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年群体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住有所居"进而"安居乐业"是城市吸引和留住青年人的关键。我国城市住房的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青年群体的住房问题。尽管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自有率非常高,但城市青年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青年群体,他们的住房状况与他们的社会贡献不相匹配。在城市青年住房分化的演化过程中,人力资本、政治资本、家庭资本以及市场化程度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城市青年住房分化的形成,而青年群体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其住房水平有积极影响,拥有政治资本的青年仍然保持着住房资源占有上的优势,家庭资本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研究结论:住房资源的市场化使得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城市青年更容易获得较好的住房资源;政治资本对部分城市青年住房水平的影响并未消除,而且还在继续发挥着作用;家庭资本的作用正成为左右城市青年购买产权住房的关键因素。同时,人力资本投入和效率在市场化住房制度背景下,既有鼓励青年群体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竞争能力的积极意义,也有分化城市青年住房资源增加经济负担的现实压力。  相似文献   

2.
宋全成  封莹 《东岳论丛》2019,40(1):167-178
女性流动人口、尤其是青年女性流动人口的收入及影响因素,不仅事关国家的流动人口市民化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事关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成败,是人口学、社会学应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但目前学界尚缺乏基于最新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本文基于国家卫计委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个人特征、婚姻生育、流动经历、性别四个维度深入分析青年女性流动人口收入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上四大因素均对青年女性流动人口的收入有着重要影响,能够较好地揭示青年女性流动人口收入问题及其性别差异。在此基础上,从个人、就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研究关于留守儿童和亲子分离的认识基本上都是截面静态、共时态和结构性的,忽略了留守儿童及其农民工父母的动态生命历程,尤其是父母流动和儿童自身流动这两个更为复杂的维度.将这两个维度纳入到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之中,意味着留守儿童研究的对象、问题及其分析思路都需要改变.因而引入动态生命历程视角对于考察留守儿童与亲子分离的关系具有特别的意义,可以克服静态的定量调查及其分析所面临的桎梏.在动态生命历程视角下,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呈现一种“反埃里克森定律”的现象,应引起学界乃至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姜春云 《兰州学刊》2024,(2):149-160
“母职惩罚”现象不仅存在婴幼儿照料事件发生的当期,还存在于母亲的后期职业发展过程。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基于生命历程视角,分析婴幼儿照料经历对母亲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婴幼儿照料经历对母亲后期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发生的可能路径在于早期照料经历使得职业中断可能性提升,同时这种负向影响表现出随着婴幼儿照料活动发生时长的推移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照料婴幼儿对母亲后期收入的负向效应并未呈现世代差异性,但是表现出部分区域差异性。文章验证了从生命历程视角理解婴幼儿照料对母亲收入的重要意义,指出积极的生育支持政策应贯穿女性的整个生命历程,从而有助于释放母亲群体充分就业的性别红利效应和潜在的再生育潜力。  相似文献   

5.
刘立光 《天府新论》2021,(2):107-116
文章基于社会认同理论,通过对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社会认同感对青年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 (1)从整体来看,青年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感较弱;(2)社会认同感对青年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确实具有促进作用,但与其对中老年流动人口的影响相比,作用较小;(3)在青年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中,职业类型和本地有无住房等因素最为明显。文章认为,社会认同感并非流动人口的单维度反映,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本地人对外来人口的接纳程度,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者在考虑本城市经济和科技等外生因素之外,还应该考虑如何让本地人和外来人口更融洽地相处和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6.
大都市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都市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既成为困挠流动人口正常生活的主要问题,也给流入地政府的管理带来了挑战.以居住供给系统作为研究重点,针对大都市流动人口居住困难的问题,从商品住宅市场、公共住房保障的动态演化、城中村改造、流动人口(产业工人)公寓开发、村集体通过对宅基地的集约利用承建出租型流动人口公寓等层面进行多维探讨,可以为流入地政府解决流动人口居住问题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包蕾萍 《社会科学》2012,(5):90-101
1980年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中国独生子女总量已经居世界首位,从家国关系的视角对这一群体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非常有必要.基于全国5000份问卷调查样本,对独生子女生命历程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的量化分析发现:家国同构模式并未对独生子女家庭现阶段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另一方面,“优势递减效应”的存在及公共生命历程一致性也为其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国家一社会互动过程中,作为中间组织的家庭能力建设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重新思考国家-社会关系中家庭的位置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柳永因早年步入汴京文化娱乐圈而被以仁宗为代表的统治阶级所抛弃,他也索兴一头扎进市井娱乐圈中,创作了大量的市民消费文学,即俚词。后来他向传统社会做出了让步,终于在年届五旬时考中了进士,开始了离京赴任各地的宦游生涯。与生命历程相吻合的是他的文学历程。柳永前期创作的大量俚词,虽然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一味迎合市民的口味,也使这类词充满了太多的“恶滥可笑”之作。后期创作的以羁旅行役为主的雅词,虽然与前期的俚词有很大的不同,但与上流社会所标榜的雅正风范也有天壤之别,连对其词表示首肯的论家,对他的“给罗香泽之态”也不敢苛同。柳永性格中虽有叛逆因素,但他自始至终都不是不与统治者合作的人。唯其如此,他一生的悲剧色彩才更加浓烈。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双重冲击下,英国青年群体的住房路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购买自有住房年龄推后、租房和"回巢"青年比重增加等特点。英国青年住房路径的变迁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政策原因。面对英国青年群体的多元化住房路径,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青年住房支持政策,以减轻青年面临的住房压力。英国青年住房支持政策覆盖商品房市场、社会住房部门、私人住房租赁市场三大领域,为青年群体提供层层推进、相互衔接的综合性住房支持。中国可以借鉴英国青年住房支持政策的成功经验,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青年住房政策,让中国的青年人也能够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10.
杨庆芳 《兰州学刊》2011,(10):63-67
文章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9年在北京朝阳区、广东东莞市和浙江诸暨市组织进行的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已婚流动人口流入地生育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已婚流动人口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流动人口有子女在流入地出生,在流入地出生的子女以男性为主,出生在流入地的流动人口子女主要出生在2000年以后,在流入地出生的子女大约有七成目前依旧在流入地。回归结果显示,年龄越小、来流入地越久、有父母在流入地的流动人口,其子女越可能在流入地出生。研究还发现,如果第一个子女在流入地出生,第二个子女也更有可能在流入地出生,体现了两个子女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起源于北美地区的生命历程理论,被国内学界熟知已有数年,但时至今日,尚无一人以这一视角对社会福利体系进行全景式考察与研究.必须跳出社会福利传统研究的视域局限,转换研究视角,以人的生命历程为研究线索,通过关注江苏省儿童、妇女、老年人等不同生命阶段的福利需求及满足现状,通过实证研究、数据分析,试图提出一种覆盖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的、多维度多面向的新型社会福利体系架构,并以一数据模型加以反映.  相似文献   

