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与公司绩效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监事会与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共同构成了公司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各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监事会在其中承担了重要的监督职能,可以监督上市公司董事、经理,且不受董事、经理制约.因而,监事会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监督"内部人控制"现象,防止损害股东的利益行为的出现,从而有利于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相似文献   

2.
在现有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3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构成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国家股由于其有效持股主体缺位,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公司经理层可能利用职权侵吞股东利益,国家股比例(PS)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法人股东拥有足够的激励和能力去监控公司经理人员,法人股比例(PL)与LnAMBR显著正相关,而和CROA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社会公众股东的分散性导致其在公司治理中的无效率,社会公众股比例(PL)与LnAMBR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是指一组连接并规范财产的所有者(股东)、受托者(董事会)、控制者(经理)、使用者(职工)相互权利和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作为公司管理体系的核心,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保证,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增值的根本要求。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要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国有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必须经党委研究讨论后,再由董事会或者经理层作出决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强调,国有企业要结合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企业实际,制定本单位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  相似文献   

5.
完善国有企业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两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如何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目前流行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做法 ,是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对这些企业原有资产进行清产核资的基础上 ,向“企业”(实际是指公司的“内部人” ,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董事长或总经理)颁发授权证书 ,由后者以所有者代理人的身份全权经营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但这样做的弊端是把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托管关系和董事会与高层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混淆起来了 ,使前述法人治理结构中因双层“嵌套”关系而形成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制衡关系变成实际上的“内部人”对自己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新创科技企业具备新创企业和科技企业的特征,因此治理机制与其他企业不同。文章采用2006年新创科技中小企业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董事会、高管人员、股东、债权人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治理状况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结论是:董事会开会次数、CEO薪酬、CEO持股比例是否为5~25%、财务信息透明度和公司规模与绩效正相关,CEO变更、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流通股比例和资产负债率与绩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缘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所形成的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经营者选择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及监督机制,促使经营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努力工作,为股东及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本文从剖析激励与约束的关系人手,分别介绍了公司治理中激励与约束的原则,激励与约束的关系及企业内部薪酬制度和外部市场环境对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是古老话题,董事会制度被认为是因此而设立的治理机制。现实中董事会的选举总要受到经理层的部分控制,那么在经理层控制下的董事会如何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责呢?文章从理论的角度,在Hermalin和Weisbach(1998)中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董事会的声誉建立新的模型,尝试回答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特征两大方面基于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融资期限结构的具体影响,认为企业的股权集中度、经营者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三个变量与企业融资期限结构呈负相关关系,董事会独立性和激励机制两个变量与企业融资期限结构呈正相关关系.企业规模越大、固定资产越多、缴纳税收越多、利润越高意味着企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企业融资越倾向于长期资本.  相似文献   

10.
审计委托安排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司治理的框架 公司治理是一套既是制度上的,也是以市场为基础的以确保公司那些具有自利倾向的控制者(制定决策决定公司如何运营)从公司所有者(资本提供者)利益最大化出发,忠于职守与责任,对公司的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一、企业财务统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企业治理结构的缺陷是财务统计信息失真的诱因。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股东、债权人、经营者之间构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人为地操作财务统计信息,导致其严重失真,使企业账上的利润有可能是虚构的,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业绩。另一方面,法人治理结构的一元化模式,使权利过分的集中在内部人员手中,弱化了企业内部的监督作用。在这样一个不完善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法人治理结构下,企业的信息不真实也就自然发生了。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正华 《浙江统计》2004,(12):14-16
资产重组是上市公司的外部投资或者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调整,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公司运行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公司价值的增加.资产重组的绩效就是指重组活动是否具有改善企业经营和提升股东财富的效果,它的绩效自然要通过公司绩效反映出来,因而重组前后公司绩效的变化即可认为是重组的绩效.  相似文献   

13.
以西安市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治理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董事会结构因子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活动因子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因子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股权结构因子和管理层激励因子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些影响表明高新技术企业治理结构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诸暨、长沙两地区具有转向特征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主要利益相关者关系质量与中小企业转向结果的关系,得出结论:企业与供应商、顾客、股东之间的承诺与沟通,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承诺与参与治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与信任,企业与普通员工、管理者之间的承诺与信任,对中小企业摆脱业绩困境有着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公司治理实践中,董事会绩效愈来愈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董事会既是内部公司治理的核心,又是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其绩效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的成败。关于如何提高董事会绩效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改善董事会构成、提高董事的个人素质与报酬水平,以及健全董事会文化等建议。我们则试图从董事会在运行过程中的信息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董事会效率识别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公司治理日益得到重视,围绕如何发挥董事会的监督制衡与科学决策作用,提高董事会的运作效率,国内外学者针对董事会的构成提出了很多创造性的建议,然而,董事会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董事会成员的构成,也依赖于相应的董事会评估程序.董事会效率的评估是一个相当新的概念,它的产生根源于股东对公司有效管理与治理的期望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将公司治理文化分为股东文化、其他利益相关者文化与治理机构文化三个方面.在提出公司治理文化评价构成底层因素的基础上,运用DHP(Delphi和AHP的结合)方法给出了各构成因素的权重,建立了公司治理文化评价模型,并利用模糊评价法分析调查数据,得出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8.
大股东治理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匡霞 《统计与决策》2005,(14):100-101
本文运用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大股东治理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结论认为大股东的控股比例与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呈U型相关关系,与资产负债比率呈负相关关系.同时法人股的治理效率要明显好于国有股,无论是每股收益还是资产收益率都要好于国有控股企业.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山东省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基于我国上市公司二元体制考察了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样本民营上市公司监控效率要高于国有上市公司;监事会规模、持股比例、会议次数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不显著;董事会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促进企业业绩的提高;独立董事所占比例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样本内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在提高监控效率还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中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债务结构和内部人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提出相关的理论假设,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二元制的董事会的领导权结构在成熟期企业内对企业的业绩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在成长期企业中则不显著;独立董事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业绩都有显著的有利的影响;股权制衡力在成长期企业中对企业业绩产生了显著的负影响,而在成熟期企业内并没对企业的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债务融资对成长期企业和成熟期企业的业绩都有显著的负影响;增加高管持股比例在成熟期企业中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绩效,但是在成长期企业中则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负面的影响;股权集中度的增加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不利的影响在成长期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