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进程中,语言的交际工具性和人文社会性这两个基本特性的权重正在发展变化。语言的人文社会性逐渐衰弱,而语言的交际工具性需求则在显著上升、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巳经成为各民族人民发展的必要条件。新疆的双语教育,一方面保障各少数民族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一方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既体现了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原则,又适应了社会发展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形成和发展赓续了数千年,与中华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的历史演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互塑的共生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演进推动了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威化、普及化。国家通用语的基因传承性与通用文字的历史一致性成为凝聚中华各民族的重要纽带,滋养和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构建语言认同,巩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动,民族团结、民心相通是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互塑共生性是二者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创造了在统一的多民族、多语言国家普及通用语言文字的典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形成历经拉丁化新文字改革和扫盲实验推行,确立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和信息化,构建符合国家全局利益的语言发展战略等演进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在演进逻辑上具有民族性和国家性、共有性和共享性、共存性和共生性、决策性和政策性、规律性和非强制性等特点,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发布以来,深刻地影响着公民的语言价值观念,使中国的语言文字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意义。为了提高对语言文字法的科学认识,我们从和谐理念、宽容理念、平等理念、自觉理念和国家安全理念等几个方面讨论语言文字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韩桂英 《理论界》2013,(5):167-170
语言文字是各民族的文明创造,是民族文化产生的基础,是各民族相互交流的工具。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对民族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从蒙古族语言文字的演变以及蒙古族先辈们对语言文字的改革、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入手,阐明了新时期,在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文字保护、发展的重要性,表明了作者在蒙古贞语言文字保护发展问题上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夏黑讯 《晋阳学刊》2023,(5):132-139
语言及其制度是人类社会交往与发展的产物。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制度为主体的我国现代语言文字制度是在中华各民族语言文化经过几千年不断地交往交融基础上确立与发展起来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制度之确立与发展不但遵循了各种语言及其制度所共有的客观逻辑规律,还遵循符合中国国情和现实发展需要的哲学逻辑、历史发展逻辑、精神逻辑、社会逻辑、政治逻辑和法治逻辑,体现历史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传承性与创新性、民主性与法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语言所具备的经济、文化、社会价值是其能够参与贫困治理的根本原因。在乡村振兴中,语言扶贫通过“通语”和“开发”,可以提升贫困群体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发展语言文化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现阶段,一方面需要从强化学校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深入开展农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发挥信息技术推普优势,针对不同层次需求提供精准帮扶,制定长远规划,整合力量资源等方面入手,继续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另一方面需要从加强乡村语言资源的保护,大力发展乡村语言文化产业等,保护开发语言文化资源。以语言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新中国在语言文字立法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指出在加强语言文字立法工作时,应当正确处理有关的民族关系问题,即要坚持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原则,依据宪法规定,坚持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依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执行职务时使用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自治权,依法保障各民族公民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以促进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9.
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委、广播电视部发出的《关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通知》和随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分别对汉字的字形、字音做了新的规定。这些有关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具有相应的强制性和法律的作用。但在语言文字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甚至在一些有权威性的汉语字词工具书里,往往也多有不规范的地方。纠正歧误使之趋于规范,这是我们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净化祖国语言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程燕  肖奚强 《江淮论坛》2022,(3):173-179+193
对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字的国家和地区而言,科学保护和发展各民族语言文字,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于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三个瑶族聚居村寨母语使用状况的调查数据,构建多分类有序逻辑回归模型对世居少数民族语言保持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孩童时期最先习得是母语保持的前提,家庭域是少数民族语言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交际域规定和影响着少数民族语言保持效果;国家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可以并举共进,积极推广普通话不是侵蚀少数民族语言的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语言文字规范问题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正 《北方论丛》2003,(3):99-103
语言文字是重要的工具,高校学报尤其应该带头正确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根据《高等院校语言文字工作汇报合纪要》和全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有关文件以及《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结合黑龙江省期刊语言文字规范检查评比中高校学报存在的问题予以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2.
