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亚洲文明研究中,语言学能在语系、语言接触和文字谱系三个方面提供丰富的证据,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语系与文明关系密切,研究语系的形成和扩散,有助于还原亚洲文明的起源与扩散以及亚洲民族的形成与迁徙;其次,亚洲语言之间经常发生接触,从而引发演变,研究语言接触,有助于洞察亚洲文明的交流与互动;最后,文字承载了不同时期的文明,对文字谱系进行研究,可以跨越时空限制探知亚洲文明的传播和互鉴。因此,语言学应该与考古学和遗传学等学科一道成为亚洲文明研究的主要手段,与它们形成新的综合,共同为深化对亚洲文明的认识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2.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中的普遍现象 ,长期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70年代以来 ,语码转换研究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心理学语言学和语用学四个方面概述这些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并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代语言学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发展,语误研究观念、研究角度及研究的现实意义等在语言学界发生了变化.要适应语言使用的发展现状,必须拓宽语误研究视角.通过对语误研究观念的转变、语误研究角度的多样化、语误研究现实意义的新认识等方面的分析,展示了新时期汉语语误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王敬骝研究员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民族语文工作者,致力于语言研究60余年。作为新中国孟高棉语学科奠基者之一,他不仅致力于相关民族语文的研究开发和教育推广工作,而且在孟高棉语和中国南方民族语言关系问题上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近年,基于长期深厚的语言调查研究,他将研究方向转向学界称为"中国语言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的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用汉语是混合语的观点破解中国传统语言学上诸多"困惑",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其开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治学风格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为学界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日本"现代语言学之父"上田万年最早从德国与法国带回了以比较语言学为主的语言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东亚语言学理论的重构。在日本政府对东亚施行殖民侵略政策的大背景下,上田万年对东亚各国语言调查和研究进行了周密的殖民语言战略"布局"。近代的朝鲜语言学研究受到其殖民语言战略"布局"的影响,衍生出了金泽庄三郎"日韩语同系论"、高桥亨"日朝语言进化论"和小仓进平《朝鲜语学史》"超级日本语系模式"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学术理论和著作。通过促进朝鲜总督府的学制改革,上田万年最终完成了对朝鲜语从学术研究到基础教育的全面殖民化的语言战略"布局"。其殖民语言战略"布局"带来了东亚语言学重大的学术"变局",为今天学者研究近代东亚语言学史提供了极其有效的学术参照模式。  相似文献   

6.
哥本哈根学派在中国——从《语符学语言模型研究》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语言学界几乎和欧洲同步接受了叶尔姆斯列夫的理论,其代表人物就是南京大学的方光焘教授。当年的叶尔姆斯列夫研讨班所作的研究对中国学者了解语符学理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重视哥本哈根学派的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中国的语言学不仅要向美国语言学学习,更要以开放的态度继承和发扬欧洲大陆的语言学传统。  相似文献   

7.
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乔姆斯基教授为首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派,是当代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一个语言学流派。这个学派不仅对语言结构的分析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致力于普通语言学理论的探究,提出了一整套与传统迥然不同的新学说和新见解,从语言的本质到语言学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都有自己的独特贡献,推动了当代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团结和谐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生命线。新时代,着力民族团结理论研究,推进民族团结实践,是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维护民族家庭一家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徐杰舜教授的《大象:中国民族团结南宁经验研究》一书,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民族工作为考察对象,综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深刻地总结了南宁民族团结的六条经验,并提出了民族团结的大象理论。该书选题新、材料新、观点新、理论新,从中国民族团结高度,乃至世界民族关系发展的大趋势出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民族团结工作和理论的优秀著述。  相似文献   

9.
布拉格学派是结构主义三大流派之一,其语言学理论为世界语言学界广泛接受。布拉格学派既重视理论研究,也积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除重要的音位学、词法学、语义学研究外,布拉格学派学者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对标准捷克语的规范化、语言培养、语言接触等社会语言学领域进行探索和实践,所形成的理论对当代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包括汉族在内现有五十六个民族。此外,还有一些正在进行识别的人们共同体。我们习惯地称作什么人,与民族这个特定的概念加以区别。比如云南的克木人,西藏的登巴人等。 这些民族和人,从他们的语言上来看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和南亚语系。 在这五大语系中,我国诸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人数最多,属于南亚语系的人数较少。 南亚语系,英文作AustroasiatiC。曾被译为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或澳亚语系,均  相似文献   

