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界对当代文学专业研究存在质疑和偏见。当代文学研究吸纳西方理论,有其深厚渊源。梳理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脉络表明,这一学科正在自觉获得一种超越文学研究的视野,在实践着建立起人文学科的“知识共同体”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和角色.但是,在教育领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严重制约着教育学知识的创生、转化与传播.“UDS合作实践共同体”是由U大学(University),D地区(District)和S学校(School),三方成员构成的合作实践共同体.它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和弥补了传统研究(Research)—开发(Development)-普及(Diffusion)模式的不足,成为一种促进知识创生与实践转化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一观察1949年至1980年的学术论文.可以发现在讨论某些问题时。许多作者偏爱以“我们认为”为开头来展开陈述。但却较少追究“我们”所能代表的范围。而到1980年代以后,“我们”这个词在学术论文里出现频率迅速下降,彼得·伯克在谈到欧洲的语言共同体时,曾说:“每当说到‘我们’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的思想和著作是现代中日儒学知识共同体中的一个亮点 ,梁漱溟研究已经成为日本的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领域中的一门“显学”。这不仅由于他特立独行的个性和人格 ,更因为他的思想与日本当代儒学具有相当程度的亲合性。在现代中日关系的具体历史环境中 ,日本人对梁漱溟著作和思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分析这个过程 ,旨在为建构一个健康的关于现代中日儒学的知识平台而努力 ,这对思考儒学的地域性和国际性、传统性和现代性等问题也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前研究基本情况,文章借助CiteSpace软件,以CSSCI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研究性论文为数据来源,对2017-2021年发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文研究热点、演进与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有关的研究成果逐年增多,未来一个时期仍可能是研究热点;研究成果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的形成过程以及实践路径、作用意义等方面最为显著;开始呈现研究角度多元化、研究方式多样化等特征;国家认同、民族院校、学校教育、河西走廊将可能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祝昇慧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58-64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其文化的走向与认同的建构成为了当下国家/民众的焦虑与诉求之所在。在此,本文通过对冯骥才先生《俗世奇人》等文化小说与城市保护行动的文化再阐释,从其对转型期长时段历史的把握、城市文化记忆的书写,以及地域集体性格的塑造三方面,提供了理解作家对全球化时代如何以地方性知识构筑文化共同体思考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自1991年《学人》集刊发表一组《学术史研究笔谈》,自觉地讨论学术史与学术规范的理念,已过去将近二十年了。其时参加讨论的学者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学术文化运动的参与者.这种反思式的讨论在学术史上的意义自不必赘言,甚至除了学术上的自我批评以外,还带来社会史、思想史层面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按滕尼斯的理解,共同体不仅意味着一群人共同生活,而且意味着这群人在共同生活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精神共同体是共同体的类型之一,道德共同体也是一种精神共同体。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类似于滕尼斯所言的共同体,毛泽东时代的共同体则是"国家主义"的共同体。重构新的社会共同体,尤其是道德共同体,是当前我国社会现实提出的客观要求。当代我国社会道德共同体的特征是:道德人格的平等性、道德信仰的共同性、道德文化的继承性、道德价值的共识性、道德情感的依恋性、道德与幸福的统一性。建构道德共同体的策略主要应包括:建构利益认同机制,夯实道德共同体的利益基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以权力阶层的"道德领导力"增强共同体的凝聚力;发挥民间组织的道德整合作用,提升共同体成员的责任感和道德自治能力;建立各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以提高共同体成员的"文明性能力"。 相似文献
9.
