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贯云石评述     
贯云石(公元1286—1324),原名小云石海涯,字浮岑,号酸斋,又号成斋,芦花道人等,以酸斋最著名于世。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说:“小云石海涯,自号酸斋。时有徐甜斋,失其名(今按:徐甜斋名徐再思,字德可,嘉兴人,好食甘饴,故号甜斋——作者注),并以乐府擅称,世谓酸甜乐府。”贯云石的祖父名阿里海涯,为平宋功臣,曾官加光禄大夫,湖广行省左丞相,死后封楚国公,至正七年(公元1347)追爵江陵王。《元史·阿里海牙传》说:“阿里海牙,畏吾儿人也。”元欧阳玄《圭斋文集》  相似文献   

2.
黄云石新考     
贯云石是中国文学史上很有成就和影响的维吾尔族文学家。他生活在民族隔阂、阶级矛盾都极深的元代,却抛弃了种族的偏见,虽然出身于勋贵家庭,却“不为燕酣绮靡是尚,而与布衣韦带角其技”(引贯云石好友邓文原语),自觉地去作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他不但是一个有成就的散曲家,也是一个有影响的诗人,并被史学家陈垣先生称为“浊世佳公子”,正因为如此,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切与重视。陈垣先生可称是近代第一位对贯云石给予足够的关注的学者。三十年代,他写出了《元西域人华化考》,比较全面地评价了贯云石。此后,任讷先生、隋树森先生都曾致力于贯云石散曲的收集、整理工作;任先生辑有《酸甜乐府》(见《散曲丛刊》),隋先生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乐府古题要解》内容的解读及历代著录情况的梳理,认为今本《乐府古题要解》内容虽然是吴兢所作,但序却非原貌,乃是刘餗《乐府古题解》的序言.其作伪时间也应为南宋时期而非《四库全书总目》所认为的元代.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乐府古题要解》内容的解读及历代著录情况的梳理,认为今本《乐府古题要解》内容虽然是吴兢所作,但序却非原貌,乃是刘餗《乐府古题解》的序言。其作伪时间也应为南宋时期而非《四库全书总目》所认为的元代。  相似文献   

5.
北宋初、中期的乐府诗批评,以刘次庄的《乐府集》最为著名。刘次庄的《乐府集》与《乐府集序解》为一书二题之合刻,前者收"止于陈、隋人"的古乐府21类428首,后者的"序解"是对428首乐府诗所作的题解。刘次庄于"序解"中,不仅主张乐府诗创作应"得意外之趣"、"不以辞害意"、"不与古人同圈模",并且还以"作是诗"云云,形成了乐府诗题解论评的一种批评范式。"序解"从内容到形式,是北宋初、中期乐府诗批评渐趋成熟与完善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海盐腔的起源,多年来一直根据两条记载进行分析、考证,而各人的取舍是不同的。这两条记载凡治戏曲史者,人所共知。一是元代姚桐寿的《乐郊私语》: 州少年多善乐府,其传出于澉川杨氏。当康惠公梓存时,节侠风流,善音律,与武林阿里海涯之子(应作孙)云石交。云石翩翩公子,无论所制乐府、散套,骏逸为当行之冠,即歌声高引,可彻云汉。而康惠独得其传。……其后长公国材、次公少中复与鲜于去矜交好,去矜亦乐府擅场。以故杨氏家僮千指,  相似文献   

7.
东汉末年的女作家蔡琰(字文姬)传世有三篇作品:五言和骚体的《悲愤诗》各一篇,载《后汉书·董祀妻传》;另一篇《胡笳十八拍》(简称《胡笳》),见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后朱熹收入《楚辞后语》。文学史家很有些人不相信《胡笳十八拍》是蔡琰所作。一九五九年郭沫若先生作历史剧《蔡文姬》,引用了这篇作品,并写了  相似文献   

