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提出培养创新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是我们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美术课要根据受教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知识技能的教学和其它辅助性美术教育活动,感染和培养受教育者,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如何在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艺术创  相似文献   

2.
关爱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核心教学技能之一,是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该文从保持对幼儿欣赏的眼光、宽容的心态和坚持身体力行等方面,就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关爱能力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幼儿同的美术活动不应是作为任务强加给儿煮的。多年来,笔者在观摩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时发现,虽然也不乏好课,但大多都是先由教师确定活动内容、确定表现的形式和方法: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怎样剪、怎样粘贴……这些活动虽然也有幼儿的动手操作,但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幼儿掌握工具的用法和发展某种技能,以及能够画出一张完整的画。这样的活动大多是一种模仿活动。虽然老师示范后也要求幼儿要想像得与老师不一样.可以添画其它的景物和内容,但由于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兴趣.孩子的画面仍旧多是临摹范画而千人一面,缺乏个性。那么。应如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因势利导。培养个性呢?  相似文献   

4.
生命在于创造。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美术课并非只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这样简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并提出一些关于解决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5.
蒋元平 《科学咨询》2008,(18):92-92
美术课在中学是一门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美术教学中的美术欣赏,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获得审美经验、传承美术文化、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又有助于丰富美术课的内涵,加强美术课堂的直观性、启发性,艺术性,使学生对于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通过欣赏相关美术作品,对学生动手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合理一应用美术欣赏,带动学生愉快而有兴趣的学习美术.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提出培养创新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是我们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美术课要根据受教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知识技能的教学和其它辅助性美术教育活动,感染和培养受教育者,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命在于创造。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美术课并非只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这样简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并提出一些关于解决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许多人抱怨语文课堂教学:面面俱到,千篇一律。实际上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过程是一项生动活泼、激发心灵火花、培养学生灵智的工程。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和教师一样喜欢语文,喜欢语文课。于是我学会了“动情”。然而“情”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要求教师深研教材,感受文之情感,在体会、感受、欣赏、领悟、想象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为文之情而动容,为文之理而拍案。只有教师首先陶醉在文章之中,才可能情从心发,进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我以为,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及情感的体验传导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感召力!而老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导体,就是火种。  相似文献   

9.
黄敏 《科学咨询》2009,(12):94-94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它的美育功能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它能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陶冶他们的美术情操,带领他们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课?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结构该如何优化呢?根据小学课堂教学时间框架规律,我们把一节美术课分为五个阶段来实施教学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美术课在中学是一门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美术教学中的美术欣赏,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获得审美经验、传承美术文化、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又有助于丰富美术课的内涵,加强美术课堂  相似文献   

11.
一说起美术评价,人们一直比较注重对学生美术作品(结果)的评价研究,而往往忽略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美术学习心理感受及表现的评价,教师是应只关心画(作品)的质量,还是应同样地关心儿童创造一件美术作品的心理变化(过程)呢?  相似文献   

12.
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四大领域,是我国首次在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形体艺术、语言艺术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与感受、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等活动过程中,同时融入艺术批评、艺术史、美学等内容,达到培养艺术能力和促进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新的美术课标准所体现出的性质与价值之一。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中的缺陷,从学生、教师、课程安排等多方面闸述了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些方法、体会。  相似文献   

15.
音乐欣赏教学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绪,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和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在整个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许多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作品,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充分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能力,而音乐欣赏是一门高深抽象的艺术,如何使原本抽象的音乐具体、形象,由难而易,使幼儿更能接受,从而使音乐更为幼儿所喜欢,需要教师设计、创造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的教学方法有:故事导入法、视听结合法、主题提示法、对比欣赏法、现场演奏法、音乐与美术、文学诗歌、舞蹈律动的结合法。  相似文献   

17.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能力,而音乐欣赏是一门高深抽象的艺术,如何使原本抽象的音乐具体、形象,由难而易,使幼儿更能接受,从而使音乐更为幼儿所喜欢,需要教师设计、创造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的教学方法有:故事导入法、视听结合法、主题提示法、对比欣赏法、现场演奏法、音乐与美术、文学诗歌、舞蹈律动的结合法。  相似文献   

18.
美术这门学科有别于其他的学科,单纯的“说教”或“传艺”都不能完成审美教育的任务,也不能充分体现美术教学的特点。在学生中有这样的倾向,认为美术课可有可无,结果导致多数学生画不会画,美不会美。而怎样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幼儿艺术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属于普通艺术范畴,但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幼儿来说,它体现了情感教育、创造教育和操作教育。为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更积极、适宜地促进儿童发展,教师必须要研究,在教育现场、教育过程中研究教育和儿童实际发生的问题,研究教育的内容、策略与效果的关系,并积极地进行反馈与调整。教育者需要遵循幼儿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幼儿艺术领域中的音乐、美术等来感染幼儿,并培养其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在幼儿师范美术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人教版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专门用第三册来学习中国画。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经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精神面貌与艺术风采,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熏陶下成就的意象思维方式与写意的造型观。这种思维方式与造型观,是中国画及其技法形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源泉。纵观数千年的中国绘画史,从战国帛画到敦煌壁画;从唐代的鞍马人物到宋元的山水花鸟;从徐渭、石涛到现代的齐白石与张大千,众多作品不单纯显露了笔墨技法的熟练与高超,更重要的是无一不闪烁着意象思维的智慧之光和对写意艺术性的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