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1990-2011年江苏省13个地市农村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工业化中环境污染的规模效应、污染排放强度效应与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工业污染排放量受经济规模、污染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影响。农村工业发展中污染排放存在显著地规模效应,随着工业经济规模的扩大,对农村环境质量有显著负面影响。苏南、苏中与苏北区域农村的比较研究表明,苏南的三种效应均低于苏中与苏北的三种效应。  相似文献   

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面临着“污染产品”合法化、污染行为“有量无质”、污染追责“有果无因”、生态产品“有市无价”等因素的制约。由农用化学品管理、农产品管理和县域政府管理构成的“三点支撑”方案可以打破这些制约因素。具体的法律措施包括加强农用化学品管理,将其生产者、销售者纳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责任者的范围,为其分配具体的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制定行政法规、切实调整农产品管理思路,以环境友好型农产品品级认定的正激励效应抵消污染防治义务的负激励效应;有关立法从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质量责任出发优化县域政府管理,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整合为一项政务,使地方政府在充分掌握化肥、农药等潜在污染物信息的基础上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培育高品级农产品采取管理行动。  相似文献   

3.
陆亚琴 《兰州学刊》2011,(3):193-196
文章借鉴环境经济学家Daly分析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以及陈艳莹博士对经济增长对环境压力分析模型,将其一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延伸到开放经济下有着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与环境影响的状态,从而建立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之间的分析模型。并借鉴Grossman和krueger分析贸易对环境影响的三大效应,把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框架借用到外国直接投资对环境影响的分析,从而把外国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相似文献   

4.
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全面提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中央“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利用SBM模型的ML指数法测算各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结合面板门槛模型对贸易开放如何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国际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开放的绿色技术溢出存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农业研发投入水平四种吸收能力因素的双重门槛效应.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三门槛下,贸易开放的绿色溢出效应的动态吸收能力正向调节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绿色生产率效应.但在农业研发投入水平门槛下,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据此,提出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推进产业对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高农业研发投入效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析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的核心问题是在农业市场准入方面的让步和承诺,这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势必产生重大影响.加入WTO有利于改善我国农产品出口环境,增强优势农产品出口;可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刺激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规范我国农产品的贸易行为;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国际农业资源,推动国内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但加入WTO有可能引起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减产,减少农民的就业机会,可能冲击我国的国有企业.我们必须正视现实,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要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入的同时,贸易结构趋同化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心.中国-东盟农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结构的趋同化,不仅会阻碍自由贸易区贸易创造与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而且可能导致中国在与东盟及美日的经贸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必须通过校正中国-东盟农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结构,抑制贸易结构趋同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盛斌  吕越 《中国社会科学》2012,(5):54-75,205,206
在Copeland-Taylor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技术因素,将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的环境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种机制,并结合中国2001—2009年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结构计量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FDI进入程度与污染排放的关系进行经验检验,可以发现:FDI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分行业上都有利于减少我国工业的污染排放,其主要原因在于FDI通过技术引进与扩散带来的正向技术效应超过了负向的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此外,在中国当前的外资进入程度与以环保为目标的最优水平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应积极鼓励具有环保技术优势的外资企业的进入,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马勇  姚驰  李书舒 《社会科学》2022,(10):119-132
基于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研究经济开放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工业化进程对中国环境质量的影响,通过理论模型的推导得到:经济开放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而工业化会导致环境污染增加。进一步的效应分解得到,经济开放一方面会通过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增加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也会通过收入效应和技术效应降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首先,经济开放总体上改善了环境质量,并且这一效应在近年来有所加强;其次,工业化对环境质量存在负面影响;最后,经济开放和工业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因时期和区域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及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农产品流通不仅是实现农产品"惊险的跳跃"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及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由于目前广西农产品流通范围小,存在重国外市场,轻国内贸易;重局部交易,轻全局流通;重差异产品贸易,轻相似产品互通等贸易结构失衡问题,因此,要大力发展农产品贸易,保障农产品流通通畅,必须不断完善农产品国内外、区内外及产业内外贸易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资,但外商很有可能把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了中国,使中国成为"污染产业的避难所"。通过对中国东部地区 9 省市实际利用日本直接投资额、对日本总出口值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环境污染指标之一) 之间关系的分析表明,日商对中国直接投资并没有出现支持"污染避难所"假设中的证据,相反,外商直接投资能显著降低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但是,产品出口能加剧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和污染。同时,目前的对外贸易在高污染产业中没有正的技术效应。尽管贸易增长对环境污染存在负规模效应,贸易对污染产生的正结构效应和正技术效应可能在其他产业中出现,但在高污染的钢铁产业中没有出现。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对策应当是: 其一,在高污染产业中进行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改变出口产品的结构; 其二,与主要贸易伙伴国进行谈判,对出口产品开征适当的污染税,共同承担环境污染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欧债危机给世界经济的复苏蒙上了阴影.分析2010年全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之下,中欧农产品贸易额依旧保持较快增长,当下在欧盟各成员国中,德国、法国、荷兰、“欧猪五国”都是中国不容忽视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中国向欧盟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进口的主要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因为中欧农业投入的要素不同导致双方农产品供给的不同,人口数量的不同导致中国对欧盟的农产品需求强度大于欧盟对中国的农产品需求强度,所以未来中欧农产品贸易的顺差将会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2.
山西农业面源污染原因及治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是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基础、技术条件、行政管理等各个层面。立足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山西农业的现实状况,山西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应以生物技术为先导,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农业交流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而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农业上互有优势,相互合作潜力巨大.选取2000~2015年面板数据,建立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以及贸易非效率模型,分析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逐年增加但总体贸易效率极低,且对东盟各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和东盟各国经济规模、东盟各国人口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拉动作用,而中国人口,中国与进口国首都距离则产生负向效应;进口国关税水平、进口清关时间、农产品出口占比阻碍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提升,而物流绩效指数、同时期同为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促进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提升.最后就如何提高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伏玉林  杜凯 《学术月刊》2012,(8):93-100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严守承诺开放农产品市场,但农产品出口正在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根源。选取棉花、小麦、稻米和大豆等四种主要农产品,通过测算技术性贸易壁垒,考察净出口波动、产出效率和补贴政策,对中美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和贸易政策展开比较分析后发现:美国凭借其生产技术和贸易制度设计上的优势地位,实施严格的技术规制来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向生产者提供巨额补贴以巩固市场竞争力。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和贸易规则制定话语权的缺失,中国农产品市场开放有背离本国农业发展水平的趋势,产业安全正遭受巨大冲击。中国正在成为新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力量,为打破农产品贸易被动局面,中国应将发展中国家利益纳入贸易制度设计中去,增大补贴范围和补贴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加强对贸易壁垒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5.
绿色生产力是生产力经济学为解决环境危机而提出的概念。黑龙江在经历了多年高投入、低产出的经济增长后,环境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发展绿色生产力势在必行。从黑龙江省来说,农业污染主要是种植业和畜牧业造成的,这意味着农业中绝大部分生产力都是污染性的,但从全国来说,种植业的污染强度相对最低。因此,无论从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已有优势还是其产品的市场前景上,都应继续扩大绿色种植业的规模;在畜牧业上,如果有发展绿色畜牧业的市场优势和技术条件,也应扩大绿色畜牧业的规模。  相似文献   

