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这表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枢纽,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因此,基于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迎来新机遇与新挑战;从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新型机制体系、共同富裕四个层次诠释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四环节入手,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促共同富裕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2.
地区差距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作者对地区差距的现状、成因及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泛珠三角经济圈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加快泛珠三角经济圈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又是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板块形成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展开的背景下,本文认为泛珠三角经济圈欠发达地区应该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培育新的核心区,实施跨越式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崛起的经济形态,正逐渐成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生驱动力,也是新发展阶段下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向强转变以及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新动能。数字经济与市场经济体系的结合带来了新的机会,为破解制约市场循环的隐性壁垒和堵点痛点提供了新的手段,也为促进要素资源和商品服务的有序畅通流动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在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也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不足、数字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深、数字生态功能亟待完善等瓶颈和挑战。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数字经济与市场体系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衔接机制,以前瞻布局视角全面提升数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能力,以协调发展理念逐步缩小不同地区及群体间的“数字鸿沟”,以高效有序目标促进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以“双循环”新格局充分构建安全与开放的数字生态共同体,多措并举、合力协同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偿机制和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在中国逐渐被运用于生态环境治理之中.此类生态经济化制度安排的初衷在于缓解地区间及地区内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排除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因素.实证研究表明,生态补偿机制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作为生态经济化的主导性制度安排,前者侧重于行政手段,后者侧重于市场手段.两种制度安排在不同程度上均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通过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更强,且更灵活;而通过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稍弱,且呈现出生态补偿资金的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6.
我国区域经济的总态势及区域政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协调发展对我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我国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我国区域经济总态势可概括为:三大阶梯、三驾马车、三类病灶和四大板块.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着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区域经济时代”的到来,构建川渝黔“西三角”经济圈,促进川渝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已成为川渝黔三省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构建川渝黔“西三角”经济圈,必须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市场主导、政府协调、有序竞争、和谐发展”的原则,着力构建川渝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从而促进川渝黔三省市经济社会在资源共享、产业合作、市场互动的基础上,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 ,应该用科学发展观认真分析、深入认识 :一方面 ,西部欠发达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 ;另一方面 ,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体上看,由于黑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各经济板块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加之强锏性的行政命令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黑龙江省要形成多元互补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注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注重发展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及不断强化区域间的产业协作至关重要。惟其如此,才能依托优势产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才能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城镇化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安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城镇化实证研究入手,通过揭示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出加快我省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东岳论丛》2016,(9):172-177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基于区域协调发展定义、目标框架及动因分析,考察总结发达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其经验启示;回顾分析我国各个经济区域的区域布局及成型逻辑,提出未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设计与对策建议,有助于促进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转型经济中,地方政府竞争在竞争的内容、重点、秩序和机制等方面具有不同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特点.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其有利的一面集中表现在地方政府竞争有利于经济转型,其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市场分割而形成"行政区经济".针对地方政府竞争的现状和特点,人们提出了规范地方政府竞争的原则和措施,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不同进程,总结了对某一地区实施倾斜政策应以不损害其它地区的利益为前提,不能期望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在短期内实现,应逐步改变各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集中程度低和专业化水平低的现象,这样几条教训,提出了以“优势互补、要素互换”战略、“产业升级、产业转换”战略、“试验区和重点区”战略、“文化西进,提高综合实力”战略、“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为内容的促进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   总被引:68,自引:0,他引:68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 ,虽然从静态上来看我国东西方向上的差距远远大于南北之间的差距 ,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重心的主要变动方向由高纬度指向低纬度 ,表明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南北方向上。其成因主要在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市场发育和成熟程度等方面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北方。为了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政府应该通过适当的区域政策 ,更主要借助于市场的力量 ,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采用泰尔指数公式计算出江西11个地级市的区域经济差异,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地理、区域经济政策、制度、交通条件、人口素质、对外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七大方面。最后提出了促进江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五大对策: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环境;二是建好三个轴线:南昌—九江—武汉轴线、上海(杭州)—上饶轴线、广州—赣州轴线;三是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四是一手抓城市经济,一手抓县域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五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今后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重视经济发展,就应坚持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东部地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目标的同时,应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最终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区域传递理论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传递理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增长极”的提出、经济增长在区域间传递的效应分析、区域间要素传递的分析等三个阶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的有效传递 ;从区域传递角度 ,探讨市场作用与政府干预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耦合机制 ;对转轨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传递机制的系统研究 ,是实现西部开发和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法治化的目标是保障中央和地方政府产业促进政策的实现,一方面需要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布局和公共投资的拉动,另一方面则需要地方政府之间协调重大生产力布局,支持和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全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法治化应从尊重社会多元利益、完善公共政策咨询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健全区域经济治理机制,以及完善"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促进"立法及配套措施等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0.
刘萍萍 《天府新论》2017,(4):113-120
深刻认识普惠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基于金融功能理论的视角,指出传统金融机构的功能缺失加剧了区域金融的失衡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然后从普惠金融的目标客户定位、便利清算和支付结算、信息透明、高效聚集和分配资源等方面研究其金融功能,从而揭示普惠金融如何惠及弱势地区与人群、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消除贫困、促进金融公平,并由此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