时期有限的人员之考绩使考绩制度的宗旨可望而不可企及;同时在这有限的考绩中,加薪、晋级人员太多,减俸、降级及免职人员太少,以及"官本位"、"关系效应"和"趋中效应"的充斥使考绩流于形式.考绩制度的虚化,直接加重了国民政府的财政负担,加剧了国民政府吏治的污浊,也加速了其灭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