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内在实在论的真理观出发,普特南批判了相对主义,构建了自己的真理理论。借助合理的可接受性概念,普特南对真理概念作了分析,从而在真理概念与科学合理性概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确立科学的真理观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他的内在实在论面临许多困难,他试图避免相对主义的努力并不成功,他的真理观只是在表面上而不是从根本上远离了相对主义。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对真理的符合理论和科学合理性概念作出更宽泛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论克里普克和普特南的指称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欢欢 《理论界》2008,(4):92-95
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克里普克和普特南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发展出相似的指称理论,即因果指称理论。克里普克对模态逻辑和可能世界理论的探讨有助于理解普特南的论证,普特南的论证也澄清了克里普克指称的固定性和后验必然真理的观点。但是经常被忽略的是,他们的理论在许多方面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普特南对因果指称理论的批评和反思,揭示出该理论背后因果实在论的形而上学本性。  相似文献   

3.
美国哲学家普特南是当代新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其观点从初期的形而上学实在论转为中期的内在实在论到最后的自然实在论,但贯穿普特南思想的全过程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实践"。本文叙述了普特南实践观念的由来以及对其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4.
普特南提出了既不同于逻辑实证主义也不同于相对主义的合理性理论———非唯标准的合理性 ,他从内在实在论出发 ,认为合理性与真理相关 ,是人类兴盛观念的一部分。这种合理性理论具有明显的人本主义、实用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5.
形而上学的符合论和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代表了真理理论中的客观论和主观论,作为两种相对的真理观,两者都有无法克服的理论缺陷。后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普特南从内在实在论的立场出发,既反对形而上学符合论又反对相对主义的真理观,提出真理就是合理的可接受性的中间路线。一方面保留了真的绝对含义,另一方面,要在特定的语言框架和意义系统内无限地接近真理。然而,这也使他的真理观受到广泛质疑。后期普特南转向自然实在论立场,试图为真理观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普特南通过意向性问题深入实在论研究,分析了形而上学实在论的缺失,指出意向性的非还原性和开放型的构造,并且把意向性延伸到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在这个基础上,普特南试图通过消解实在与心灵之间的分界面来避免实在论的二律背反,进而从内在实在论走向直接实在论。  相似文献   

7.
科学实在论试图通过溯因推理方法保留认识论的乐观主义,将科学在现实社会中取得的成功作为理论具有真理性的最佳理由,这就是的著名的非奇迹论证。劳丹、普特南等人则针对这种最佳解释推理模式,提出了悲观归纳论题,他们借助历史主义的案例分析方法,揭示了实在论非奇迹辩护推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科学理论的成功(包括预测和解释的成功)与其真理性并无因果必然联系,其论证不符合科学史事实。悲观归纳问题提出以后,局部实在论逐渐发展成为科学实在论新的主要辩护策略,它初步解答了劳丹等人的质疑。但从总体来看,科学实在论还是面临着一系列理论难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回应悲观归纳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陈亚军 《东岳论丛》2019,40(1):13-20
在普特南诸多哲学论题中,"实在论"占据着核心位置。后期普特南意识到,要真正捍卫实在论立场,就必须重新考察知觉并做出新的诠释。以艾耶尔为代表的逻辑经验主义者将知觉与感觉材料相等同,隔开了心灵与世界的直接联系。普特南的分析表明,这种知觉观的理由并不充分,其思维方式有两点错误:一是基础主义,一是"句法描述"。普特南的结论是:知觉不是隔开我们和环境的分界面,不是只发生在我们大脑中的事件,而是我们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诸多能力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万巍 《理论界》2012,(4):98-99
普特南在反对真理客观唯一性的同时指出,真理是一种合理的可接受性标准。普特南的这一观点,隐含了对哲学多元论的认同和支持,为对话理性打下了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实用主义鸟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对新实用主义的整体考察 ,指出实用主义的复活已经是西方思想学术界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 ;新实用主义家族由三类成员构成 ,其著述将实用主义的内涵一步一步地扩大 ,由突破分析哲学走向与欧陆哲学的对话乃至实际介入社会政治问题的讨论 ;新实用主义内部有激进派和温和派的分歧 ,主要表现为罗蒂和普特南的争论 ,话题围绕实在论和相对主义问题展开 ,普特南试图通过改造传统哲学来挽救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 ,而罗蒂则要抛弃传统哲学 ,哈贝马斯介入了这场争论并站在普特南一边反对罗蒂。  相似文献   

