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志光 《兰州学刊》2013,(8):189-193
西方有句名言:"一个母亲胜过一百个优秀教师,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家长的教育态度、价值观念对子女的教育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以家长教育目的为研究对象,以西方教育理论、儒家教育思想、现代教育观点的影响为基础,利用2011年天津市民生问题调查数据,探析城市家长教育目的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分析表明,家长教育目的呈现分化态势,约20%家长持品德完善理念,30%家长是学以致用思想,近一半家长体现了教育功利主义。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家长的人口学特征是影响道德修养理念或学以致用思想的关键因素,社会经济特征是影响家长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师教育理念在此至关重要.现代教师教育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建构,这一概念包括:以人为本的教师道德理念的建构,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以人为本的教师职业理念的建构,将"以人为本"贯穿于教师的职业素养中;以人为本的教师育人理念的建构,彰显终极教育关怀理念和"园丁"理念.  相似文献   

3.
为"转变"而服务的"面向‘转变’的教育"理念说明,教育依然是不得不提的无奈,难逃其"亦步亦趋俯首帖耳"的命运。而"先为教育"的"面向教育的‘转变’"理念,则是源本意义上的教育价值的回归,具有较强的理论开拓意味,彰显了教育"天上地下唯我独先"的风采。只有摒弃为"转变"而不得不发展教育的"面向‘转变’的教育"路向,转向以首先和主动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服务的"面向教育的‘转变’",才能实现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研究中国教育及其传统,追溯其文化根源和哲学内涵,道家的自然论说及儒家的中道传统便是其主流.道家文化以其特定意义的自然之"道",强调教育应该合乎"自然";儒家文化注重社会伦理,强调"学道"之核心.然而,社会的进程乃传统与现代不断冲突和演化的过程.康有为的"学为时异"的"经世致用"教育观以及五四时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理念堪称中国近代传统教育的典范,它们促成了中国教育的本土化和现代化,诠译了中国哲学传统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5.
姜春香  王玉彬 《理论界》2005,(6):107-108
通过对外语教学中"教师教育"的剖析和认识,研究"教师教育"所含盖的内容;在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中,通过有组织的、系统的"教师教育",对教师的教学技能、知识结构等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实现外语教学培训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国际理解教育是对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思想.本文在整理国际理解教育的基本内涵,以日本为例介绍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情况的基础上,指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尤其是其中的"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民族认同"理念对日本文学课教学的启示.即在日本文学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在坚持民族主体性的同时抛开现今的文化偏见,以"当时当地"的文化视点来鉴赏文学作品,从而更真实地体会人类关于生活世界的"原初境遇",走出片面性和极端性,获得一种理性的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7.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是全社会、高校和"基础"课教师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举,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显性教育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拓展教学内容给予学生足够的现实关怀,丰富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改进考核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开展隐性教育要注重发挥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以个性影响个性;虚功实做,在细节上关爱学生;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以正能量陶铸学生。  相似文献   

