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从文本类型学的角度探索多模态语篇的可译性,为该类语篇的翻译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范例。对该类型语篇进行分类,结合语篇功能和类型的相互关系,提出多模态语篇翻译的两条原则:最高原则为实现语言功能和文本功能的“功能对等”;最低原则为实现占主导地位的文本“功能对等”。结合实例,提出几种具体的翻译策略:保留原文多模态手段,实现双重“功能对等”;保留原文多模态手段,利用辅助手段实现双重“功能对等”;保留原文多模态手段,传递语篇主导功能;变换模态,传递语篇主导功能;发挥译语优势,挑战“不可译”,传递语篇主导功能。根据文本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翻译原则和策略,可以在译文中成功传递原文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2.
归化(domesticating)和异化(foreignizing)是每个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时都会面临的问题。因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复述另一种语言传达的内容,而语言历来被视作文化的一面镜子,所以,不同文化中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语言上,会造成异质因素(foreignness)。即用源语表达的某个概念或意向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等的概念,因此译者此时面临着两个选择:“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犤1犦,这便是异化;或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  相似文献   

3.
翻译文学是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重要参照系。作为对中国文学现代转型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家,苏曼殊的翻译成就和史学意义至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其译学思想的梳理更是付之阙如。其译学思想可归整为以下三点:一、选材精审,注重原文审美价值,反对“必关正教”;二、精通原文和译入语,“按文切理、语无增饰”,反对“浇淳散朴,损益任情”;三、“陈义悱恻、事词相称”,以使达到神韵与形式的统一。这种抵制“意译”末流、追求文学审美价值的文艺观在当时翻译界可谓空谷足音。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讨论语用翻译论的问题。语用翻译论指以语用学理论和方法指导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语用翻译论的核心思想是,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源语与目的语之间做到等效转换,努力达到“为译文读者而译”这个终极目标。语用翻译论提出译事必须处理好“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为了处理好三元关系,就要注意翻译过程中思维模式与概念结构的转换。文章作者通过译例对比汉英两种语言转换时在“笼统与具体”、“过程与结果”、“动态与静态”、“婉转与直言”等方面的差异,说明翻译过程必须辨识思维模式不同导致概念结构的差异。文章指出,翻译时必须考虑“同一概念可能存在不同思维结构”,因而在翻译中须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手段。文章作者最后强调,母语为汉语的汉译英工作者必须重视翻译实践,要在汉-英语言对比研究中注意识别两种语言因思维方式不同形成的概念结构差异,从而在目的语中选用恰当的语言结构,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等效转换。   相似文献   

5.
可译性限度即指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原文信息被传达的程度。文章从戏剧翻译的动态表演性出发,通过比较《茶馆》的两个英译本,分析了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际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并指出具体翻译中译者应持有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试论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翻译的可译性、不可译性取决于翻译过程中语言之间的“对等语”的存在与否。这个对等语从理论翻译角度来看是存在的 ,而从具体翻译实践角度就分三个层次 :即认知表达层次是可译的 ;文化层次是部分可译的 ;艺术层次为不可译。之所以这样分层是基于翻译中对等语所要达到在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心目中产生同样的审美意境的交际效果的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用一种语文表达他种语文的意思。”(辞源)“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荣达论翻译)尽管说法不同,但这两句话的含义是一样的。即翻译的最基本的任务不是语言间的转换,而是意义、信息的传达。奈达在上述的那句话中,不但提出了翻译的最基本任务,还指明了翻译的方法,即“用最切近面又最自然的对等语”(而不是用绝对的,完全的对等语)来再现原文的信息。这里的“对等”涉及到了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要在翻译实践中恰当地运用对等原则,首先应该对“对等”有一个客观的认…  相似文献   