8.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原是乐府旧体。据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唐书·乐志》,此为陈后主所作艳曲。属清商曲辞的吴声歌曲。陈后主所作今已不传,流传下来最早的是隋炀帝的两首,五言四句。唐代张子容有二首为五言六句。他们都没有扩展成长篇歌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洗六朝余风,展拓为七言三十六旬的长篇七古歌行。晚唐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论说篇》之“序”“引”是否为同一文体,曾经引发海内外文论家的关注.诸家常为“引”体“别成一体”张目,但由于论据没有效力,其结论不能成立.其实,“引”与“序”在六朝时期本是互为代称的同一文体.结合《文心雕龙》“序引”的文体阐释与陆云《与兄平原书》“引”体的叙述语境,六朝“引”体与史传文学密切相关,其文体内涵指向史书列传篇首之“序论”.“序论”在“次事”之外兼又“析理”,故而刘勰《文心雕龙》将“序引”列入“论”体.“引”与“序”在六朝以后发生了文体衍变,“引”体的“随依性”增强,并与诗赋之“序”的文体同一性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10.
东汉末年,道教流行。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以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以前,道教信徒有一篇题名《步出夏门行》,亦名《陇西行》的乐府诗。但这篇一辞二名的乐府古辞早已无人提及,流传下来的是两篇被认为彼此没有关系、题名为《陇西行》和《步出夏门行》的乐府古辞。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述贯云石、薛昂夫散曲成就的基础上,比较二人曲风的异同及在当时曲坛的地位和影响,认为二人堪称元代少数民族散曲作家群星中最璀璨的双子星座。还分析了贯云石两篇曲评序文的理论价值和史料价值,提出延、至治曲坛出现豪放派与清丽派双峰并峙共同把元散曲推向空前繁荣发展的观点,而不是像某些评家所论的由前期的豪放转向了后期的清丽和元散曲自大德后渐趋衰落。本文还论述了二人特别是贯云石对当时曲坛的影响,指出由于民族关系的改变而造成文学创作的巨变,不仅在元散曲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清代朱嘉徵《乐府广序》在乐府诗评论方面革新了前人注重追溯本意的评点方式,具体以《诗序》为结构原型,在评点内容上传承《诗经》精神,追求诗歌寓意,讲求诗歌的"美刺"功能,充分发挥了诗歌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乐府广序》在评点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且又在评点中大量运用了以诗论诗的批评方式。作为续经之作,《乐府广序》是乐府诗地位提升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最早著录于南朝陈代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一书,题目叫《古诗为焦仲卿妻所作》,作者为“无名人”。诗前有序。以后赵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杂曲歌辞”类也收载了这首诗,题为《焦仲卿妻》,称“古辞”,并说:“《焦仲卿妻》,不知谁氏之所作也”。诗前亦载序文,字句和《玉台新咏》略有出入。现在一般人常取长诗首句以作篇名,称之为《孔雀东南飞》。  相似文献   

14.
这篇文章,是赵纪彬同志生前所撰《先秦逻辑史论稿》的《序论》。序论曾三次易稿,先名《古代社会与古代逻辑》,后名《名辩与逻辑》,今名《先秦名辩思潮的逻辑果实》。前两篇序论,经过十年浩劫,已无底稿可查。此篇序论写于一九六一年,只好作为定稿。因为在历史分期问题上采用了郭沫若同志的体系,在名辩思潮发展上也基本采用了他的论断,所以,除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保留了自己的旧看法,并提出不少新看法外,毫无疑问的作了很大的修改。为了了却作者十数年的遗愿,我们将其逻辑史方面的论文搜辑成书。这篇《序论》,对全书的观点、方法和范围,以及他所发掘出的逻辑范畴和逻辑思想,都有概括的说明。特先为发表,藉求读者指正。 ——编者  相似文献   