8.
现代新儒家马一浮在《复性书院学规》中提出了一套既秉承儒学生命教育基本精神又适合现代人生成长的"学生守则",强调"主敬"、"穷理"、"博文"、"笃行"。其中,"主敬"是要回归生命之本根,"穷理"则是为充养生命之主干,"博文"是要丰硕生命的果实,"笃行"是要打通生命的血脉。前两者构成的敬诚工夫,乃生命修为的根本大道;后两者构成的文行之用,乃生命成长阳光雨露。马一浮《复性书院学规》所呈现的儒学教育的生命治疗和生命教育意旨,为现代生命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理念,即生命教育当从敬畏心的培养开始,以日常生活中落实的知行合一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综合了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种学科,对大学生情感教育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在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管理一线工作经历,尝试从情感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原则、策略、方法等方面进行大学生情感教育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技术推动下的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婷婷 《云梦学刊》2002,23(5):90-92
教育的发展到了需要较高技术辅助的时代。现代教育技术以“电脑—网络”为标志 ,逐步现实教育手段现代化 ,促进教育过程的现代化 ,从而实现了教育领域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和教育理念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在创新教育和终身教育中显示出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唐曼莲 《云梦学刊》2008,29(6):33-35
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有:担负时代使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创新.积极进取,造就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博学多能综合素质优良的拔尖创新的"十"字型人才;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德育是学校重要的教育活动,教师活动的潜在动力是"爱与奉献","让教育充满了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点.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是教师主体对学生主体实施德育影响的过程,"爱与奉献"教育理念中蕴含着巨大德育效能.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下教育伦理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民主化过程中教育权威的失序,市场经济对教育伦理结构的冲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对教育伦理的挑战。教育伦理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教育伦理的转型指明了方向,其基本点是"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和协调教育伦理关系。建立与社会转型期适应的教育伦理,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教育公正,关键是教育伦理体系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现代教育的必然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军  于海臣 《阴山学刊》2005,18(3):110-112
人文精神在传统教育中的一度丧失,使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走向了异化。学校教育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本来乐趣,成为一个个考试的"机器",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何让人文精神回归其本来的家园,培养具有更加丰富个性和人性的个体,这是现代教育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  相似文献   

15.
朱平珍 《云梦学刊》2013,34(1):75-82,105
力破旧教育弊端,以图新的现代教育建立的著述目的,不仅体现在鲁迅的译著中,还体现在他创作的诸多涉及到塾师、教师形象和教育的作品中。这些作品在对传统教育方式弊端的批判中,深蕴对新的现代教育方式、方法的呼吁;在对为师者品德和学术水平低下的针砭中,融入对身正学高教育家型的教师的期盼;在对旧教育观念和科举制度的批判中,饱含对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制度的推崇。鲁迅以文学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中国教育的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对教育之魂、教师人格及其学术追求,作出诗意的展现,他是内心充满现代教育理想之光的批判者。这些作品可谓是鲁迅作品中的"教育诗",对当代教育和文学创作都有很好的启发、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学生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概念及对教师的要求等几个方面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对物理教学改革产生的影响,并对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结合、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课件制作的交流与协作、教师个性化网站的建立等几方面的高校物理教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王船山关于教育与学习方面的论述很多,几乎在任何一部著作里面都有关于这个方面问题的探讨,而且其教育理念颇为先进,其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颇为深刻,至今仍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论述船山教育理念形成的社会影响因素、船山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远见卓识、对教育价值取向的辩证定位以及船山教育理念的现代启示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民国初年,在共和政体的支持和自由民主理念的支配下,"德智体美"并重的教育宗旨取代了"良妻贤母"的女子教育宗旨,有力地推动了女子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新文化运动强力宣传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教育方针,营造女性为自身事业、为国家前途接受教育的舆论氛围,促使女子教育宗旨摆脱了由于封建复辟思潮影响而一度向旧传统的回归.日渐扩大的知识女性群体不断呼吁大学开放"女禁",并最终获得社会承认.大学开放"女禁"是女性形式上获得完整教育权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教育转型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9.
社会教育概念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社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要充分挖掘社会教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有必要厘清社会教育的概念,明确其边界.国内外学界对于社会教育概念的研究,主要有"补充教育论"、"教育影响论"和"系统教育论",也有一些学者对马克思社会教育概念进行了探讨.社会教育不同于社会照顾、青年帮助、公民教育,是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采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种种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民国初期,工艺教育经历着由传统"师承制"教学向现代教学体制的过渡,教学思想上呈现出由实利主义教育向审美品质培养的转变、由职业教育向专门化教学的探索。随着教育界由专科向专门学校的"升门"运动的展开,工业学科教学由重"技"转向偏"艺",并逐步奠定了现代工艺美术教育的学科地位。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中,工艺教学显现出文化自觉、大众化视野的转向等特点,这也为现代设计教育带来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