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结合地域文化特点,发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自1986年起坚持开办“三国与诸葛亮”栏目(后改为“三国文化”)。该栏目历时二十多年,在国内历史文化学界已有相当影响,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内高校最早设置“三国文化”研究栏目的学报。  相似文献   

2.
《三国志》、《三国演义》与诸葛亮文化现象于平一段风雷激荡的三国纷争历史,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诸葛亮。诸葛亮的人品才智、丰功伟业为后世所景仰,因之演成代代相传且不断拓展的诸葛亮文化现象。诸葛亮文化现象值得研究的内容很广泛,论者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7,(7):22-25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虽然与诸葛亮有世仇,但他在《三国志·蜀书·邓芝传》中还是能客观地评价:“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手指着刘备和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其实当时的英雄远非曹刘二人。曹操论天下英雄时,诸葛亮还未出山;另外,曹操所论对象着重于与自己地位相当的各方军阀,  相似文献   

4.
三国文化是三国历史、三国历史文本、历代三国传说演义文本相结合的产物,有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三国文化大致可分为英雄、智慧、伦理三种类型,相辅相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显著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文化在现代的转换则主要表现在伦理文化式微淡化、英雄文化嬗变成审美娱乐文化,智慧文化转变成商战企业文化.这些转换的根本原因与现代社会转型期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与整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正>少时酷爱看《三国》,尤其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本事佩服得简直五体投地,对他老人家的景仰尤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然而数遍看过来,发现了个疑问:诸葛亮这么聪明,为嘛蜀汉不但没有兴复汉室,反而最先亡国了呢?直到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都是这位诸葛先生惹的祸。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诸位看官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6.
宋词三国英雄意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词所选用的三国英雄意象与当时的政治格局有密切关系。有受人重用的周瑜、诸葛亮,有用武之地的曹操、刘备、孙权,有湖海豪气的陈登。通过对这些三国英雄意象动态分析,完整了解宋人消沉、愤起、无奈、矛盾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诸葛亮是三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五次伐魏但均以失败告终,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选人用人。本文试从诸葛亮权臣之路来分析诸葛亮的选人、用人之道,进而探讨其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目前人们所知的三国小说共约六种,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考察,发现了其时的小说四种,即曹丕的《海内士品》、嵇康的《圣贤高士传》、皇甫谧的《逸士传》和康泰的《吴时外国传》。对三国小说的总体概况进行分析,三国小说的创作相当繁荣,其成就和地位并不逊色于当时的诗文。  相似文献   

9.
郦道元的《水经注》弥补了《三国志》没有地理志的缺憾,大体承袭了《水经》的写作思想,全书涉及到的三国史事,详于曹魏,略于蜀吴。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和地域文化发展的引擎,《水经注》为我们展示了三国时期城市文化地理发展的靓丽景观。  相似文献   

10.
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的老婆叫黄月英,又名黄婉贞.《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对黄月英为数不多的描述都集中在一个字:丑。要知道.当时的诸葛亮.在还未出山之前就已经家喻户晓.年轻.长得又帅,博学多才,按理说.身边应该是美女如云、莺燕成群.怎么会娶一个丑女为妻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人.他就是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正是他用高明的营销手段,成功地将自己的丑女儿“推销”给了诸葛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秘书职能的性质和特点,分析了三国时期沿汉制而成但又受门阀操纵、异常混乱的"秘书"或"秘书性"官职的职能作用,指出中国传统帝制的"秘书"官职在封建朝政的管理体制中是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角色.三国时期著名的秘书人才以及秘书出身或作过秘书的不仅有刘放与孙资、王粲与陈琳、弥衡与杨修,还有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和陆逊,足见三国时期秘书官制在辅佐朝政、影响历史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曹操既是一位在我国三国时期颇有建树的历史人物,又是一位经《三国演义》的塑造而知名度甚高的文学人物。新近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三国》,则更是将这一历史、文学人物进行了重新铸塑。在《三国》这部电视剧中,编导者将这一人物形象"历史化"、将人物性格"细节化"、将与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演绎化",并通过这三种手段成功塑造出了一个带有新质的曹操荧屏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三国时期《诗经》学者著述叙录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全面地分类叙录三国时期有关《诗经》的学者和著述,进而指出:《诗经》在三国时期一直受到重视;鲁、齐、韩三家《诗》继续衰退,《毛诗》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当时《诗经》的传播,主要依靠学校、家学和师法三种途径;前期,荆州是中心,后期则转移到曹魏统治的北方;王肃的《诗经》学在当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并没有完全取代郑学;三国的《诗经》学有义理方面的探求,但重点仍在用解经的方法作训诂,还没有把《诗经》作为文学作品来解读。  相似文献   

14.
杜甫入蜀后创作了一系列吟咏三国历史人物的诗作,影响深远.本文分析了杜甫三国诗的艺术成就及现实意义;对杜甫居住成都与夔州时期的三国诗作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刘备与诸葛亮君臣相济的良好模式,以及蜀地丰富的三国历史遗迹,类似三国时代的唐代动乱的社会现实,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基础.文章还对杜甫三国诗作对后世的思想、艺术创作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刘建明 《中华魂》2020,(3):33-34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是诸葛亮一生修身治学的体会。至今读来,仍让人备受启迪。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修身治学需要平心静气,干事创业也同样需要平心静气。  相似文献   

16.
三国文化资源与湖北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资源禀赋类型和功能区分而言,湖北三国文化大体上具有名人文化资源、军事文化资源、遗址文化资源、学术文化资源、文物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六大构成维度。三国文化资源最为雄厚的湖北,在如何挖掘、整合、提升和开发湖北三国文化资源这一问题上,除了坚持实施整合保护战略、市场开发战略、文化创新战略、品牌特色战略和人才聚集战略等五个重要战略之外,尤其需要推进三国文化资源与湖北优势文化产业的对接。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旅游的相互辉映,将为开拓文化产业市场和提升旅游产业附加值提供良好的契机,因此三国文化旅游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经济和体验价值。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三国文化旅游研究可划分为个案研究、初步探索和热点研究三个阶段。总体而言,三国文化旅游研究还不平衡,也不成系统,应注重整体研究和开发,实行跨区域合作,以形成三国文化大旅游圈,增强其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佚名 《今日南国》2010,(14):25-27
长达95集的新版《三国》首播虽已结束,但围绕《三国》的褒贬争论,至今没有平息。 一项有关《三国》的调查,参与人数达10369人。调查中,76.2%的人看过新《三国》,其中48.0%的人看过一部分,28.2%的人几乎都看过,  相似文献   

19.
四川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四川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鲜明特色和突出的比较优势.蜀汉英雄是三国文化旅游的亮点,四川最大特色和优势是诸葛亮.四川三国文化旅游开发,要以蜀汉英雄为主线、诸葛亮为重点,树立"四川三国游--剑门蜀道三百里,魅力诸葛两千年"的形象,大手笔、高起点建设三国旅游精品,把我省建成世界级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剑门蜀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三国志平话》的宗教文化思想主要表现在宗教历史观念与宗教人物形象两大方面。其宗教伦理化的历史发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广大民众惩恶扬善的宗教理想和世俗愿望。而道教神仙化的军师诸葛亮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广大民众喜爱与崇拜诸葛亮、崇尚智慧与胜利的普遍情感和共同心理。二者体现了宋元民众的文化追求与审美情趣,反映了宋元民众对三国历史的接受与流传,对《三国志通俗演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