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二世而亡,与文、炀二帝的军事改革关系密切。“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但由于炀帝的为所欲为使其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弊端却暴露无遗。废地方总管府制、降府兵将帅名位、分十二府和兵部之权、内重外轻的兵力部署等举措虽能使军权高度集中,但在实施中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冲突,亦为政权的巩固留下了隐患,最终导致隋政权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2.
隋朝的学校设置分为文帝和炀帝时期,官学教师的设置有调整和变化;教师有不同的品级,不同的选任方式,以及由于不同的品级产生的不同待遇;教师除了教书育人外,还有有纯净社会风气、为国家培养人才和参与国家礼制建设的职责;隋朝教师状况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历代文献在论述夏朝的灭亡时,多把原因归于夏“桀”的“失德”“无道”,事实上,夏朝的灭亡是一个历史性和必然性的过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夏朝内部生产力的逐渐退化,长期不稳定的外部环境以及夏朝统治阶级的固有观念等,导致了夏王朝的覆灭。  相似文献   

4.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最后的一个皇帝罗慕洛,为不可一世的西罗马帝国举行了殉葬礼。这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为什么会灭亡呢?毛主席告诉我们:“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探索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我想,按照毛主席的这个思想作指导最恰当。奴隶制经过发生和发展,到罗马帝国时期已经达到了它的最  相似文献   

5.
隋朝建立后是将河北作为新王朝的一个地区来看待的。在中央一统观念的支配下,对河北的治理成为隋朝中央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其北部因靠近游牧势力而成为御边重地,南部作为中原核心腹地而受到重视。隋朝在派官治理该地的同时,利用地方大族势力进行协助,这成为控制该地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隋文帝杨坚的法律思想和实践对隋唐法制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尽管杨坚的法律思想在晚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总体上杨坚的法律思想与实践中表现出了儒法兼收、及时变法以及慎刑恤狱等几个特征。杨坚法律思想的特点是时代特征和中国法律发展规律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过去人们对法家思想在秦历史上的作用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期促进了秦的统一,但后期对秦的灭亡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把秦的灭亡归结于法家思想。秦的灭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归结于秦用法家思想统治而导致秦快速灭亡是缺乏根据的。统一后的秦王朝使用法家思想进行统治对于维护当时的统一局面是有积极意义的。历史上使用法家思想进行统治的朝代并不只有秦代,汉以后的政权仍然执行的“外儒内法”的思想,但并没有导致汉王朝很快灭亡。因此应对法家思想进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隋朝监察官谏诤的主要事项有:减轻赋役;以才授官,反对地方官多任武将;限制贵宠擅权;殿廷去杖;禁奢侈,倡节俭;禁词华,提倡朴实文风等。言谏官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最高统治者能否虚心纳谏,遵守法度,决定了政治状况的好坏和政权的长久与否。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治隋唐史者突破了昔日“阶级斗争论”的狭小圈子,从多方面,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隋朝速亡的原因,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给人以不少启示.但几乎所有论者都忽视该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即道德沦丧、世风日下在隋朝衰亡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现愿就此问题谈点看法,并以此作为引玉之砖,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上崇信佛教的帝王中,隋文帝也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其迷信佛教的程度与梁武帝相比有所不及。隋文帝对佛教的复兴确实做了很大的贡献,在国家的政策上给予其法律的保证,并大兴土木,建寺修塔,设置专门的僧官负责宣扬佛教的思想,国家出资维持官寺的运营。在隋文帝执政的24年间,佛教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大正藏》卷五十二《辩正论》卷三载,其间度僧23万人,立寺3792所,写经46藏、132086卷,修故经3853部,造像106580区。隋文帝结束了中国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的历史功绩是伟大的,其宗教政策对后代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王权与佛教,甚至说王权与宗教的结合是统治王朝与宗教相互利用的结果。一方面,新政权在成立之初,借用宗教的神秘等来宣传新政的合法性与神圣性;另一方面,宗教要想得到足够的财力与政策上的支持必须与政权结合。  相似文献   

