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林外史>研究与<儒林外史>研究的研究,是相互关联而又不同层次的课题.《<儒林外史>研究史>》是评述<儒林外史>研究成果的著作,不同于<儒林外史>研究,但只有对<儒林外史>有研究的学人,方能进行《<儒林外史>研究史》的撰作.  相似文献   

2.
有关《儒林外史》的情节取材来源 ,何泽翰《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 ,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 ,房日晰《〈儒林外史〉取材来源补笺》 ,朱一玄、刘毓忱《儒林外史资料汇编》等 ,已做了大量翔实的笺证 ,功绩卓然。近来翻书 ,复辑得《儒林外史》情节本事一则 ,抄补于此 ,以就正于方家。第十回“鲁翰林怜才择婿 ,蘧公孙富室招亲” ,娄三娄四公子于书房宴请鲁编修 ,蘧公孙坐陪 :  奉席坐了 ,公子吩咐一声叫“焚香” ,只见一个头发齐眉的童子 ,在几上捧了一个古铜香炉出去 ,随即两个管家进来放下暖帘 ,就出去了。足有一个时辰 ,酒斟三巡 ,那…  相似文献   

3.
文学经典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而被纳入文学史的书写范畴无疑是文学作品经典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文学史的编撰史中,《儒林外史》经历了由缺席到出场直至经典化的过程.仔细梳理《儒林外史》进人中国文学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与发掘并经典化的过程,对我们理解文学史的编撰在经典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体味《儒林外史》的内涵与价值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儒林外史》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但它所叙述的诸多内容可和正史、笔记中的史料相印证,正像评论家所说它是以稗说存史。  相似文献   

5.
郭爱涛 《学术论坛》2012,35(4):107-111
《儒林外史》是清代中期吴敬梓创作的著名长篇白话小说,其语言反映了所处时代语言的特点,也带有所创作地域的方言色彩。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并选取《儒林外史》中的特指疑问句作为一个封闭范围,系统地进行研究,以期揭示清代中期汉语疑问句系统向现代汉语发展演变的线脉。  相似文献   

6.
郭爱涛 《学术论坛》2013,36(1):191-196
《儒林外史》是清代中叶著名长篇白话小说,其语言反映了所处时代与所创作地域的语言特点。本文选取《儒林外史》中以疑问代词、疑问副词为标志的反诘疑问句作为一个封闭范围,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地、系统地进行研究,以期揭示清代中叶汉语疑问句系统向现代汉语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儒林外史》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但它所叙述的诸多内容可和正史、笔记中的史料相印证,正像评论家所说它是以稗说存史.  相似文献   

8.
《儒林外史》与史传文学人物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林外史》与史传文学的关系,是一个早已引起注意但研究尚未深入的问题。从创作原则、人物塑造、叙事模式诸方面对这个问题做具体的考察,对于《儒林外史》乃至中国小说史研究的深入,都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本文拟从人物塑造角度,探讨《儒林外史》与《史记》为代表的史传文学类型原则的继承、革新关系。  相似文献   

9.
《儒林外史》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封建文人,其中典籍文化方面的内容较为丰富。纸质书写载体有:斗方、扇面和手卷。图书流通环节涉及印刷、销售、赠送、收藏。古书作伪主要体现在剽窃他人之书以为己书。《儒林外史》对明清典籍文化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试论《儒林外史》,“善善恶恶”的整体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儒林外史》题名曰“外史”,系对应于正史中之《儒林传》而言。吴敬梓“以《史》《汉》才作为稗官”,既有继承古代史家“不虚美,不掩善”、“寓褒贬,别善恶”的传统史笔的一面,又有突破官修正史体例的拘缚,以其独创的“史外之史”的稗官小说全面反映那一时代的知识阶层乃至整个社会的现状,表述他的“褒贬是非”的鲜明态度的一面。闲斋老人于乾隆元年(1736)作《儒林外史序》说:“稗官为史之支流,善读稗官者,可进于史,故其为书,亦必善善恶恶,俾读者有所观感戒惧,  相似文献   

