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世界何以作为被生产者”是我们面临的一种现代性疑难。这一问题的发问动机来源于卡维尔电影哲学理论中的自动机制,摄影机的自动投影使世界保持了有差异的同一性,世界将其图像作为了自身的根据所在。卡维尔认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学说能否应用于电影经验是“难于证实的”,但将“世界作为……”这一命题结构扎根于根据律的保证之中,不仅使现实的解答得以可能,更使这一追问的提出成为必然的。  相似文献   

2.
冯契智慧学将自由个体视为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存在,这是中国现代哲学本体论的一个创造性说法。这一说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一是自由个体作为本体并非先天的设定或呈现,而是在现实生存活动过程中逐渐生成的;二是自由个性之本体论意义的生成基于充分的认识论展开过程,而非神启式呈现;三是人自身内在多重性的释放与世界之多层性的开放彼此相应,消解某种单一实体对人和世界的囚禁。从而,智慧学的自由个体本体论与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相比,敞开了走向真实存在的可能道路。  相似文献   

3.
孔帅 《天府新论》2021,(3):140-147
新批评派的“本体论批评”主要指诗歌具有多元和有机的结构形式,能够与外部真实的生活世界产生同构关系。麦克卢汉早年的文学背景导致他直接继承了新批评派关于文学与世界关系问题的“文学本体论”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媒介本体论”,媒介与社会生活之间通过人体感知这一中介也具有了某种同构性。基于“媒介本体论”立场,麦克卢汉认为包括大众艺术在内的一切艺术的本质就是感知外部媒介环境的工具和“探针”,并且对电力媒介环境下的大众文化表现出理解甚至肯定的态度。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超越了新批评派狭隘的传统文学观念,成功实现从传统文学批评到现代大众传媒与文化研究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的人学研究热预示了我国哲学研究已转入人本学哲学范式。由于对人的本质的规定不同,人本学哲学范式的人本体论呈现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和海德格尔的生活本体论三种形态。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应以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展开社会批判的实践本体论为主体价值观念,同时辅以感性本体论的直观自然、维护感性和生活本体论的拯救大地、保护环境的合理价值思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移动影像的媒介本质入手,试图鉴别电影区别于其他媒介艺术形态的特征,即巴赞的影像本体。通过对透明性理论的三个充分必要条件进行论证后,认为只有具备机械的因果链、高度的相似性以及携带主体位置信息的移动影像才有可能透明,而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表明,无论是作为被保存的画面还是由摄像机取景器即刻捕捉到的画面,画面中的事物是疏离的景象,而不是客观世界的本身。因此我们无法通过银幕看穿客体对象;因此影像本体也不能成为移动影像的媒介本质以区别于其它媒介。在经典理论电影语境下理解巴赞的影像本体论,而透明性理论在现代电影理论的语境下,使我们对影像本体的认识更迈进一步,从而脱离了曾经一度认为的媒介本质主义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人们用"观看"确立自己在世界之中的地位,图像则是观看结果的呈现。德布雷将图像发展史分为圣像的、艺术的和视像的三个阶段,而虚拟现实作为一种新的观看世界的方式将图像演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图像场景阶段。图像场景不同于以往各阶段中图像与现实之间的临场、表征和模拟的关系,通过具身的技术、主体意识的化身参与和超真实的临场感等技术美学特质,将图像变为"会思考的图像",并在生活现实之外创造了一个异质的现实。这种新的图像不能用传统哲学或审美规范来解释,而是需要整合技术、意识和艺术三个原本离散的领域,以"技术智力美学"的新观念来审视它。本文从图像媒介演进史的角度确立虚拟现实的独特地位,并从技术、媒介和诗学三个维度来分析其技术智力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哲学的真实意蕴与其在哲学上所实现的视域转换密不可分。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不是站在世界之外观世界,而是置身于世界之中反思人与世界的关系,世界就是现实的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存的感性世界”。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转向实现了一场彻底的本体论革命,马克思哲学既不是物质本体论也不是实践本体论,在马克思哲学中并不存在二者之间的纠缠。以自然先在性为前提和物质本体论为根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无法体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马克思哲学的真实意蕴就在于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8.
何中华 《东岳论丛》2008,29(1):134-140
作为一种传统本体论,物质本体论的缺陷在于它是隐蔽的二元论并具有人的非在场性,由此决定了其无法证伪实践本体论。后者所确认的实践的终极的原初性,逻辑地要求实践作为本体范畴具有无条件性,因而实践本体论不能充当物质本体论的一个特例以同它相调和。通过实践的本体论地位的奠基,马克思哲学立足于人的在场性诠释感性世界的历史生成,这与那种人不在场的物质本体论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9.
影像转向的语境下,影像开始替代口头语言和文字成为受众认知世界的主要媒介。但即便是影像,也并非一定是对现实的客观再现。作为“造梦”装置的电影,以影像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极具逼真效果,极易被误认为“现实”。在部分好莱坞电影中,黑人形象已经摆脱了早期的缺位状态或者刻板形象,更多以“精英黑人”的形象出现。但这种精英化的影像表征不一定是真实的。事实上,电影通过指涉现实等方式,消解了虚拟影像与现实之间的边界,使“精英黑人”的电影形象变得逼真和普遍,掩盖了黑人群体在现实中的真实社会地位。进而,电影作为一种影像层面的代偿,通过涵化观众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戏剧性地消解了现实中的社会和阶级矛盾。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形态,元宇宙以数据的方式建构起现实世界的平行宇宙,实现全沉浸式呈现和对感知信号的全摹仿。元宇宙是“虚”在形式、“实”在感知。然而,元宇宙与艺术何干?元宇宙作为一种媒介,既与传统艺术媒介的发展具有高度的连贯性,自身发展又伴随着感知的进阶。从柏拉图的摹仿观来看,传统艺术摹仿的是事物的“某小部分”外观,当代电影艺术的影像呈现则是对“某小部分”的巨大突破,而元宇宙却实现了全摹仿。由此可见,以元宇宙为媒介的艺术形式似乎也会成为必然。元宇宙艺术对现实物质世界形式的突破,不仅是在摹仿感知,还将重塑我们的感知与经验。  相似文献   