村落共同体、基层市场共同体与基层生产共同体——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 ,日本学者提出了村落共同体假设 ,美国学者施坚雅提出了基层市场共同体假设 ,后来 ,在这两个假设的基础上引发了大量的争论和研究。本文将在总结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变迁 ;并对乡村工业化导致的新的乡村社会结构单元———基层生产共同体进行比较详细的考察 ,在经验调查的基础上对基层生产共同体的形成、特征以及对中国乡村社会基本结构的影响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州学刊》2017,(11)
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九大正式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既包含超越国家利益的全球价值观,也包含解决当下国际社会安全和发展难题的秩序理念。"人类共同价值"蕴含着基于中国与世界关系而建构的身份认同,并提出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的价值原则与"理想图景",其特征需要从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出发,进行认识和理解。国际政治文化是"人类共同价值"得以形成、巩固的根基,但理念所表达的意愿和观念是否具有现实性,需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政策和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影响与示范意义,取决于中国作为一个文明体的崛起。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现代知识体系之“中国议题”,与中国学术界的关联程度相对有限。无论是从关于“中国”的基本概念、主要命题与大致结论来看,还是从对于中国研究作出的基本贡献、杰出学者层级以及研究范式观察,现代知识体系的中国议题设置,都与西方国家和西方学者存在紧密的联系。这是在中国国家处境发生结构性改变的情境下,中国学者亟欲改变的状况。此种改变之尝试,既需要中国学者坦然面对现代知识体系的中国议题主要由西方学者设定的既成事实,也需要对于现代知识建构共识之前提条件的依循,更需要在可公度性的知识准则规训下之国际学术共同体的检验。之于中国学界,有贡献于现代知识体系的中国议题设置是一个既定目标,但实现这一目标的前路,实非坦途。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原有的单位制和村庄共同体逐渐消解,庞大的人口流动使城市居民成员日益复杂,城市共同体正经历着解构与重构的双重过程.现代城市内部的冲突以文化冲突为甚.立足现实,探析现代城市文化冲突的背景与机理,寻找调适策略,重构城市共同体,对城市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新型城市共同体是一个具有主体自由性、实践创新性和未来开放性的共同体,是所有城市人的温馨家园,能为现代城市人提供一种崭新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3.
五四知识分子是中国第一代现代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世代,其独特性在于,代际认同与分化都是建立在报刊基础上的。与清代知识分子的典籍文人不同,这一代知识分子是报章文人,其活动围绕报刊展开。以《新青年》等新刊物为中心,五四知识分子通过阅读报刊、报刊撰文、创办刊物的形式,彼此联络交际,构建了一个有着共同取向和志趣的社会文化空间,取得了文化身份和文化精神上的认同,进而形成共同体。但是,五四知识分子在取得认同的同时也在不断分化。分化的根本原因与思想和人生取向的分野分不开。追求趋时性、议论性的社会介入与追求基础性、恒久性的学术建设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五四知识分子的分化。 相似文献
14.
关于日常生活的研究,人们普遍关注一般意义上的日常生活批判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个体存在意义问题,而与日常个体生存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共同体问题却长期没有得到重视,甚至处于被遮蔽状态.日常生活共同体既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群体或团体,也不同于非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共同体,它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处于"日常生活世界"之中的共同体,相反,它甚至相当普遍地存在于"社会"领域之中.随着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特别有必要对日常生活共同体问题进行彻底的澄清与认识,以便于能够更根本地把握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和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为马克思后来提出无产阶级学说,奠定了一个非常有力的思想基础.今天深入认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也有益于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把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推向前进.本文通过研究马克思在前哲学家的共同体思想基础上,借助于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论当代文学史写作中的“知识共同体”与“文学谱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存在着一个以本质主义为理论依据,以文学谱系学为方法论的"知识共同体"。其成员通过对文学史史料的"组织"与"分配",从纷繁芜杂的文学现象中构筑起一个相对自足和稳定的文学谱系,并以评论、专著和教材的形式重构了我们关于当代文学的基本知识。然而,这个知识共同体却因其对当代文学学科合法性的现代性焦虑,在建构文学史神话的同时也陷入了一种本质主义的历史迷思。 相似文献
17.
“共同体”作为个体之间紧密的社会联结,发挥着道德内化与组织化等作用。是社会得以维系的保证。我国近代以来社会共同体的演变表明,个体的独立、社会的发育与政府的强大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紧密关联。在传统共同体解体后,需要通过重建现代共同体使社会归位,构成当前社会建设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春,我五次在北京大学讲授“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课程。因中文系规定,此乃各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很怕众口难调,耽误了大家的好时光,每回讲课,都努力变出一点新花样。总的思路是,软中有硬,寓劝诫于故事讲述与知识传授中。这回八讲的题目分别是:“学者生涯与学术道德”、“何为‘大学’——阅读《蔡孑民先生言行录》”、“永远的‘笳吹弦诵’——关于西南联大的历史、追忆及其阐释”、 相似文献
19.
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和台湾作为马华文学研究的三个重要学术场域,由于立足点不同,造成区隔鲜明又相互冲突的话语体系.以文学研究和文学史书写为主要诉求的知识谱系塑造,反映出马华文学在多元政治与文化环境中的复杂性.解决文学史与观念史的偏离,有必要在“去种族”和“去冷战”前提下形成视域融合,建构一种基于文学现实的文学史叙述,从而使跨界研究获得学理对话与同情理解之可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