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洪源 《中国社会科学》2023,(10):105-122+206-207
基于近年来新的考证和发现的文献,从发生学上重新考察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思想历程,有助于彰显马克思哲学的根本变革意义。青年黑格尔派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重要参照系,“复原”他们之间的三次思想论战过程,本身即是对唯物史观形成过程的呈现。其中,马克思在围绕“犹太人问题”同鲍威尔的持续论战中,初步建立起人的解放理论和以群众为历史主体的群众史观。此时,马克思所秉持的是现实人道主义的立场。他在与鲍威尔及其伙伴所代表的思辨唯心主义的论战中,实现了对唯物主义史的初步考察,并将现实的个体的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随后,马克思又一次通过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要成员的新观点,正面阐释了社会和历史的前提及动力机制、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分工的后果与发展前景、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等,完成了唯物史观的创立。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反对封建制度政治暴政的精神自由论 ,萌发于 1 836年就读柏林大学时期 ,形成于 1 842~ 1 844年。当时柏林大学不仅学习气氛浓厚 ,而且在思想学术领域都处领先地位。如“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的对垒 ,就促进了思想运动的发展。在黑格尔去世之后 ,德国哲学界明显呈现出两种对立的派别 ,“青年黑格尔派”对专制统治深恶痛绝 ,他们渴望民主政治 ,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民主力量。而“老年黑格尔派”则拥护专制政权 ,支持普鲁士专制政府的专制统治。马克思成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中坚力量 ,更多地吸收了该派的民主思想成分 ,为他在 1 842~ 1 844年的反对封建制度政治暴政的精神自由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2015,(11)
在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之间,德国理论界开始出现哲学人类学转向和唯物史观转向,共同体认一种特别的力量:理论的解放。这要归功于青年黑格尔派和马克思。因为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和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共同指向了基督教德国的神权君主政治,且分别从批判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的统治真理性来展开。因此推动理论解放的力量正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和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对之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深入到政治哲学的沉思:理论的解放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4.
李国亮 《南方论刊》2007,42(10):6-8
马克思经过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对青年黑格尔派特别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对"现实的人"作了科学规定并把其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从而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对"现实的人"的理论探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的逻辑结局就是“上帝”的死亡.施蒂纳的“唯一者”、费尔巴哈的“类”、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能被理解为“上帝之死”后的产物吗?本文认为,某种意义上都不能.因为作为“超感性世界”、“精神世界”意义上的“上帝”无法死亡,超越性内在于“人”之中,关键是如何把它“现实化”.  相似文献   

6.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所罗门的雅歌或唯一者》一节中,马克思通过对施蒂纳"唯一者"概念的虚妄性的细致批判和对"现实的个人"概念内涵及其解放途径的详细阐释,确立了从现实的生活实践出发来取代形而上的思辨作为考察世界的研究方式,并反映出他在哲学境界上实现了对施蒂纳等整个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革命性变更和超越。厘清马克思对施蒂纳"唯一者"思想的批判逻辑,对于我们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新哲学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德法年鉴》时期作为青年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其理论视野逐渐从“天国”到“尘世”、触碰人的解放的重要节点。沿着文本的印迹,可以看到:马克思以宗教批判的武器穿透“天国”的迷雾,摆脱了宗教世界;面对德国历史运动的局限和政治解放的内在限度,马克思以政治批判的武器跨越了政治国家;面对市民社会原则的化身和人的异己本质的流露,马克思“沉入”市民社会,抓住了当代问题的根源;在探索人的解放的过程中,马克思找到了人的解放的领导力量和普遍路径。马克思在研究视角从宗教世界、政治国家、市民社会到人的解放的不断转换中,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8.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说的话。二十六岁的青年马克思能够写出象《手稿》这样思想深邃的著作,应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虽然这是一部关于经济学、哲学的手稿,但其中涉及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美感的产生等重要美学问题,至今仍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当时的马克思,从青年黑格尔派分化出来,又接受费尔巴哈的思想影响。在他的《手稿》里,不仅保留着从黑格尔到费尔巴哈曾经使用过的某些概念,而且整个文风受到德国思辨哲学的影响,这就增加了阅读《手稿》的困难。因此,今天来学习《手稿》,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确切地体会马克思原话的意思,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马克思原话的理解,不能从理论到理论,停留在一般的推论阶段,而要把马克思从人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还原到期实际中来,从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美的规律”这个概念的基本涵义。  相似文献   

9.
