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决策导刊》2011,(7):39-39
九龙坡区海龙村“两委”切实履行职责,努力探索村级组织社会管理路子,通过创新组织设置、推行群众工作新方法、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把一个合村时负债70多万元.人均收入不足1600元,村民上访不断,社会治安问题频发的穷村、乱村,发展成为了村集体年经济收入83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连续9年实现“零上访”,村民安居乐业、村容整洁规范的富裕、文明、和谐的强村、名村。  相似文献   

2.
电影《钢的琴》里,东北某厂下岗工人陈桂林面临离婚与失去孩子抚养权的双重打击。类似的现实,用沈阳市铁西区工人村街坊的话说是“多了去了”。  相似文献   

3.
据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85%的村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80%以上的村建立了公开栏,90%以上的村建立了保障民主监督的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组织。但同时。一些地方仍存在“难点村”,突出表现为村级组织不健全,村务不公开或假公开。村务管理不民主等。  相似文献   

4.
冀南的三月,春意融融。地处峰峰矿区西部的义井镇一社村喜讯频传:村党支部书记靳立忠被评为省委党校优秀学员,一社村被评为95年度省级小流域治理、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邯郸市优秀党支部、小康样板村。这些荣誉都在无声地讲述着省委党校93级大专函授班学员、省劳动模范一社村党支部书记靳立忠带领村民们艰苦创业的历程。一、拓展市场,摆脱贫困靳士忠于1988年8月走马上任,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兼一社苍龙实业开发总公司总经理。他面对的是30多万元的外债和两个严重亏损的煤窑,心里不平静的是全村七百多村民渴望脱贫致富的眼睛…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农村基层换届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村党支部、村"两委"干部与村民之间缺乏互信,村"两委"干部之间互不信任、不团结,村民民主自治"难落地"、村干部主动作为不够。因此,必须在农村基层换届工作中加强政治领导力建设,从领导力建设的角度解决党支部、村"两委"与村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对村财务的管理,破解由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导致的村"两委"干部闹矛盾进而导致内耗的难题;加强对村干部相关工作的考评,促使村干部主动作为,解决村民民主自治"难落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福建省仙游县村经济合作社的运作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一部分从村经济合作社是否遵循合作社原则、管理机构实际运行状况及在村民自治制度下的组织成本进行了分析 ,论证了村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没有必要戴合作社帽子的结论;第二部分通过对5个村经济合作社由村民委员会代行其领导机构职能这一管理模式实现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的案例分析 ,从实践层面验证了在村民自治制度下村民委员会代行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领导机构职能的可行性;第三部分根据农村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参股等经营 ,已从直接经营领域退出 ,村里主要负责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建议将村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界定为资产所有者和管理单位 (尤如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 ) ,而不是一个企业性的经济实体 ,由村民委员会直接管理  相似文献   

7.
曹正汉 《管理世界》2004,(6):59-64,81
1981年以来,广东省中山市崖口村一直实行公社制度。在市场环境中,崖口村民为什么愿意接受公社制度?这首先是因为,村民面临市场风险,而公社制度能够帮助村民应对市场风险。然而,应对市场风险的办法有多种,为什么崖口村采用了公社制度这种办法?其原因有两个:其一,村党支部书记陆汉满提出继续实行公社制度,并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政治风险;其二,由于陆汉满具有较高的廉洁程度和管理能力,使得村民们认为,公社制度提供的“就业保障”在效用上超过了实施公社制度的代价,故村民们同意实行公社制度。  相似文献   

8.
"4+2"工作法是在河南省范围内推广的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创新模式.本项目就影响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出发,对"‘4+2'工作法"这一典型的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模式在河南省东彰武村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在落实该工作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东彰武村在民主管理方面的完善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管理模式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的要求,这为探索建立农村民主治理新模式指明了方向。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深入剖析一些先进村由治变乱和落后村由乱变治的基础上,着眼于改革完善村级治理结构,调整理顺村级组织关系,我们提出了“党支部抓大放小,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到位,村民会议(村代会)由虚变实,决策监督作用落实到位,村委会依法管理,职责权力行使到位”的农村民主治理思路,初步构建起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代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村委会依法独立执行管理职权的民主治理新模式。 “党支部抓大放小,领导核心作  相似文献   