11.
商品货币关系灭亡的物质基础,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旧式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旧式劳动。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价值创造方式。四、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剩余价值的创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明亡之后,不肯出仕满清的明遗老们,怀着对故国的眷恋之情,痛定思痛,深刻反思了明亡的根本原因--政治腐败.深受官场之苦,对腐败有着切肤之痛的他们指出明朝政治腐败之种种为君者昏庸奢糜,不理朝政,将权柄交予宦官,造成宦官专权的黑暗局面;为臣者植党而营私,贪污受贿,中饱私囊,玩忽职守;矿监税使搜刮掠夺,荼毒生灵.疯狂的掠夺使得民愈贫,国愈弱,畸形发展的政治体制向恶性运转转化,并日渐形成积重难返之势,终将明王朝拉入了覆亡的深渊.  相似文献   

13.
隋朝是中日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两国建立了对等的外交关系;日本政府多次派遣使团访问中国,隋朝政府亦向日本政府派出历史上第一个正式访问使团;隋炀帝杨广和日本的圣德太子为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隋朝期间中日两国交往的繁荣,为唐代中日交往高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犯罪在我国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很多,其中家庭影响是第一位的,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将会影响孩子的终生。使用科学的家教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取得较好的家教结果,使青少年能全面、健康地成长,为防止青少年犯罪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吐蕃王朝的分裂与灭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吐蕃赞普朗达玛(乌依冬丹vuvi dum brtan)薨后仍有两脉后裔自居正统行使吐蕃政权为引,导引出以汉藏文献史料典籍、外文专著考据论述,交叉辩证了佐藤长、山口瑞凤、伯戴克及理查逊等藏学者研究的优劣。笔者认为,在欠缺可信第一手史料之情况下,仅能仰赖后期的教法史料、片断残缺的敦煌文献,以及因外交中断致记载紊乱的汉文史料等,造成后世对吐蕃的衰亡过程有诸多误解。因此,需以汉文史料记载为基准,如唐蕃边境往来文书记录等,并参酌如藏文教法史、敦煌文献、碑铭、简牍等藏文文献,再核对时代背景予以佐证,如是方能得以相互印证、补阙且纠缪。  相似文献   

16.
南北朝时期,形成了江左、山东和关陇三大政治文化圈。隋朝统一全国后,展开了一系列文化整合重建活动。着重探讨了当时文化整合的两种主要模式:官方的意识形态文化工程建设和民间的学术文化交流,并由此推及在此历史情境中的文学交流状况。  相似文献   

17.
纵观罗马历史,军权方面存在从元老院集体手中日益集中到一派、一批人,进而集中到一个人手中的嬗变过程.这种嬗变使皇帝一手执掌军政大权的体制得以确立,加之帝国没有严格的继承制度,因而军权时常失控,进而导致帝国政局混乱、内战频仍,赋税沉重、经济衰弱,军队堕落腐化、国防松弛,最终使帝国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8.
藩镇做为整体,在唐末农民战争之前,是唐朝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它的存在,保障了中央王朝的生存,维持了庞大国家机器的运转。但是,自唐末农民战争开始,藩镇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或在农民战争中保存实力,或借农民战  相似文献   

19.
两千一百多年前,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地上,出现了一个生气勃勃的初步统一的封建国家,这就是秦始皇领导建立的秦王朝。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然而,这样一个颇有新兴阶级革命朝气的王朝,在统一中国之后不久就灭亡了。这样一个历史现象是怎样发生的? 历代的孔孟之徒,在这个问题上制造了大量的谎言。他们把秦王朝灭亡的原因,统统归罪于秦始皇,归罪于秦始皇的法家路线。这全然是对历史的歪曲!  相似文献   

20.
悠久的家庭史表明,家庭对于人类意义非凡。然而,在社会的未来发展中,家庭能否一如既往地保持自己独特的存在和作用呢?或者说家庭的前景是发展?还是消灭?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素;它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社会从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的发展,从较低的形式进到较高的形式”。人类家庭史在经历了血缘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