王友洛 《中州学刊》2006,4(4):146-150
青年马克思哲学转变的方向和新哲学的两个重要范畴(“现实的人”与“个人自主活动”)是理解和阐释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同时也是“现实人的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重要视角。(1)青年马克思的哲学转变并不像流行说法认为的那样,是从唯心主义转向了主张物质第一性的“纯粹”的唯物主义,尔后又把这种“纯粹”的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才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在政治实践的“《莱茵报》时期”遭遇“苦恼的疑问”以后,通过批判、发展和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才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其中,从费尔巴哈等的“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实行哲学转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现实的人”则是建构唯物史观的一个“理论切入点”。(2)传统哲学解释框架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因遗忘了“个人自主活动”这一重要范畴而缺乏主体向度,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现实的人”是如何“历史地”发展的。马克思则通过“个人自主活动”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科学地说明了全部社会历史同时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卡尔·马克思以他卓绝的科学理论和积极献身于共产主义的崇高精神,贏得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衷心爱戴。然而,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经历了从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马克思的两个转变过程,是他从参加青年黑格尔运动到清算黑格尔的过程。在马克思光辉的一生中,他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是他世界观转变的起点,也是他逐步成长为共产上义者的重要时期。因此,研究青年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过程,对于我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共产主义是释读马克思思想历程的一条主线。19世纪30年代起,随着社会问题的加剧,黑格尔国家观走向坍塌,共产主义的德国化成为青年黑格尔派学者的时下问题与当务之急。赫斯率先以“行动的哲学”与对自由的解读对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进行前提改造,立足类本质的现实构建与宗教政治的二元批判展开了德国共产主义的思想论域,并以精神的实践与生产力的发展指明了共产主义的未来道路。尽管赫斯以共产主义的文化构建启发了马克思,但他对共产主义的激进看法却引起了马克思的清算。马克思将共产主义植入现实的劳动关系中,对共产主义观念中蕴含的先验主义目的论进行了批判,从四个方面指证了赫斯激进主义的局限,指明了共产主义的未来趋势与现实可能,完成了共产主义理论的科学革命。  相似文献   

12.
作为同时代的形而上学批判者,马克思与施蒂纳面临同一启蒙困境,试图将“人”从普遍原则的高处复归现实,但却建构了截然不同的主体哲学。相较于施蒂纳批判形而上学“抽象人性论”的逻辑进路,马克思拒斥极端的主观设定而从现实社会实践出发确证人,批判超历史的虚无而以社会历史视域还原人;驳斥“利己主义者现象学”而从社会生产方式入手考察人;抨击唯心主义个人暴动而以社会革命的现实手段解放人。社会历史性是马克思超越施蒂纳人学理论及一切形而上学“抽象人性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实践范畴并不是抽象同一的,而是包含着思想发展的创新与质变。《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一般”逻辑形成于马克思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中,但由于其作为哲学普遍性范畴而残留着抽象一般性形式,因而被扬弃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作为具体总体的“生产实践”逻辑;与此同时,“生产实践”也成为了马克思构建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枢纽性范畴。马克思的实践观之所以能够获得深化发展,一方面源自其早年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即“政治经济学—哲学”持续融合的研究方法以及理论与现实深入结合的思想取向;另一方面得益于第二阶段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即《布鲁塞尔笔记》后期摘录与《曼彻斯特笔记》中所获得的具体思想环节与经验内容。从思想发展和理论建构逻辑来看,马克思实践观从“实践一般”逻辑到“生产实践”逻辑的上升发展,恰恰表征了其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演进逻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关切人的存在、探究社会发展的理论结晶.共同体是人的集合,直接或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处于一定交往关系并不断发展的“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性、社会性、发展性出发,立足人的生存状况、社会交往形式以及所有制关系对市民社会中人的异化现实进行了反思,揭示了市民社会中人与物的价值倒错、私有财产的二重性、分工的片面固化、自由平等人权的虚假本质.