11.
论儒家诗学的向日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方儒家诗学文化传统里,“经”作为一个本体范畴即是一个隐喻词。在儒家诗学文化传统中,“经”是“缘光—太阳”,儒家诗学批评是在“经”的“向日式隐喻”中指向文学艺术审美的感性大地。儒家诗学对诗的批评是一种在隐喻中完成的审美感性的德道理性化过程,所以,儒家诗学在批评中对诗进行阐释而生成的意义,只是本体的理性缘光投射在诗之感性大地上的傀儡戏影像。因此,当儒家诗学从“六经”文本中提取意义而指向诗时,诗学与诗之间的意义关系就是一个隐喻的过程。“六经”正是以“向日式隐喻”的缘光烛照着这个此在世界,“烛照”就是阐释,正是“烛照”的阐释赋予这个世界以意义。因此,在儒家诗学这里,阐释仅是以诗学主体为中介而完成的一个本体论隐喻过程而已,如果我们把伽达默尔的一个阐释学概念“前理解”带入这里,“经”之本体的缘光就是儒家诗学批评无可回避的前理解。在皈依本体的信仰之下,这个此在的感性审美世界永远是“洞穴”或“幽室”,诗学主体永远是“穴居人”。  相似文献   

12.
刘长庚 《江淮论坛》2003,(5):105-109
感性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本文以为:在传统的本体———认识论哲学体系中,它标识着主体的认知能力;而在当代的实践存在论哲学基础上,它却意指生命现实之当下直接的存在方式;以感性为基本特征的实践构成了现代哲学的存在论基础。这一由认识论层面的认知机能向本体论概念的转变,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本文试图对这一历程进行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13.
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是(存在)含义问题,即我们如(是)其所是地理解事物时事物是什么或怎么样的意义问题,总是以我们有能力解释事物在理解中能够明确地如(是)其所是为前提的。既然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本体论旨在探讨我们如何能够如其所是地理解事物的普遍条件所具有的意义,而翻译史上的翻译忠实这一理解现象就是这样一个有关"如其所是"的理解问题,因此,翻译忠实应该能够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本体论框架内给出分析;并且这种分析是最本体的存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睿  姜进章 《中州学刊》2022,(2):143-150
虚拟现实使媒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VR电影和VR游戏因特征相似而让人产生了边界会逐渐消失的疑虑。但从VR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来看,在许多层面二者的边界依然明确存在。从视觉层面看,VR电影和VR游戏的相似性来源于交互性沉浸影像产生的奇观感受,当奇观消退后二者视觉画面的最终功能与目的存在差异。电影倾向于叙事和审美,游戏则更偏爱替换现实的参与式体验,这是二者的视觉边界所在。从表达层面看,VR电影仍具有语言性和平行于叙事空间的表意空间;在VR游戏中语言性却是可有可无的,其空间表达相比电影较为单一、客观,更强调玩家的直观感知。从本体层面看,VR电影在外部物质现实和内在精神现实方面,都更为贴近“世界原貌”的“真实”,对精神的呈现更深地指向意义的升华;VR游戏的本质是关于规则与交互结果的虚拟空间体验,原动力是玩家在赛伯空间中的官能性狂欢。  相似文献   

15.
刘长庚 《阴山学刊》2003,16(5):8-11