11.
一代文人的厄运——《儒林外史》主题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迅推崇《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讽刺小说,同时又感叹“五四”运动以来,《儒林外史》的伟大没有人懂。建国以来,在这个领域里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集中表现在1954年纪念吴敬梓逝世二百周年的日子里,发表了一批重要的论文,推动了研究的深入。不幸的是,不久,《儒林外史》研究工作受到了文学、政治理论等领域里  相似文献   

12.
《儒林外史》独树一帜的叙事结构,一直是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焦点。《儒林外史》清代评点对其谋篇艺术详瞻、细致的阐发,可以概括出《儒林外史》谋篇的四个艺术特点:精严性、抒情写意性、对比性、重述性。  相似文献   

13.
黄季鸿 《兰州学刊》2010,(Z1):80-82
《〈西厢记〉接受史研究》《西厢记》选本与曲谱收录予以系统深入探讨考述第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著作,他以现代接受美学理论为视角,对《西厢记》的各类改、续之作所做的材料搜集与研究,较之他书用力最勤,是集大成式的总结,在《西厢记》研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儒林外史》对晚清的谴责小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鲁迅在谈到谴责小说时,曾肯定它的“命意在于匡世”,其思想与《儒林外史》相近。胡适更认为谴责小说“皆为《儒林外史》之产儿”。《儒林外史》之所以对谴责小说产生直接影响,首先是因为时代特点有共同之处。吴敬梓生活的雍、乾时代虽为“盛世”,但其中也已包孕着“末世”的危机。谴责小说  相似文献   

15.
《儒林外史》喜剧形象的划时代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准确地测定了《儒林外史》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小说史上高踞于讽刺艺术高峰的位置。他认为“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这是说,前无古人。他还认为“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这是说,后无来者。其主要标志,就是在喜剧形象的刻划上,实现了由类型化典型向性格化典型的飞跃,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吴敬梓利用"神道设教"完成了作品的艺术构思,这种艺术构思决定了《儒林外史》士风描写的特色.宗教叙事是了解《儒林外史》文本意蕴和艺术特色的关键,充分总结明清小说中的宗教叙事可以建构中国宗教叙事学;作者通过宗教叙事传达出来的创作意图和现代视野下的许多经典结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儒林外史》的情节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幽榜并不是伪作,也不存在另外五回为后人伪作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鲍文卿是《儒林外史》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正面形象之一。虽然鲍文卿不是儒林中人,而是社会底层身份卑贱的戏子,但是作者却赋予了他颇多君子之德,使之反衬出《儒林外史》中各种重功名富贵而轻“文行出处”的衣冠中人的鄙陋和虚伪,从而反映出作者的人生观念和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18.
一 自从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列出“讽刺小说”这一小说类型,并以《儒林外史》作唯一代表之后,“讽刺小说”作为《儒林外史》(下简称《儒》)的小说类型定名,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接受。鲁迅先生抓住了《儒》最主要的美学特征,由此出发而对《儒》作出的高度评价是准确和公允的。不过,当我们在对《儒》进行比较全面具体的分析研究时,就不能仅用“讽刺”去囊括作品所有的审美特征。事实上《儒》除了通过对否定性人物、现象的讽刺去揭露批判封建文化  相似文献   

19.
从《理水》看鲁迅对《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彭波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一部卓越的、极其成功的讽刺文学巨作。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以及一系列杂文中,对《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做出了精辟的分析,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进而在...  相似文献   

20.
短篇其表长篇其里——《儒林外史》结构新探徐又良建国以来,《儒林外史》(以下简称《外史》)结构研究乃是《外史》研究中的热点、焦点,成绩有目共睹,但未突破五四时代《缺名笔记》“有枝而无干”〔1〕及胡适“没有结构”〔2〕、“没有布局”〔3〕观点的框架。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