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弱势群体,其生存环境恶化,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他们的心理问题是社会、学校、父母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通过加强社会、学校、父母与留守儿童的互动,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把他们留在原住地入学接受教育,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亲面对面的教育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条件下,监护权根本无法得到保证,他们在学业成绩、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及身体发育方面出现许多不良问题,本文将试图从监护权这个角度来关注这个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是指那些父母双方都外出工作,日常不与父母一起生活,而自己留在户籍所在地同其他人一起生活的儿童。本篇论文目的在于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劣于非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4.
在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众多因素中,家庭是最重要的因素。父母,尤其是父亲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社交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性别角色的正确建立,认知的发展等说明父亲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1例正常儿童挑食和偏食行为的个案研究,分析造成其挑食和偏食行为的原因,探索父母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中所处的地位,探讨对此类儿童挑食偏食行为进行矫正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并为实际工作者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儿童期家庭教育从父母教养方式、儿童兴趣和思想意念的开发入手,儿童的创造性人格更来自于家庭环境的熏染和高度的教育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大多数人将自己的子女留守在家,便形成了特殊的留守儿童群体.这些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父母管教与爱护,情感和道德上的缺失,形成诸多问题.对于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与解决途径的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尝试通过调查、分析的方法,以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针对安徽省安徽省蒙城县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从研究中发现留守儿童接收学校体育教育及在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令人堪忧.最后总结得出学校体育教育和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有很大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得出影响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议.因此,本文对于研究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的问题上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寓"学"于玩     
传统填鸭式的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家长和儿童需求,那么如何使儿童既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又不会使成绩下降,以致辜负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下面我就以一个教育者多年的从教经验来说一说如何让儿童在玩中健康,快乐,茁壮的成长-也就是标题所说的"寓学于玩".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部分地区经济欠发达.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年轻父母们纷纷外出打工,留下年迈的父母照顾他们的子女.隔代抚养导致孩子缺亲情、缺管教、文化素质低、法律意识低,人们将其统称为“两缺两低”.“两缺两低”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承认留守儿童的“两缺两低”现象,理性地探索其背后的社会因素,对于完善儿童保护体制,减少儿童伤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农村社会已进入转型时期,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故土进城务工,导致许多农村儿童脱离父母的监护,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相伴而生的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一问题成为农村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习以为常”是破坏美好生活的罪魁祸首。人一旦陷入到习以为常的状态,就会失去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体验能力。然而,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习以为常:对于在黑暗中随手打开电灯就能见到光明习以为常;对于在图书馆随时都能借到自己想读的图书习以为常;对于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用手机听到亲人的声音习以为常:对于从小到大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习以为常。这些“习以为常”让我们失去了生命中本该拥有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而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外出打工的农民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而只能留给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由于这样的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监督和教育,祖孙辈的隔代教育又存在很多缺陷和弊端,这就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上和心理发展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并试着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离开,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教育,表现出了身心都不健康的状况。教师应给予关爱,正确引导他们,使他们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黄珍 《人才瞭望》2016,(6):254-254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儿童学习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学习是在个体文化和集体文化的交织中不断发展的。基于此,探究个体文化和集体文化影响下的儿童学习发展情况,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格林童话是儿童文学中一部不朽的经典著作,其中绮丽的想象把儿童带到了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格林童话对真、善、美的歌颂与赞扬,促进了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陶冶了儿童的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儿童真、善、美的良好品质.格林童话以奇幻的想象和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启迪儿童的心灵,塑造了儿童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经济日益发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便随之增多,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这种状况下一个特殊的群里"农村留守儿童"便成为了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产物。农村留守儿童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基本权利难以保障、心理发展异常、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不良、道德出现危机等,需要出台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儿童阅读现状堪忧,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悬殊,儿童在阅读起步年龄和阅读量上都难以和发达国家匹敌。为了改变儿童阅读现状,培养我国儿童的阅读兴趣,我们有必要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并引导图书馆参与到儿童阅读推广中,实现儿童阅读推广的多元合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图书馆系统对儿童这一目的客户群的重视,儿童特色服务逐渐成为专业人士思考的范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淡薄服务意识不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图书馆服务,提升馆员的专业化素质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从馆员的专业化和如何开展儿童特色服务两个方面着手,分析探讨了馆员和儿童特色服务之间的利害关系并给出适当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父母的宝贝,整个家庭的重心,他们的生活一般被幸福的光环所笼罩着,精神抑郁的儿童是不多见的。然而正因为他们人数少,一般情况下又不会惹是生非,所以很容易被人忽视,得不到及时的矫治。长此下去这些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见证者 1915年,伊莎白教授出生于中国成都一个加拿大传教士家庭.幼时的伊莎白被父母送回加拿大接受教育,上大学时主修社会学.1938年,伊莎白获多伦多大学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此后她回到中国成都,参加在四川兴隆场的乡村建设实验并开展人类学调查.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任教于金陵大学的英国共产党员大卫·柯鲁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