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了零售商具有两种灵活决策目标的供应链模型:期望利润最大化和期望投资回报率最大化。分别研究了批发价策略和双部定价策略两类契约下的博弈动态,推导出各自的均衡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仿真实例,考察了契约柔性对供应链协调性的影响以及契约柔性价值随决策目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契约柔性化是协调策略设计的重要思路之一,但其价值因决策目标差异而不同,期望投资回报率条件下协调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协调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供应链的协调机制进行系统的论述,以往很少有文献涉及。首先对供应链失调的原因、阻碍供应链协调的因素以及失调对运营造成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介绍了各种供应链的协调机制;最后,对协调供应链的策略方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不同节点企业存在资金约束角度,对现有研究的模型方法、研究问题以及目标进行总结和述评;重点对供应链外部和内部融资方式下的供应链融资决策的定量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从契约合同以及商业信用融资两个方面对供应链协调策略的研究进行论述分析。通过文献综合分析,探讨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局限性,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吕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34-38,43
任务协作分配和决策机制对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合同网进行协作的Multi-Agent System (MAS)方法建立了混合式供应链体系结构。引入关系网的概念,对合同网中的协商策略进行改进和扩充,构建了改进合同网的招标投标模型,通过对招标信息进行分析,建立了评估决策机制。通过计算实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合同网能大大减少通信量和协商时间,节约系统资源,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提高系统效率,此外采用MAS方法可以使供应链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和可重构性。 相似文献
5.
煤炭供应链的系统结构与协调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74-79
煤炭供应链具有节点多、路线长、受资源赋存的影响大、国有企业占有较大比例、运行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大、受政府政策影响明显等特点,这使得其系统结构、界面关系和协调机制较一般制造业更为复杂.以前面的研究为基础,给出了煤炭供应链的内涵,分析了煤炭供应链的特征;应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煤炭供应链的系统结构及其垂直界面关系、水平界面关系和跨层次界面关系;探讨了煤炭供应链运行的正常状态、故障状态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分析了如何通过微观协调机制和宏观协调机制,实现煤炭供应链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进而实现其微观获利功能和宏观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6.
7.
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发展和市场不确定性需求的加剧,针对考虑服务水平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问题展开研究,运用数学建模、最优化理论、数值仿真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集中决策模型和分散决策下斯坦博格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并采用反向归纳法求解,建立供应商进行部分服务成本分摊决策模型.求解出满足双渠道随机需求的最大库存量、最优服务水平和服务成本分摊时最优分摊系数.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供应商进行服务成本分摊决策时可以使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总体利润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解决考虑保鲜努力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生鲜双渠道供应链决策和协调问题,对供应链成员的最优保鲜努力水平、企业社会责任投入水平以及成员间的利润分配具有指导意义。【设计/方法】研究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开通线上线下双渠道的零售商构成的二级生鲜供应链在不同决策模型中的保鲜努力和企业社会责任(CSR)投入决策,以及设计了“两部定价”契约实现对供应链的协调,并通过数值算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论/发现】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保鲜努力水平的敏感程度与供应链中各决策变量、市场需求及企业利润(效用)正相关;随着零售商承担CSR强度的增强,产品的线上售价显著降低,但产品的线下售价、供应商的保鲜努力水平和供应链的综合效益会显著提高;“两部定价”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和各成员利润(或效用)的Pareto改进。 相似文献
9.
政府在闭环供应链的形成和运作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为了研究政府的回收条例对双渠道营销闭环供应链的影响,构建了条例出台前、后闭环供应链的决策模型,并以集中决策下的均衡结果作为基准,设计了一个改进的二部定价契约协调条例约束下的双渠道营销闭环供应链。通过模型之间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政府出台的回收条例能够有效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量;为了鼓励制造商回收,政府需设定合理的奖惩力度;随着奖惩力度的增大,制造商从协调策略中获得的收益也会增大。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结论。 相似文献
10.
