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是记载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文献,周代五礼在《诗经》中皆有反映。授絷是周礼中的一个重要仪节,《周颂·有客》所载授絷等具体送宾仪节,反映了周礼敬的内涵,它是周王抚有天下的伦理基础。由该篇的讨论,还可窥见《周颂》性质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2.
《清庙》是洛邑告成时,周公率诸侯群臣告祭文王、致政成王的乐歌,通过对告祭致政祀典的礼赞,表达了对周人祖先功德的感谢和企盼德业永继的愿望,强化了周人天命王权的神圣理念,标志着周代立子立嫡宗法制的最后确立。  相似文献   

3.
<诗·周颂·振鹭>一篇是周王室对来朝诸侯的赞美和勖勉之辞.<振鹭>一篇多处运用成语,使诗篇在语言方面表现出灵动而不失典雅的特色.诗篇中"无斁"、"夙夜"、"永终"皆王国维所谓"成语".由该篇成语之讨论,可见周礼之用语规范.作为礼之体的重要表现,成语的意义与政治有密切关联.就<振鹭>一篇而言,"无斁"、"夙夜"、"永终"等成语是在"以宾礼亲邦国"这一观念的基础上使用的.  相似文献   

4.
儒家传统经典的形成与史官文化有密切关系。史佚是殷周易代之际及周初最有成就的史官,他写作、编辑的史学、文学文献对后世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长久以来,史佚的文化成就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从现存典籍中钩沉史佚的资料,有助于具体了解传统经典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史官、史官文化的密切关系,并有可能为了解《尚书》、《诗经》、《周易》的写作、编纂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从丙戍(公元1646年,时年二十八岁)始有志于研究《周易》,至于已未(公元1655年)开始写作他的奠定体系的哲学巨著《周易外传》。而在这将近十年的时间内,他曾奔波于民族救亡图存的运动,满腔热血而又屡受挫折,直到南明瓦解,才决定“退伏幽栖”,以“亡国孤臣”之悲愤,在“志无可酬,业无可广”的情况下,倾心于研究《周易》之道。先有《周易稗疏》、  相似文献   

6.
学者论《易》之“朋”象,或曰:“兑为朋”(虞氏“逸象”);或曰:“阴得阳为朋”、“阳得阴为友”。(见近人尚秉和著《周易尚氏学》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皆非其解。盖“朋”之象为坤。  相似文献   

7.
《穆斯林的葬礼》作为一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作为一部在当代文坛上有很大影响的作品,有着与众不同的篇章结构形式和表意特征。其明显的特征是对传统诗文中惯用玉象、月象的创造性运用,具体表现在用月象玉象交错的形式来结构全篇、对玉象月象的传统表意内涵注入更为丰厚的意蕴、更多意象表意手法的运用等几个方面,从而成就了作品浓厚的历史感、民族文化感和时空跨越感。  相似文献   