11.
语言学家、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编委会主任、华中工学院文学语言研究所名誉所长严学窘教授著《中国对比语言学浅说》一书,一九八五年七月由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简要介绍了国内汉语方言及民族语言之间语音、词汇、语法的异同和对应规律,分析了错综复杂的双语或多语现象,通俗地阐述了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建立双语制,编写新型教材,推行双语教育法,发展民族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本书内容新颖,材料丰富,重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可供语言工作者和少数民族地区大、中、小学及各民族高等  相似文献   

12.
从目前所能接触到的资料和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南岛语民族的发源地就在中国南方地区。具体地说,今天的南岛语民族包括了发源于中国西南和中国东南两个地区的两大群体。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确切地知道南岛语民族的先民最早是在什么时候从中国南部迁入东南亚地区的,但许多证据表明,今天东南亚地区的南岛语系诸民族主要是由两大批体质特征不尽相同的群体先后迁入当地并继续相互混合以后发展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潘攀教授     
潘攀,武汉教育学院中文系教 授、系主任、湖北省语言学会理 事。1950年生于武汉市,1984年毕 业于武汉教育学院中文系,1985- 1986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语 言学,回系后任教至今。 近20年来,潘攀教授一直潜 心于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为不同 层次班级讲授理论语言学、现代汉 语、索绪尔语言理论、近代汉语研 究、社会心理学等课程。教学中积 极投入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及 时将国内外学科前沿的学术成果 引进课堂,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互动,培养学生分析实际语言现象的能力,形成了“注重基…  相似文献   

14.
演化语言学中的电脑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的历史语言学通过形态和基本词汇的系统对应确定同源关系,通过对应中显示的差异划分谱系树、重建原始语言。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一套工作程序被证明为历史语言学的重要基石。随着研究的深入,所比较的语言的增多,已有的工作程序被证明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还不够充分,还不能完成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设定的同源判定、谱系划分、原始语言重建等几个重要任务。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展开。关于语言起源和语言演变的一些新的重要问题开始呈现出来,这些问题有些不在早期历史语言学的视野中。本次笔谈就目前历史语言学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出现的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加入这一探讨,共同来拓展历史语言学的视野,推动历史语言学的新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言迁移理论、语言习得理论,特别是二语习得理论一直是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借助二语习得研究的成果,三语习得研究成为应用语言学新的研究热点。三语习得探究在一语、二语的同时影响下所涉及的更为复杂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快速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境与交际中的话语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语言在语言学、哲学、心理学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语言学家更注重语义的研究,特别是对交际中话语含义理解的研究。60年代前后语言哲学家G 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和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的研究不仅在哲学界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对语言学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86年美国语言学家Sperber&W ilson提出了与交际、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将研究重点转移到认知者理解话语时的心理运作过程(推理过程)。这些理论使得语义研究的层次从语音、词汇及组合关系发展到自然语言中的句子,进而扩展到语篇;同时话语理解也更注重…  相似文献   

17.
汉语特殊语音是超出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集中体现了汉语运用和演变的复杂情况,是汉语言研究的特殊视角。汉语特殊读音研究应该综合应用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音转理论和现代西方鼍通语言学的音变理论,还要结合社会心理、民族习惯、语言接触等语言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8.
隐喻思维对词汇学研究产生新的启示,意义重大。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结构反映了人们在与现实接触的经验中形成的心理范畴,来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利用认知研究下的隐喻理论,在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探索隐喻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新途径,合理吸收隐喻思维的启发拓展学习者的词汇。  相似文献   

19.
第 34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 ,于 2 0 0 1年 10月2 3日至 2 7日在昆明召开 ,会议由云南民族学院和南开大学文学院主办 ,云南民族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承办。参加本届会议的有 14 1位语言学者 ,来自澳大利亚、波兰、德国、芬兰、韩国、荷兰、美国、俄国、日本、瑞典、泰国、中国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许多国际著名的汉藏语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内容涉及汉藏语研究、藏缅语族语言研究、汉语史研究、汉语方言研究、现代汉语研究、实验语音学和信息处理研究、侗台语和苗瑶语研究、南岛语和南亚语研究、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研…  相似文献   

20.
英语名物化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不同的语言理论对名物化都有过讨论。分析不同语言流派对名物化的研究,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讨论名物化在构建语篇过程中的基本功能,展示名物化在语篇构建和语篇理解中的认知过程。对名物化的功能与认知研究将有助于语篇教学,特别是科技语篇的写作与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