基于对市民社会从人本维度、辩证维度、生成维度到价值维度的批判,马克思将其共同体思想的逻辑归宿指向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指出消除强制分工的异己束缚、以社会所有制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自由人联合体”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外在依托.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马克思哲学的研究中,有这样一种倾向,即把马克思海德格尔化。不可否认。马克思和海德格尔都以自己的方式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但其理论相似性的背后存在思想的巨大差异。马克思从现实的历史和人的存在出发,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改造,最终实现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海德格尔则通过其“思想的移居”,即从“意识”的逻辑演绎转向对“此在”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的分析来领会存在的意义。只有深入二者的思想,才会看到他们对“存在”问题的不同诠释,才不会简单地以海德格尔解释马克恩。马克思不是谁,马克思就是马克思,这是我们实现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当代对话并由此推进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所必须清醒意识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早期通过批判利己主义,追求人的自由解放。他分析了政治解放所造成的人的二重化,进而阐明了人们的阶级差别和对立。通过研究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用人固有的社会本质来批判以货币为中介的异己交往关系,把自由自觉的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阐明黑格尔哲学中的自我是对利己主义的人的理论抽象。针对青年黑格尔派对人的孤立化理解,马克思强调,利己主义的人处于社会联系中。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现实的社会实践出发,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超越了费尔巴哈的类本质的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既定社会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出发,批判了施蒂纳的极端利己主义等,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7.
虚无主义是在现代哲学中占据核心位置的重大课题,也是马克思哲学极为关切的理论话题。马克思在同施蒂纳等青年黑格尔派思想搏斗的过程中首次遭遇了虚无主义,意识到施蒂纳的"无"在宗教批判中的软弱无力。从对宗教和形而上学的批判转向对现实历史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再次与虚无主义相遇。此时的马克思把现代人价值虚无主义的命运归因于资本的逻辑。而诉诸于对资本逻辑的批判,马克思为克服价值虚无主义提供了现实的道路。重思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历程中与虚无主义的相遇,对于当代人的精神家园的重建,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的两篇文章《论犹太人问题》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的观点并转向唯物史观的建构。在改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国家学说基础上,马克思将“普遍性”从国家下降至市民社会,进而得出市民社会不仅决定国家还能够决定宗教的命题。马克思异化批判的双重路径呈现了市民社会中“政治异化”与“经济异化”的双重维度,在此过程中马克思逐渐摆脱黑格尔与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藩篱,并孕育了唯物史观萌芽,同时也为重新审视唯物史观的原初形态提供了新视域。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意义时说,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一发现使整个社会历史观实现了伟大的革命。 1 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是同他的思想发展过程和革命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马克思的历史观也逐步发生转变。马克思曾经参加过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但他关心的是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他认为要改变现成的社会制度,不能只停留于理论的批判,必须投身到实际的政治斗争中去。这是马克思后来与青年黑格尔派分道扬镳的原因之一。1841年,马克思写了著名的博士论文,强调哲学家要积极干预生活,阐明了哲学和生活的辩证统一原则。在他看来“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哲学应当成为改造世界的工具,应当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终极关怀问题上 ,黑格尔的价值思路对马克思具有诸多启迪。但从最终的理论成果看 ,马克思毕竟超越了黑格尔。这具体表现为 :在终极关怀的依据方面 ,马克思以“内在于个人的实践整体结构”超越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整体凭借” ;在终极关怀的主体观上 ,马克思以“现实个人本身”取代了黑格尔的“源于绝对精神的人类集体” ;在终极关怀的实现问题上 ,马克思以“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否定了黑格尔的“个人对国家的无条件服从”。究其根本原因所在 :马克思立足于“人类解放”的思维路向 ,确实在质底上胜过了黑格尔“国家整体主义”的价值旨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