11.
茅盾文论从自然主义一直发展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阶段,在各阶段的主流文论中都吸纳了不同养料已融入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体系。茅盾通过对法国自然主义理论的吸收转化,完善和提高了自己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尽管茅盾也受到俄国现实主义理想型、功利性的影响,但相比之下他还是更为看重文艺的客观性,着重于文艺的自身规律。茅盾文论是以法国自然主义为基石,同时也有俄国现实主义的渗透。  相似文献   

12.
江怡 《文史哲》2004,2(3):125-133
实在观念是西方哲学中的重要思想之一,更是当代英美哲学家讨论的一个核心内容。20世纪英美实在论哲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强调实在是不依赖于人类认识活动的客观对象,无论是物理的对象还是概念的对象,无论是科学的对象还是常识的对象;对"实在"概念的理解更为宽泛,更看重把实在论理解为一种基本的哲学立场或思想背景,而不是一种统一的哲学主张或理论观点;涉及对语言的使用和理解问题;带有明显的语言分析哲学特征。实在论不是一个简单的哲学立场的标签,它表明了一种对待认识对象和外在世界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实在论具有了贯穿整个当代西方哲学的作用:科学的、理性的精神是整个西方哲学的主线,而科学和理性本身就是对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事实”与“价值”的二分虽业已成为现代西方道德哲学一个很重要的教条,甚至构成了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根本前提,但是这种彻底割裂、极端二分以致二者紧张对峙的做法却不断遭到质疑与反驳.比如普特南就立足于实用主义转向后的基本立场,从认识论、伦理学和科学哲学的角度对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予以了激烈的批判.在认识论层面,普特南通过批判古典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的事实观念从而瓦解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认知基础;在伦理学层面,其通过对“混杂的”伦理概念的阐扬从而显明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的缠结;在科学哲学层面,其通过消解科学和伦理学之间的紧张从而揭明科学并非价值无涉,价值判断对于科学实践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学科归属、方法论特征和时代性关联上面临被不同的视野加以分割的遭遇,从而也陷入了划界的困境。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之后,一种超越分割性的划界而走向融合的趋向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科学中显现出来的新特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也在走向大科学的新时代。其中主要的方面,包括在学科归属上超越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在方法乃至本体论特征上超越实在论与建构论的隔阂,在时代关联上超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区划。一部社会科学的历史,正在成为超越视界的局限、超越学科的藩篱、超越划界限制的历史;而实现了这些超越境界的社会科学,无疑可以在社会发展的伟业中产生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砂砂 《阴山学刊》2011,(3):116-118
郑观应是近代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和实践影响了当时以及后来的许多人。他所翻译的西书以及宣传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对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他所翻译和撰写的关于学校、女教、西学、考试等文章,形成其特有的教育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分析牛顿、爱因斯坦及汤川秀树等科学家在各自的自然科学实践过程中对真理问题的看法。他们的真理观与他们所从事的科学实践密切相关。他们所谈论的真理,不是一般的形而上学的议论,而是和他们的科学思想相互贯通的朴素的观念。他们的真理观具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应该区别对待,不能将他们的观点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中。在真理观这个问题上,需要探讨的问题还很多。所以,随着科学的发展,会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在新的问题不断提出和解决的过程中,真理观便得到了发展。要想全面地理解真理问题,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哲学和逻辑的领域,而忽视科学家对真理的深刻洞见。  相似文献   

17.
实事求是求什么,陈云运用语言分析的方法,主张实事求是是求实事,而实事的实就是全面性,片面的情况不是真正的实际,全面是正面和反面的总和。实事如何求,是诚实的态度和调查的方法。陈云有自己的调查方法,即通过敢讲真话的知心朋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求"具有社会性,"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是"求"的社会形式。陈云关于实事求是的各个环节都渗透了唯物论和辩证法。  相似文献   

18.
郑长天 《云梦学刊》2002,23(3):79-81
在彭燕郊诗歌创作的早期即“七月”派时期 ,诗人间接地从鲁迅和“七月”派同人那里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影响 ,由此初具现代意识 ,创作也潜移默化地出现了现代主义的萌芽 ,从而形成了诗人自己所说的“现代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和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于茀 《北方论丛》2004,(4):6-10
海德格尔对于西方思想传统来说,一个飞跃性的认识是,重新区分了知识与真理.西方形而上学自柏拉图以后就走上了一条弯路,一条遗忘存在真理的弯路,一条与科学争夺同一个"真理"的弯路.形而上学的对象不是"与事物符合的知识真理",而是存在之真理,它直接与人的精神世界相关.存在之真理不能用科学实验与理论推理的方式来获得,海德格尔发现了诗和哲学的"思",可以建立存在之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