8.
在语码转换过程中,译文与原文之间信息不对称是一种客观现实。这是由翻译所基于的翻译参考资料中词语意义的不确定性、两种语言范式与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和译者主观能动性导致的,我们把由上述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译文与原文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信息不完全重合、对等的客观规律称之为语码转换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以此理论来终结关于语言"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争论,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翻译的过程主要为理解和表达的过程。要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或作者的意图, 就得依赖于译者的认知在原文语境中进行判断和推理;恰当表达原文作者的意图, 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神似与形似的表达效果, 取决于译者对译入语读者的语言和世界知识结构认知程度,因此译者认知能力的培养在翻译实践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采用的理论框架是一种以译入语文化为主体的翻译研究,安德烈.勒菲弗尔是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者以勒菲弗尔的“诗学”观点作为切入点,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叙事顺序三方面阐述晚清译者如何改变原文叙事模式,以适应译入语的文学惯例,满足当时读者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语码转换这种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文学文本中往往是作者有意所为,具有特定的诗学效果。但语码转换的翻译,由于多种语码并存,常常给译者造成困难。从符号学语言观的三种意义出发分析文学文本中的语码转换,并以具体的译例讨论了各种翻译手段的利与弊,从而提出译者应正视语码转换的可译性限度问题,尽最大努力再现原作,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奈达提出的“译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与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的对等标准。  相似文献   

12.
卞之琳“信似译”三原则中蕴含的翻译伦理一直被国内翻译界忽视.卞之琳提出“信”是为了破除“信达雅”对译者的桎梏以及强调译文需要对原作忠实;提出“译”的目的是破除“直译”“意译”的无谓争论和批判译界为追求译文的美感而对原文内容不忠的不当译风;提出“似”一方面是因为在文学翻译中无法做到译文与原文完全对等,另一方面是因为译文必须满足译入语文化规范的要求.“信”和“译”折射的都是翻译的再现伦理,“似”折射的是翻译的规范伦理,“以似致信”是卞之琳融合2种翻译伦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一是种特殊的双语转换活动,其中也牵涉到文化的因素,它既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也是一门深奥的艺术。鉴于翻译活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误译现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老翻译家也会有误译的情况。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是进行准确翻译的必要条件。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译者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转换能力,即译入语的表达能力,才能将原文作者的意思准确地进行传达。  相似文献   

14.
语境是翻译中的重要考虑因素。英译语言精炼的汉语古诗,更需要结合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及文 化语境三个方面的知识仔细解读原文,才能用译入语努力再现译出语的意象和意境。  相似文献   

15.
在语言顺应论框架下的旅游语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为顺利实现交际目的,译者必须通过原文了解作者提供的交际目的,充分理解作者通过有目的选择语言结构而传达的原语文化和交际规则;在此基础上,通过顺应译人语的文化语境和交际规则等因素来选择恰当的译文.  相似文献   

16.
英语和汉语产生于不同文化环境,所承载的文化背景也不相同,所以两种语言存在着差异。减译是翻译的一种正常现象,为了把原文信息译成译文信息,语言形式上的删减必不可少。减译不是减“义”,是翻译的一种变通手段。以英汉语言的规律性差异为切入点,以翻译理论为依据,阐释了减译的定义、本质。  相似文献   

17.
论英汉语翻译中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汉语翻译中,要达到”信、达、雅”这一翻译标准,译者必须对原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进行相应的转换,以便让目的语读者最大限度地领略到原文作者的本意,为此,首先须在语际翻译中融入语内翻译这一过程,实现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过渡。  相似文献   

18.
现有轨道交通公示语翻译研究主要为“纠错型”,对翻译的路径研究较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借用-仿译-创译” 的翻译路径,并结合主要英语国家(如澳大利亚、英国、美国)轨道交通公示语考察广州轨道交通公示语英译,旨在为轨道交通 公示语翻译提供实用、有效的路径,切实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论翻译的文化差异及补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翻译的目的是通过语言进行思想文化交流,其过程就是译者理解原文,并把这种理解恰当地传递给读者。一般说来,一种语言中的纯语言障碍可以比较容易地在另一种语言中得到克服,而随着文化现象的日益复杂和多样化,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影响与制的越来越明显。在八十年代,兰波特(Lambert)就提出,与其说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过程,不如说它是一项文化活动。玛丽·斯奈尔洪贝(MarySnell-Hornby)也建议:“翻译学者应放弃已往将语篇作为翻译单位的所谓的科学观点,而应该将文化作为翻译单位”。(Gent.ifer,1993,P188)究竟何为“文化”…  相似文献   

20.
有学者指出,德里达晚年翻译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其《何谓“确当的”翻译》一文便是佐证。然而,德里达并没有将所谓“‘确当的’翻译”视为翻译的标准或本质。围绕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When mercy seasons justiee”(当慈悲调剂着公道)等的翻译,德里达旨在以隐喻的方式阐述翻译中对原文的“忠实”是个陷阱,提出一切可译又不可译的悖论以及翻译即改写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