汤春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1-75
考虑包含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三级供应链,当突发事件导致随机需求发生扰动时,研究该三级供应链的最优决策及收益共享协调合约。首先,在需求未发生扰动条件下提出该三级供应链系统的收益共享协调合约模型,研究发现,收益共享合约不能协调随机市场需求发生扰动时供应链系统。为此,提出了三级供应链一体化决策时应对需求扰动的最优决策模型;并在分散化决策时提出了改进的收益共享合约模型实现供应链协调。数值实验检验了决策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中的协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供应链协作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供应链协作问题研究的现状 ,重点从博弈论的观点讨论了供应链成员间的协作 ,并从协作策略、协作的技术方法等方面总结归纳并探讨了研究的方法和模型。 相似文献
12.
造船供应链是典型的、需要协同的系统。合作进度是供应链协同的核心内容。造船供应链合作进度协同对减少造船库存,降低造船成本,缩短造船周期,提高造船效率,增强造船竞争力都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为保证造船供应链合作进度协同这一复杂系统的有效实施,需要引入合作文化、信息共享、业务流程重组、生产计划创新、准时采购制和合作协同机制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刘秀玲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117-120
文章通过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产品原料供应链的协调现状与特殊的协调障碍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协调主体多元化、优化激励措施、构筑合作伙伴关系等协调策略,以期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产品原料供应链的协调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供应能力不确定下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问题,考虑了由单个物流服务提供商与单个物流服务集成商构成两级供应链,分别研究了固定需求与随机需求下具有供应能力随机性的集中协调与分散协调的决策模型,提出了一种补偿契约机制可实现物流服务供应链系统协调,且固定需求与随机需求下补偿契约的参数相同。契约参数值与需求大小无关,与价格、成本和供应能力不确性有关,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补偿契约协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推动型供应链的库存是由供应商和制造商构成的。对独立和集中决策下的最优供货量以及各参与人日平均成本进行分析,在供应链引入线性形式的运输成本以及订货成本,导出定量判断各种情况下供货量变化的条件。在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的条件下,给出了基于转移支付的协调契约。 相似文献
16.
论提高供应链协调性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京敏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2):84-88
供应链的协调是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但在供应链的运营中存在着许多影响供应链协调的因素,这些因素涉及价格策略、经营策略、业绩评价体系及激励措施等诸多方面。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以及供应链失调的直接后果——“牛鞭效应”进行较详细的剖析,以探讨提高供应链协调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考虑损失规避与公平关切的供应链协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研究了在零售商具有损失规避以及公平关切偏好下,基于回购契约、收益共享契约和联合契约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三种契约模型。理论分析表明,这三种契约均能实现供应链协调。其中,联合契约更能使供应商和零售商两者的效用达到平衡,使系统更有效地协调。数值算例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信息技术的供应链结构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3):36-40,53
分析了信息技术对供应链信息结构和决策权分配的影响。以供应链总体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一个由制造商-分销商的供应链层次结构,对权力集中设计方案、权力分散设计方案、信息共享的权力分散方案,以及无信息结构方案四种情形下供应链期望利润进行了比较分析。我们认为,供应链设计方案的优劣将取决于供应链的信息结构,即分销商和制造商的专有信息的可信度,以及标准数据是否可得。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采购管理应引入协调管理理念与方法,以促进采购系统整体优化。本文以企业采购系统为研究切入点,对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系统协调进行定义,结合采购系统内不同功能单元的相互关系提出功能单元协调流程,并进一步讨论采购商主控中心Agent协调流程。该研究为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采购管理提供了一种整体协调思路与方法,为企业采购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并为深入研究采购协调管理及机制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供需双重不确定的决策环境下,对基于收益共享合约的供应链决策优化与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构建了包含供应不确定特征的基于收益共享合约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在模型优化基础上,首先,分别给出销售商的最优产品采购策略、供应商的最优半成品的采购策略和产成品的生产策略;其次,将供应链分散化决策与集中化决策时的最优策略进行比较,得出了存在供需不确定决策环境下的供应链协调条件;最后揭示了在供应链协调时供应不确定与收益共享合约参数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