感性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的哲学概念。在传统的本体———认识论哲学体系中,它标识着主体的认知能力;而在当代的实践存在论哲学基础上,它却意指生命现实之当下直接的存在方式;以感性为基本特征的实践构成了现代哲学的存在论基础。这一由认识论层面的认知机能向本体论概念的转变,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6.
“真实”是意义活动的底线,“艺术真实”是艺术文本存续的基础。在理论界,围绕“世界、作品、艺术家、受众”这四个要素构建的理论范式,无法单独阐释艺术真实的意义机制,动态联系的范式结合也不过是标准叠加的产物。在技术层,数字媒介消弭了真实与虚拟的边界,这一状况与总体文化观念滑向“后真相”同步,艺术真实遭遇技术解构的冲击。理论阐释无法确证“存在意义”上的艺术真实,技术冲击消解了“存在者意义”上的艺术真实,前者指向价值论,后者指向本体论。由此,艺术真实交由商品市场,文本不再可靠,资本裹挟着动态更新的伴随文本进入经济场域,在意义竞争中重建“艺术真实”的本体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社会文化情境的“媒介真实”──试论电视传播对社会现实的建构陆晔在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感知,通过传媒所获得的认识,已远远超过其亲身经历。尤其电视在以其共时同步的传播方式使世界成为一个“村落”的同时,也因其视听结合...  相似文献   

18.
"否定"何以成为"本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炫 《河北学刊》2004,24(2):14-19
"本体性否定"是作为区别西方各种本体论和中国本根论提出的.其历史依据在于,人对自然性生存的"不满足于"冲动的产生;其现实依据在于,当代人既重个人利益又觉得利益无法安放心灵的综合感受;其理论依据在于,迄今为止所有的自然本体论都是一种人为的本体论,但因"人为"这一概念无法区别人的模仿与创造、沉沦与澄明,因而最后也就不能区别人与动物的根表特性.所以,"本体性否定"以"批判与创造的统一"来展开自己的"什么人为"之思.通过"本体性否定",人并不优于动物,而是不同于动物.  相似文献   

19.
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  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2 0 0 3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研究的走向 ,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讨论相关。一些学者认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是从本体论层面上发动并展开的 ,这一变革的实质就在于它使哲学发生了“生存论转向” ,使哲学关注的焦点从超验世界转向“感性世界” ,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实践活动。有的学者从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出发 ,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质涉及其存在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在存在论基础上所发动的哲学革命 ,不仅特殊地超越了黑格尔哲学…  相似文献   

20.
在李泽厚的哲学中,个体、感性、偶然是体系之内、逻辑之内的必然的东西,是其哲学主题。从而积淀流不是决定论和还原论,工具本体与心理本体之间不存在二元化矛盾,李泽厚的乌托邦是真正个体存在的高扬。同时,李先生也未能真正说明制造、使用工具的实践活动的动力来源是什么,没有在心理本体论基础上向前推进为生命本体论,以统一工具本体和心理本体。这大概也是李先生之理论引起人们误解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