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源流浅探李兴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①“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产生了无数优秀的文艺作品,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电影《创业》、话剧《铁人轶事》是典型代表。大庆人要身在大庆,了解大庆、热爱大庆、珍惜大庆,才能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也就是说,中央提出的文化自信是植根于源远流长、延绵不绝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是立有根基、论有所本的。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除中国外,古印度、  相似文献   

4.
洪向华  赵培尧 《东岳论丛》2023,(1):5-12+191
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必须以文化的繁荣和兴盛为支撑。新时代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在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正当其时。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是统筹高质量发展与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深入理解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从基础理论出发厘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要素内涵,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成逻辑,明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成方向与路径指向,以清晰的理论导向和明确的战略定位确保文化建设新实践的顺利实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夯实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晓政 《四川社科界》2009,(4):12-15,20
“青年代表未来,青年创造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现在的青年群体.是未来的骨干力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和文化素养是决定能否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灵魂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定不移地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着活力和朝气,充满着激情和梦想,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和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需要进一步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营养,在赓续精神传承中激发动力,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最有生机、最有活力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7.
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在加强西藏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强基惠民驻村工作日益向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在新形势下,依托强基惠民活动深入推进在西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可行而且意义重大。驻村工作队要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积极主动地依托强基惠民活动在西藏农牧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定位与实施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区别于过去人类文明发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思想;生态系统的自然、和谐、可持续运行是"美丽中国"全新视镜的真实展现;生态建设将战略思想转化为全新视镜;林业在转化中起到重大作用。由于森林、湿地、荒漠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三大系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下,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动机、转化器和调节器。林业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林业衰则生态衰,生态衰则文明衰。基于林业的基础性、公益性、民生性、包容性特征,以及林业对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综合复杂性,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多路径推进,林业必须勇于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高效地发挥发动机、转化器和调节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化强省建设目标和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确立文化强省建设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这是从“三个代表”思想中拓展出的先进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一崭新的文化观进一步揭示了当代先进文化的本质、内…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更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众多红色文化资源形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实践的具体体现,其兼具历史印证功能、教育引导功能、凝聚激励功能和自觉认同功能,为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育人资源。  相似文献   

11.
陈琳 《南方论刊》2023,(4):107-109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从理论看,马克思恩格斯理想信念观以及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现实意义看,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具有积极影响。从实现路径看,需要加强历史学习、开拓教育渠道、完善组织建设,引导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2.
关于藏传佛教文化与构建西藏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作者亲临西藏考察的实际情况,就藏传佛教以及藏传佛教文化在建设西藏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藏传佛教文化是在西藏有着广泛影响的文化,它应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西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藏传佛教文化必须理性地批判地继承,并在改造中运用。在把藏传佛教文化纳入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之中,为构建西藏和谐社会服务时,必须首先要与达赖以及以达赖为代表的分裂主义集团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13.
论家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江总书记这段精辟的论述,充分表明了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家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着社会文化不可取代的功能。一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多层次的文化结构,它的进步取决于各种文化要素的发展和交互影响。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必须建设高度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家庭文化则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文化建设与家庭文明是紧密相联系的。家庭文明需要家…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对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要正确认识它的当代价值,必须从它的作用方面有所区别地具体分析。对西方发达国家,它具有文化交流的作用;对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它起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对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而言,它发挥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这包括: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文中,作者对文化冲突论、文化本土化、文化保守主义等观点作了分析与批评。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西藏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认识法治在全面推进西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法治意识,以高度的自觉性维护法治的权威、推进法治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西藏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必须精准落实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西藏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完善依法治藏的法律制度体系,构建现代西藏行政法治体系,强化西藏现代化司法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西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把法治贯穿于西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全领域,坚决依法维护国家安全与边疆稳定。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从保人民文化利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出发,把文化建设摆上空前重要的位置。报告首次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在党的代表大会上作为重要任务提出来,首次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  相似文献   

17.
试论邓小平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邓小平的发展观余向军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民族意识的积极因素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正确理解民族意识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民族意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表现出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民族意识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民族意识,“首先是指表现为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即对其他民族的分界意识,对本民族的认同意识;其次是指在国家生活中,在与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兴…  相似文献   

19.
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和演变 ,使社会主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而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绩 ,谱写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并为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闯出了一条新路。世界社会主义将在充满活力的多种模式中走出低谷 ,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对法律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对各国法律文化。在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主体性标准,构建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确立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