广州语言文字建设的重点是:推广普通话,推行礼貌用语;提高外语水平,加强文字规范化。为加强语言文字建设,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增大投入;2、以学校为基础阵地;3、加强成人教育中语言文字教育份量;4、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5、铸造良好的社会语言文字环境;6、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中,施行激励机制,制订奖罚制度。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一些语言现象与语言规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语言规范是任何语言都必须具有的。但语言规范又都不能脱离语言应用和语言发展的实际。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规范是针对全社会共同使用的全民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而言。某些在一定范围内通行的行业专门用语 ,影响通用语言的规范 ,不必加以考虑。当前网络上的某些稀奇古怪的语言现象 ,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行业用语的性质 ,却又不完全等同于行业用语。这些稀奇古怪的语言文字随时都可能进入千家万户 ,我们必须加以分析 ,分别不同情况 ,认真对待。当前广告用语中出现的无视语言规范、乱改成语和习惯用语的现象 ,属明知故犯 ,是有意践踏通用语言规范的行为 ,理应受到舆论的谴责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语言文字使用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改革开放前沿而又有三大方言的广东 ,语言文字的使用呈现更为复杂的局面。民间的语言文字使用 ,是社会使用语言文字主要领域之一。在广州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方言会聚、经济发达的开放性大都市 ,语言文字使用状况如何呢 ?对这方面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对于推进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扩大对外开放 ,是很有必要的。从 2 0 0 0年初开始 ,我们对广东省境内语言文字社会使用状况做了大范围的调查 ,笔者承担了广州市民间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部分调查工作。限于篇幅 ,本文对广州市几个菜市场用语…  相似文献   

15.
当前"推普"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詹伯慧 《学术研究》2003,(12):148-150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新的形势下,为使“推普”与时俱进,持续发展,宜在 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思考: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总结经验,研究“推普”的相关问题;进一步 做好普通话测试工作;关注语言发展与语言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语言文字的发展与规范是矛盾的统一体。发展显示变化,规范要求稳定。规范化的根本问题是要处理好发展与规范的关系。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不仅是语言文字本身的问题,它还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应自觉维护语言文字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充分发挥汉语文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7,(6):243-249
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状况是其语言生活的重要体现,直接反映了当下语言文字应用的整体水平。对当代大学生在国家语言政策的指导下,规范语言和文字运用的成效情况以及语言使用中语言结构要素变异特征的分析,目的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护汉语教育资源、凸显文化主体精神"为手段,探求构建社会文化秩序新途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对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的语言生活进行调查研究,德吉村的语言生活由搬迁前单一使用藏语的方式,转变形成了搬迁后“日常交往用藏语、经济交往用汉语”的语言生活模式。德吉村语言生活模式的转变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在分析对比德吉村搬迁前后语言生活变化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以普通话为核心的经济交互模式、合理开发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建立健全语言发展机制与政策等三方面的语言扶贫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论中华民族概念的理论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来论者认为中华民族就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 ,这是不准确的。用下列文字来界定中华民族概念是比较妥当的 :中华民族是历史上起源于中华大地 ,在追求共同的经济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 ,具有通用的语言文字和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的人们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华大地、追求共同的经济生活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条件。通用的语言文字和共同心理素质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是中华民族本质属性的体现 ,是中华民族成员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徐真华 《学术研究》2022,(1):172-176+178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自回归祖国以来,占据主体地位的应用语言仍以英语、葡语和粤方言为主,普通话在教育教学实践及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的语言实践中一直处于边缘境地,特区政府虽有普通话推广政策出台,但执行力度、应用结果皆不甚理想。如何在保护区域性方言的前提下,从国家主权、国家意识的高度逐步确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港澳两地的主导地位,这已成为再造两地中华民族价值体系、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亟待考量的基础性、导向性问题。据港澳两地的语言使用现状,可见语言对国家认同、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家"主体多样"语言政策的认知、语言与中华文化认同、弘扬"人文港澳"文化力量等三个方面,语言对策建议从服务国家安全与港澳两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出发,具有参考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