10.
桂玉强 《领导科学》2007,(22):44-45
农村实行村民自治以后,村委会干部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镇对村的影响力、控制力减弱了很多。在一些地方,当选村委会干部的有的是老人,他们习惯于老办法、老套路;有的是老好人,他们不办事也不得罪人,工作局限于推推动动;有的是能人,他们发展经济有思路,但个性太强,不容易管理;有的是家族带头人,他们往往由村里人口多的一族选出来,只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有的是恶人,他们往往由一些对村党支部有意见的村民选出来,专门跟村党支部对着干。现在,部分地方还出现这样一些现象:穷村的村委会干部没人干,因为人们觉得没什么收益;富村的村委会干部大家抢着干,出现了贿选、恶势力操纵选举等问题;有的当选者自己有企业,怕干工  相似文献   

11.
<正>一胡家营村村民聚集到双桥镇政府要人的时候,镇长姜素正带着一干人在田里灭火。姜素回到镇上的时候,胡小民已经被胡家营村村民"劫走"了。事端和禁烧有关,禁烧就是禁止焚烧秸秆。特别是麦收期间,  相似文献   

12.
"说理有地方去,麻烦事有人帮着解决,现_在老百姓搞生产、过日子舒心多了."江西省龙南县桃江乡水两坝村村民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对群众信访代理制的由衷称赞.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国家和省政府对新农村建设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各地方政府也都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我利用假期的时间,对山东荣成市俚岛镇大庄许家社区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该村为镇政府驻地,有村民240多户,560人。耕地460多亩,滩涂养殖700亩,属渔农结合村。一、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通过与村干部及村民交谈,了解到这个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理顺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解决基层党组织不适当地干预村民自治和村民自治组织动摇党的领导权威问题;深入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解决村民自治缺少经验和各地工作不平衡问题;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解决农民文化水平低、民主素养差问题;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解决村民自治的社会法治环境差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灿  李斌  阎勤明 《决策探索》2009,(10):80-80
“现在看病不用出村就能刷卡报销,真是太方便了。”在社旗县朱集镇王卯村卫生所,村民李文兴高兴地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社旗县不断完善制度,积极创新服务,呈现出参保率高、筹资标准高、受益率高、可报销比例高、基金使用率稳步提高、定点医疗机构多和医疗费用明显降低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无论是国家的投入、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建设的乡、镇、村自筹,资金的安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目前建设资金的管理和经手,大都是由农村村民委员会成员来完成的,村民委员会成员经手、管理这些资金的行为的廉洁性,则直接关系到这些资金的安全。近些年来,屡屡发生农村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成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经济犯罪,不仅损害了国家的集体的利益,也关系到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老百姓反映强烈,影响十分恶劣。因此,农村村民委员会成员经济犯罪与基层村组财务管理制度密切相关,认真研究和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村组财务管理制度是有效防范农村村民委员会成员经济犯罪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开展以直接选举、公正有序为基本要求的民主选举实践,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8.
“富人治村”是近十年来我国村民自治结构出现了一种新趋势,该政策在推动农村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亦是村民意愿的表达,然而,“富人治村”在实践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富人村官集权化与功利化;富人村官的有效性较低;富人村官经商与理政的冲突等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抬车     
张峰 《领导文萃》2009,(11):148-148
A乡的张乡长和B乡的李乡长同坐李乡长的桑塔纳去两乡交界的Q村处理一件事。车近Q村地界,过了前面的一条小河就是Q村了,说来也巧,李乡长的桑塔纳刚刚下了河坎,就突然熄了火。李乡长正要下车推车,前面过来一群Q村的村民。Q村属B乡,李乡长就喊:老乡们,我是你们的李乡长,请你们过来帮着推推车。村民们二话不说.就都围了过来。他们对李乡长说:“你们坐在车里不要动.干脆我们帮你们把车抬到河岸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湖南省新宁县清江桥乡桃花村从“美丽乡村”建设中脱颖而出,创新“村事民管、村事民做、村事民治”的基层治理新模式,走上了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实现了从“上访问题村”到“文明和谐村”的华丽转变。这个转变饱含了桃花村人的耕耘、也深含了桃花村人的思索。走进今日的桃花村,我们感悟到的是:“村民自治拨云雾,桃花模式见笑颜;人心向善共协调,是非权益齐公论”,村民协商自治模式给桃花村带来了从里到外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