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多数人认为《百年孤独》反映的是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大陆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 ,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力作。笔者认为 ,《百年孤独》是部象征性为主的作品 ,这基于它是以马贡多历史为背景的布恩地亚家族的命运 ,是对人类自身发展命运的深层理解。正是这走过百年孤独的家族寄托着人类历史命运的寓言 ,因此说《百年孤独》是作者对人类社会历史中性别结构的剖析及人类命运的预言。本文试图从家族切入 ,由此分析家族成员性别结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伦理承诺是建立在"将来时"时间视野的.马克思对世界的解释包括三个层面,即"全时间视野""现在进行时的时间视野""将来时的时间视野".共产主义是马克思通过对当下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现在进行时的时间视野)而建构的"将来时"伦理承诺.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共产主义伦理承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伦理承诺.基于这一原理,"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样是基于对当下世界不和谐因素的批判而建构性地提出的"将来时伦理承诺".  相似文献   

4.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理念,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道义担当,是应对新形势下全球治理改革而提供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这一理念蕴含丰富的责任伦理意蕴,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了其内在的责任坐标。从其责任伦理要义来看,其内含了自然、社会以及未来等不同维度的责任延伸、责任拓展、责任指向。同时,涵盖了对责任的厘定、划分和执行等方面的内在伦理规定,并具体体现为权责统一、责任共担、区责对待的责任特质。基于责任伦理的逻辑视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从内在维度与外在维度双管齐下,促进主体责任感的确立,提升主体责任能力,强化责任实现的社会外部机制调控。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7,(7):168-173
《喜盈门》的故事展现出仪式化的斗争要求,具有道德教谕潜能和社会矫正意义,但"他律的道德"同时也具有强迫性和表演性,道德能量被过度使用,反倒掩盖了公私关系、城乡关系、代际关系等一系列更重要的问题。借助《喜盈门》所提供的故事模型,试图重新进入艺术与生活的混合地带,探讨新时期以来的伦理危机及代际关系重建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理论界》2021,(1)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世界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详细阐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起点、动力和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当代阐释与历史延续,包含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前提基础、关注人的现实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注重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实践理念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等当代实践。其内涵延续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理论、关注人类美好生活诉求的价值取向、完善全球治理中国特色方案、彰显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时代精神的四维价值,更加凸显了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自2020年以来,世界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挑战。席卷全球的疫情也成为了加速传统全球化与全球价值分工体系重构的催化剂,同时也让全球公共卫生体系与经济全球化的公平性问题逐渐暴露。传统全球化内涵亟需再定义,以适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了零和思维和极端利己主义,以关注全人类利益为价值取向,为全球化内涵的再定义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全球教育治理体系重塑是对全球治理变革的时代回应。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审视全球教育治理现实,深刻理解全球教育治理体系重塑的宏大作用和历史使命,有助于人类调剂与平衡致力于全球教育治理体系重塑的群体和资源。从全球教育治理多元流变性、过程偶然性等特征中认识类主体是基于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等之上的类存在价值共同体,其中所蕴含的类规范、类文明、类追求是重新理解全球教育治理体系重塑的价值逻辑要素,为重塑全球教育治理体系提供一定的思想基础和价值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后疫情时代全球教育治理体系重塑赋予了历史使命。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形塑全球教育治理权威、革新治理理念、重构治理机制、共享治理资源,积极探索全球教育治理体系重塑的行动路径,是适应全球治理体系形成动态变革的时代之需。  相似文献   

11.
戴兆国  毕亚琴 《江淮论坛》2022,(1):93-100+19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历史意义生成的前奏包括:对自然共同体观念的终结、对虚幻共同体认识的扬弃、对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确立。在此基础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意义得到了真正的开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是超越虚幻共同体走向真正世界历史的必经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新时代续写的21世纪的《共产党宣言》。  相似文献   

1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党中央对当今世界发展的考量和全人类前途的思考,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产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现实依据,旨在解决全球发展难题,为世界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发展提供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发展贡献了新的价值观、推动全球治理新秩序的建立,同时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彰显大国担当。  相似文献   

13.
14.
《时代公论》作者群是国民党知识子分的典型代表,在30年代"五五宪草"起草的过程中,站在国民党的立场赞成建立三民主义性质之宪法,站在蒋介石的立场要求宪法赋予总统及行政院独裁之权限,站在中央政府的立场呼吁宪法弱化地方尤其是省级政府之权限。《时代公论》作者群对"五五宪草"的支持体现出了国民党知识分子的政治选择与其言论主张的吻合。  相似文献   

15.
16.
《诗经·商颂》与《诗经·大雅》中带有史诗因素的祭祀祖先的诗歌,集中体现了商、周部族对自己始祖的歌颂,以及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发现和尊重,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主体意识的进一步提高——由自然主体转变为社会主体,有了明确的"类"意识。但这种意识是是群体的,因为,这时的个人还没有能力离开集体独立生存,也就不可能产生个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7,(4):86-96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医学科学、医疗技术和医疗事业取得很大的发展,给小说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他们的小说不仅刻画了许多医生形象、描写了他们的医学实践活动,而且还不同程度地触及当时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医学伦理。小说家们通过对医德现象与医德关系的描写,批评了从医人员将个人利益凌驾于患者利益之上的医学道德滑坡现象,赞赏了有志之士推动医疗改革的勇气与毅力,肯定社会、科学与医学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其中的医学伦理问题具有普遍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无论是历史观、自然观抑或人性论,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人和事业(行为),都可归结为利己利他的关系.利己利他是人类行为中最古老的辩证关系之一,马克思将其应用在人学理论中,为揭示修昔底德陷阱背后的政治把戏提供理论依据,对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开始进入共创共治共享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正朝着人类的解放这一目标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