12.
《东岳论丛》2021,(1):136-147
本文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构建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分析个体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流迁因素分别对乡—城、城—城和全部老年流动人口初诊就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流动人口初诊就医行为的选择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风险,乡—城和城—城老年流动人口受年龄、自评健康、收入、就业状态、生活状况、医保参保情况、本地健康档案建立情况、迁入地区、首次流动与否和家庭化流动与否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影响。对此,应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异地报销结算进程;应加快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应重点关注农业户口的老年流动人口,给予医疗上的政策倾斜;全面提升流动老年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知识素养,让老年流动人口的初诊就医行为更加科学,进一步降低老年流动人口所面临的健康风险。以此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邓锁 《社会科学》2020,(11):83-91
我国反贫困战略将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这要求我们必须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脆弱人群生命历程的贫困风险,强化动态性贫困治理。资产建设的政策理念对此有积极启示。资产建设具有制度性、发展性及终身性的政策内涵,有助于形成包容性、跨越生命历程的社会保护。中国的经济社会变迁极大形塑了个体与家庭的生命历程特征,资产拥有日益成为累积性贫困分化的重要影响机制。在中国制度文化背景下,资产建设的发展一方面应关注政策实践的文化敏感性;另一方面还应强调救助保护与资产发展的整合,通过创新性政策设计强化反贫困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持续推进,人口流动日益加剧,流动人口的生存环境与资源供给的矛盾亦日益突出。着力解决社会转型期区域人口管理和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对于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人口的跨区域流动是伴随经济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是制度变迁与经济转型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流动的经济实质既具有微观上追求更大收益机会而进行跨区域流动的经济理性选择特点,同时又在宏观上实现了生产要素在更大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再配置和优化。采用多项Logit回归分析方法,并从比较研究的视角探讨吉林省流入与流出人口职业选择和收入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吉林省流动人口的就业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缘、业缘关系,非农化倾向明显,职业角色以雇员和自营劳动者为主;收入水平偏低,且承受较高的劳动强度,所拥有的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条件较差。吉林省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和流动特点对其职业选择和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流动特点主要影响流出人口的职业选择,年龄控制变量在流出人口收入模型中具有更大的发生比。  相似文献   

17.
论流动人口的法律地位及其权益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现象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公民的平等法律地位和作为地区居民的差别地位共同构成了流动人口法律地位的基本特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改革和强化政府的服务管理职能 ,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权益保障体系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公平程度的提高、保障人的发展的起点公平、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与不懈努力下,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已实现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但由于种种原因,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仍未得到保障。为此,要转变思想观念,切实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公平享受教育各项工作;要落实政策措施,全面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公平享受教育各项权利;要积极改革试点,有效促使流动人口子女群体真正公平享受教育。  相似文献   

19.
首先揭示回沪知青子女群体的由来与研究现状,主张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对这一群体的能动性开展新的研究,并将生命历程能动性定义为个体对自身生命轨迹施加重要影响的种种努力。通过个案研究,追溯回沪知青子女Xu四十年的生活史,聚焦其人生轨迹中的转折点,发现其生命历程能动性嵌入于生命跨度,形成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生命进程,生命历程能动性对轨迹的影响从直接到间接,并作用于较长时域,统合着过去、现在与未来。个体的生命历程往往处于结构与能动的张力中,因而生命历程能动性形成于结构之中:结构的制约性激发个体发挥能动性改变人生,结构的使动性为达到改变的结果提供现实的支持,结构的动态性创造了更多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在失地农民规模急速增长背景下探讨其身份认同问题并推动其向积极认同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生命历程理论为之提供了可能的分析视角。各代际群体在土地依附、乡土记忆、互动空间等要素上呈现的不同组合样态,决定了失地农民在身份认同的结果上并非是普遍危机的状态,而是宏观制度和社会结构变迁下的分化,呈现出老年群体身份认同的内卷化、中年群体的边缘化和青年群体的市民化特征。这为政府部门制定失地农民市民化政策提供了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