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晓燕  唐春波 《南方论刊》2022,(10):16-17+37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信和自强的精神源泉,深刻表明党“为什么胜利”的历史基因和“怎样继续胜利”的内在要求,是一个内在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从整体看,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具有内含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中华优秀传统的理论逻辑、奠基于近代救亡图存的探索和早期共产党人的建党实践的实践逻辑,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具有重要时代价值,有利于为实现复兴伟业提供精神动力、为锤炼政治品格提供思想武器以及为构筑中国特色理论气派提供理论向导。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在百年中实现了自身体系的系统建构,形成了内在的逻辑规定。从主体架构看,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和政治目标主导着其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从历史演进看,由“价值存在-系统建构-价值关联”所组成的完整逻辑链条确证着党的政治建设的系统演进;从实践进路看,实践原则、实践方法和实践指引推动着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发展,昭示着其在新时代的良性运转。三者相互支撑、共同作用,遵循着价值、历史和实践的逻辑演化路径,内生出党的政治建设的严密体系,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建设提供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培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日益摆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红色育人理念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育人思想的当代创新。红色育人理念生成逻辑内蕴着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等三个方面;理论特质体现在生成背景的时代性、理论品格的创新性和根本来源的实践性等三个层面;时代价值主要包涵有助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党的接班人,有助于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有助于创新新时代红色育人实践载体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代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沂蒙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民双向互动,共同铸造形成了以“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为主要内涵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其内涵外延不断丰富拓展,品格特质不断提升显现,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历久弥新的精神魅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把握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沂蒙精神的价值意蕴,大力弘扬践行沂蒙精神,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走好党的群众路线、传承红色基因和弘扬红色文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坚定历史自信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从历史逻辑看,历史自信是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内在要求,历史自信根植于五千多年中华优秀文明的深厚沃土,镜鉴于苏共历史虚无主义的深刻教训,内蕴于党百年奋斗中“四次伟大飞跃”的历史成就。从理论逻辑看,历史自信发轫于唯物史观的理论遵循。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和“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真理自信与价值自信,夯实了党坚定历史自信的理论根基和思想前提;历史自信赓续于中共党史观的百年演进,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历史自信贯穿于百年奋斗实践,并且注重涵养自信的党史观,培塑出自信的政党品质和精神境界;历史自信提升于“两个结合”的理论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两个结合”的实践过程,更加巩固了党的历史自信。从现实逻辑看,历史自信的生成蕴含着现实基础与现实需要的辩证逻辑,“两大奇迹”时代成就的国内国际价值意义为历史自信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理解维度,历史自信既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迫切需要,又是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6.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政治命题,蕴含着深刻的逻辑机理。从理论逻辑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集中彰显,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选择,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内在需要;从历史逻辑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治理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从现实逻辑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是区别于其他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显著的标志,其体现的强大的自我革命能力、独特的自我革命精神和严密的自我革命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强大动力和关键。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生成逻辑、价值指向、运行机制和实践要求来看,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鲜明的历史自觉性、价值人民性、运行系统性、动力持续性和视野世界性等内在特质。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需要科学把握其内在特质,才能更加科学地掌握党的自我革命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升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赢得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共青团的百年历程,就是一部永远跟党走,以青年为本、团结青年、服务青年、代表青年的历史。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共青团引领青年的精神基因;从历史逻辑来看,共青团立足时代,在觉醒青年、动员青年、凝聚青年、赢得青年中引领青年发展;从实践逻辑来看,共青团引领青年发展坚持"三性"的内在统一,实事求是与守正创新的有机统一,自我革新与自我提高的有机统一。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共青团引领青年应该坚守党的旗帜、坚定初心使命、坚信远大理想、坚持面向青年,更好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当好青年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由山东党政军民共同创造的,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齐鲁大地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是沂蒙精神内涵的高度凝炼和精确表达。新时代与时俱进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坚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统领、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相似文献   

10.