16.
在对京津冀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测算的基础上,以探索性空间分析技术深度刻画雾霾污染的时空演变特征,通过构建空间、时间双固定效应下的空间杜宾模型(SDM)对产业集聚能力、效益、规模对雾霾污染影响的分析表明:1.京津冀基本形成了北京、天津为双核心的“中心—外围”空间辐射的分布格局;2.京津冀雾霾污染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产业集聚能力与效应能够显著降低雾霾污染,而产业集聚规模则会加剧雾霾污染。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碳排放交易机制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经济手段,其首要环节是确定涵盖部门范围,以及排放实体或设施的纳入门槛。环境效果与经济效率是涵盖部门制度设计的重要价值考量。在理论上,涵盖的部门范围越广泛,纳入的排放单位越多,其环境效果和经济规模效应越显著。但在实践中,一些产业部门根据经济可行性分析、技术因素的考虑以及减排激励的差异,会有其他更加合适的减排选项。  相似文献   

18.
农业面源污染环境效应及其对新农村建设耦合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目标。然而,农业面源污染由于其污染物的广域性、分散性、相对微量性,污染物运移途径的无序性,机理模糊,潜伏周期长,危害大等特点,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成为目前国内外环境污染治理的难点领域,也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尤其是环境建设的最大障碍。农业面源污染对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环境安全、地下水和地面水环境安全、农村视觉景观的环境效应是直接的和明显的,农业面源污染环境效应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需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引入贸易研究,包括对建立在寡头和垄 断竞争等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上国际贸易的分析,对技术在贸易中作用的重新认识和外部经济条件下贸易 的研究,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最优贸易政策的探讨。由于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具有一定 的市场垄断力量,使商品的价格不等于边际成本,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又非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这种偏离使 自由贸易失去了帕累托最优性,引发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新思考。在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南京民营开放 型经济如何发展,是本文讨论的中心。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集团化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集团化对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而是因区域经济集团内各成员的生产分工与贸易性质不同而有别 ,如果一个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的效应 ,且集团内贸易以行业内贸易为主 ,那么这个集团将是开放的 ,它将促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如果一个区域经济集团是为获取比较优势 ,且其内部贸易形式主要为行业间贸易 ,那么这样的集团将是封闭的、排外的 ,会阻碍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