15.
李白乐府诗中感事篇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的乐府诗,王世贞《艺苑卮言》称:“青莲拟古乐府,而以己意己才发之,尚沿六朝旧习,不如少陵以时事创新题也。”胡应麟《诗薮》:“乐府则太白擅奇古今,少陵嗣迹风雅。《蜀道难》《远别离》等篇,出鬼入神,惝恍莫测。《兵车行》《新婚别》等作,述情陈事,恳侧如见。”这里讲李白和杜甫的乐府诗不同,李白的乐府诗用古乐府旧题,杜甫的乐府诗即事命篇,无复依傍。像李白的《蜀道难》《远别离》都是古乐府的旧题,是拟古乐府而作。杜甫的《兵车行》《新婚别》写当时情事,题目也是新的。李白的乐府诗,有摹仿古乐府而别出新意的,有借用古乐府来感事的。前一种是摹仿,自然比不上杜甫的写当时情事;后一种借乐府旧题来感事,有写得极为深刻的,它的思想的深度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较杜诗更为突出。前一种像《乌夜啼》,《乐府诗集》列入《西曲歌》中。李白的一篇是仿照庾信的,把两篇对比如下:  相似文献   

16.
庐山瀑布谣     
<正>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居然化作十万丈,王虹倒挂清冷渊。此诗写于元至正四年(1344)八月十六日夜。作者在序中已交代了创作缘起,他梦与友人贯云石同游庐山,深有感怀,赋诗赞美,贯云石写了《彭即诃》,作者写了《庐山瀑布谣》。登高揽胜,形诸诗咏,可写的东西很多,作者根据艺术创作的“约化”要求,独选了雄丽壮观的瀑布作为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的文化历来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元代维吾尔族文学家贯云石,就是文学史上用汉族语言进行创作的杰出代表。 贯云石(1286~1324),本名小云石海涯,父名贯只哥,遂以贯为氏,名云石,自号酸斋。贯云石的诗、词、文均有传世之作,而散曲成就最高。遗憾的是他英年早逝,三十九岁便与世长辞;宛如一颗流星,带着自己奇异的光辉,划过元代中叶文坛上空,迅即殒落。然而它的光芒却辉跃着当代和后代的文坛。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并非一向所说的乐府民歌,曹植应为其主要作者,《艺文类聚》和《玉台新咏》的两个不同版本,正应该是曹植分别写作于建安时期以刘勋休妻为原型的抒情诗和黄初后期以甄后之死为原型的叙事诗.两个版本不同的序所载的时间说法不同,前者为“后汉”,后者为“汉末建安中”,留下了不同时间写作的时代痕迹.两作从序到诗作正文,无不吻合于两个不同的题材背景.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北宋嘉祐本问题 冯延巳《阳春集》在宋初即已散佚,迨嘉祜戊戌陈世修始为搜集成书。宋张侃《张氏拙轩集》卷五云:“《香奁集》,唐韩倔用些名所编诗;南唐冯延巳亦用此名所制词,又名《阳春》。”是冯延巳词原名《香奁集》,又名《阳春集》。陈世修所编名《阳春集》,殆即仍其旧称。或渭“集名《阳春》,亦必非冯延巳自题,冯氏必不自诩其所作为《阳春白雪》之音也。”按“阳春”,喻清明盛世也,李白《梁甫吟》诗有“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句,非自诩为《阳春白雪》之音也。陈世修《阳春集》序云:“公以金陵盛时,内外无事,朋僚亲旧,或当燕集,多运藻思为乐府新词,俾歌者倚丝竹而歌之,所以娱宾而遣兴也。”此即所以名“阳春”也。  相似文献   

20.
隋前乐府习称古乐府,隋唐以来古乐府地位日高,甚至成为与《诗经》相提并论的经典。从经学化、学理化、高格化、楷式化四个方面可以清晰揭示古乐府的经典化过程:隋代王通《续诗》开启了古乐府经学化历程;唐代李白古乐府学从学理化、经学化、楷式化三个方面推进了古乐府经典化;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和郑樵《通志二十略·乐略》使古乐府经典地位获得了学理支撑;元代左克明《古乐府》为文人创作古乐府提供了简明读本,对古乐府的楷式化有所助益,杨维桢大量拟作古乐府彰显了古乐府的楷式地位;明代复古思潮兴盛,对古乐府经学化、学理化、高格化、楷式化四个方面均有推进,在揭示古乐府艺术成就、推尊古乐府体式方面均达到顶峰;清代朱嘉征《乐府广序》将古乐府经学化推向极致,朱乾《乐府正义》在义理阐发的同时兼顾史实考证,对朱嘉征的极端经学化又有所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