王欣 《学术探索》2023,(4):40-47
中国共产党通过对“立党兴党强党”百年奋斗实践的精神淬炼,创造性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这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之源。纵观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伟大建党精神有其独特的生发逻辑,理论之要为马克思主义,文化之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之脉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危机,实践之需为革命先驱的建党活动。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意蕴,具体表现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丰富的科学内涵呈现出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新时代赓续伟大建党精神,需要立足理论学习夯实真理基础,通过建章立制提供制度支撑,加强传承濡染焕发文化活力,融入实践提供奋斗力量,从整体上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相似文献   

11.
论人的价值构成的“内在紧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而言,人的价值由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构成。然而,在资本全球流动时代,这种有机构成状态近乎被打破,出现了人的自我价值排斥人的社会价值的倾向,甚至出现了二者对立性的"内在紧张"。这是资本与市场双重逻辑对现代社会作用的产物。亦即资本与市场的"自由"与"占有"逻辑是生成人的价值构成"内在紧张"之肇因。消除这种"内在紧张",需要从资本与市场逻辑出发,提炼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主题明确提出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要求。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其生成机理在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革命斗争实践的锻造淬炼。伟大建党精神意涵深邃,从“知”“行”“意”“情”四个层面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政治责任、政治风骨和政治立场,构成党的精神之柱、精神之要、精神之基和精神之根,体现了崇高性、实践性、斗争性与人民性的精神特质,人民性是贯穿其中的逻辑主线。新时代新征程,要切实践履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筑牢信仰基石、砥砺初心使命、坚持斗争精神、恪守忠诚本色,彰显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夯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5-10
无论从内在和外在角度还是从价值向度方面上看,马克思主义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从精神现象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也可以相应界分为三个不同梯度。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结构表现为阶段样式、生态样式和实践样式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呈现在孕育和初步生成中,呈现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共同体的生成与演绎中,呈现在向实践展示中。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代代绵延的根基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基本方针。立足唯物史观视角可知,作为哲学命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旨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和“强起来”。从历史逻辑看,“两创”既是人的实践活动“历史性”的必然体现,又是人的主体能动性推动的必然结果,还是中国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的内在自觉。从理论逻辑看,“两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转换旧有存在形式、增添新时代精神的基础上,重获新生并扩大感召的过程,充分体现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从实践逻辑看,实现“两创”,须明确其实践主体、未来路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具体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人们基于自由自觉的生存实践所产生的一种总体上幸福的主观体验和积极评价。它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生活、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生活、人民享有优秀文化的生活、人民享有公平正义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它的生成是文化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实现发展理念的时代升华;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完善社会治理模式和公正机制;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6.
丁兆梅 《东岳论丛》2022,(10):16-23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日益坚定的历史自信。这一历史自信的内在依据,逻辑地呈现为对党的奋斗历程、奋斗成就、奋斗精神和奋斗新征程的自信等丰富内容。其中,对党的奋斗历程的自信是历史自信的前提基础,对党的奋斗成就的自信是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对党的奋斗精神的自信是历史自信的内在动力,对党的奋斗新征程的自信是历史自信的时代价值。科学把握坚定党的历史自信的内在依据,对于深入理解历史自信的内涵及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沂蒙精神的时代意义杨玉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要进步,离不开坚强的精神支柱。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精神。沂蒙精神就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群体意识和可贵革命精神。“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主动精神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法宝,必须继续坚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理论、历史、实践和价值共同构成其逻辑体系的四个维度,体现为遵循唯物史观的内在原则,赓续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的光荣传统,反映总结经验教训的历史理性,彰显为人民谋幸福的目标指向。在历史主动精神的逻辑结构中,理论逻辑为行动先导、历史逻辑为精神基因、实践逻辑为思想武器、价值逻辑为精神旨归,建构了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系统完整的精神体系,彰显于党的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生成有其内在的逻辑机理。从理论逻辑来看,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是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而形成的思想成果;从现实逻辑来看,是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进行科学研判而得出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20.
人民美好生活的生成与发展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的有机统一。美好生活与城市形态、发展方式密切相关。新时代能充分容纳美好生活要素的公园城市是绿色治理的现实目标。打造绿色空间、完善绿色政策、推进绿色“微”治理、培育绿色文化、科学测评生活质量、形塑绿色人生等,是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以公园城市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绿色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