8.
主体技术·拟象·公共领域--论虚拟社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这一主体技术和人的本质联姻生成了虚拟社区,创造了漂浮能指的拟象化的公共领域,为人超越现实的必然性,回归本真的自我,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革象新书》的深入研究,详细阐述了赵友钦的科学思想:其中主要有“日之圆体大,月之圆体小”说;恒星测定新法“同时参验”说;“小罅光景”的光学成就等,说明了我国古代道教学者对天体物理学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诗经·周颂》中的农事诗共计六篇,几乎占据全部《周颂》五分之一的篇幅.除耕作内容外,祭祀是农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事诗的祭祀对象又分为农神与先祖,它们是研究《诗经》与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11.
<正> 出现于西汉的《毛诗·大序》,是儒家《诗》论发展史上继孟子、荀子而后的一篇经典性文宇.它在中国古代诗论史上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这是古文论界所公认的.然而,关于它本身的理论价值,古文论界的意见并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代表着否定的一方,郭先生认为:“《毛诗·大序》一篇对后世的文学批评虽有相当大的影响,但是也不出儒家论诗的意见.没有什么新义.”持肯定意见者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2.
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对小说的阐释出发 ,结合语源学、目录分类学的分析 ,阐明了“小说家”的内涵。同时 ,通过《汉志》小说家的著录、遗文及先秦、汉代相关资料的分析 ,指明“小说”作为一种文类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规定性。最后 ,简略分析了《汉志》小说家的内涵和指称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管子·侈靡》篇在全书中篇幅最长 ,文字错误较多 ,不容易通读。它受到现代学者的较多关注 ,应该归功于郭沫若《〈侈靡〉篇的研究》对它的经济思想的发现。① 半个世纪以来陆续发表的大量有关论著 ,大多深受这篇著名论文的影响。笔者粗读《管子》 ,对关于《侈靡》篇的一些基本问题 ,诸如侈靡涵义、全篇主题、著作时代 ,以及它和《轻重》篇的关系等 ,有些和前贤不同的看法 ,写出来请同好批评指正。一、“侈靡”释义  “侈靡”一词 ,战国秦汉文献中屡见 ,都是指贵族或富民阶层的奢侈消费。《侈靡》篇对这种奢侈消费方式也有具体的描述。所…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现代思想史、文化史上,致力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著名学者不乏其人。林语堂虽长期远居海外,也应名列其中。固然,林语堂主要是翻译家、语言学家和散文杂文作家,特别是在向国外译介中国古典名著方面颇有盛名;但他从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始终以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作为课题之一,付出了大量劳动,发表了为数不少的文章和演讲。中西文化的比较几乎贯穿了他的所有著述。林语堂人已作古,这些著述不论其思想观点如何,都应归入前人的文化遗产。我们须象鲁迅所指引的那样,“要拿来”,“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相似文献   

15.
<正> 殷焕先先生《汉字三论》已由齐鲁书社于一九八一年九月出版。三论的题目是:论汉字的“六书”性质和汉字的教学、论汉字的笔画形体、论汉字的简化与教学。这本书首先引人注意的,是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读来饶有趣味。学习以后,感到很有收获,从内容上说,主要有三。首先是,立论的根据,讨论汉字应该以什么为出发点?记得周恩来总理一九五八年在谈到简化汉字问题时说过:“我们应该从六亿人口出发来考虑文字改革问题”,“为了广大的劳动人民和千千万万的儿童,知识分子应该动动脑筋”。《汉字三论·前记》明确提出把“速度”作为观  相似文献   

16.
17.
<正>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六十四个简单的符号能够涵盖天地中的一切。《周易》以卦画符号和汉字符号为两翼,我们在重视卦画的同时,似不能忘记汉字在拓宽易象世界中的作用。今天许多西方人在接触《周易》时,往往对卦象延伸的脉络感到难以理解,这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同时也有来自语言差异的原因。很难想象,若是易卦名,卦爻辞是由限性限义的拼音文字所写成,那么易象世界是不是真能这样推演恐怕都会发生问题。可以断言,易象世界  相似文献   

18.
《史记·天官书》,记载了太空很多恒星的位置,描述了行星和月球出没运行的现象和规律,校正了我国古代的星岁纪年法,批判了殷周以来的星占术;并用其天文观和方法论,意在言外地评论了春秋至汉初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今天,如何评价司马迁这篇正面“究天人之际”的作品,实属《史记》研究中一个独特而饶有兴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庄子》至人·神人·圣人异名同实论杨成孚《庄子·逍遥游》有一迄今尚有歧解的名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①因此,判定至人、神人、圣人是异名异实而有等级之别,抑或异名同实,这是研读《庄子》难以回避的焦点课题之一。但自魏晋以来对此鲜有以坚实的材...  相似文献   

20.
《诗》家释“芣苡”为车前 ,这于诗意不符。应是禾本科粮食作物薏苡。《》是先民们采集薏苡的劳动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