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瑶族传统禁忌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事象,具有自我保护、心理调适、社会整合和存在解释等民俗功能。瑶族传统禁忌产生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最主要的是源自瑶族先民对生存经验的总结和记取、对天地万物的崇拜和畏惧和对人生欲望的克制与限定。瑶族传统禁忌对瑶族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既有积极的意义,亦有消极作用,二者相依相存。  相似文献   

2.
在民族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特点和社会发展缓慢等原因,瑶族的传统道德教育颇具特色。至今这种独特的传统道德教育仍然对瑶族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对瑶族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特点及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对瑶族地区尽快地脱贫致富,加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西金秀瑶族禁忌习俗的主要内容、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以及如何改造等方面的讨论,分析论述瑶族禁忌在现代社会中所蕴涵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从深层次上探讨禁忌的社会本质和文化特征,为瑶族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代人类学学科意义上的瑶族研究走过了90年的历程。以中山大学师生瑶族研究的学术史为主线进行梳理,可发现人类学研究瑶族的学术传统是运用田野调查方法,民族志写作聚焦瑶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关注瑶族区域的社会发展变迁。在新时代,瑶族研究应接续人类学者优良的学术传统,立足田野,扎根中国大地,把脉瑶族群众的主要矛盾,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加强与境内外人类学的对话,为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5.
宗教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对瑶族的宗教文化,不少中外学者已进行过探索。受此启迪,本文拟对其特点略作探讨归纳,以飨读者。 一 多元性的特点 多元性,是瑶族宗教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总的看来,瑶族的宗教文化不仅包揽了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盘瓠图腾崇拜等诸多传统的宗教内涵,而且还揉入了大量的道教因素,从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丛书之一的《瑶族文学史》,是一部在瑶族文化视野下 ,全面系统、客观详实地评述瑶族文学史的专著。展现出瑶族文学的发展规律和艺术魅力、瑶族历史的演进历程、瑶族宗教信仰发展史以及瑶族传统文化中独有的族群意识、结构等丰富内容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对瑶族文化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瑶族传统舞蹈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比如安名舞、度戒舞、婚礼舞、开山舞、打猎舞、出兵舞、凯旋舞、盘王舞、猴鼓舞、铜鼓舞、牛祭舞等等,数以百计。众多的舞蹈,不外是为自娱所生。这种自娱性的艺术形式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是瑶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瑶族的传统艺术形式,主要有音乐、舞蹈、绘画和工艺美术等。这些传统艺术,是瑶族人民情感的抒发和智慧的结晶。音乐瑶族是一个能歌善唱的民族。他们有传统的“耍歌堂”、“坐歌堂”和“玩坡”的歌唱  相似文献   

9.
贵州瑶族绕家支系是指以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和都匀市匀东镇绕河村为主要聚居区的称为"绕家"的这部分居民,这两地也是瑶族绕家支系生产生活的中心区域。这里拥有较好的社区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在2013年和2014年被住建部、文化部和财政部认定为中国传统村落。从学术上对其传统社区自然生态和文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探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瑶族长鼓舞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鼓舞是瑶族的民间舞蹈,是瑶族人古老的原生态艺术表演形式,它融歌、舞为一体,反映了瑶族独特的文化内容与特征,是瑶族民族历史、情感、精神与价值观的再现与记忆,反映出瑶族人民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1.
瑶族生产模式的基本特点及生活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决定了瑶族对自然环境条件有着高度的依赖性,因此瑶族人民对环境的重要性有着自己独特、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长期的实践中,不仅总结形成了一套保护山地生态环境的有效体系,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知识,并基于这一认识和理解,在应对自然灾害、实施减灾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时对以宗教信仰、禁忌习俗为核心的文化措施减灾也给予了足够的承袭。  相似文献   

12.
广东瑶族源远流长,其来源可追溯到宋朝以前洞庭湖畔的“长沙、武陵蛮”,但南迁的瑶族先民流入岭南诸地后,跟当地原土著山民接触,经过逐代的交融,遂使瑶族文化有了创新与演变。下面介绍、剖析粤中龙门蓝田地区瑶族现存的若干特异文化,试以证实,不同地区的瑶族,因生态环境、经济形态与周边民族的影响不同,瑶族内部的文化特征亦会呈现不同特色。地处南岭走廊腹地的粤中龙门县,世代为瑶族聚居地区,现在县东北面的蓝田瑶族乡,仍居住着自称“山仔瑶”的瑶族7000余人。粤中地区历史上曾为俚、蛮、汉古代民族集散地,以至蓝田瑶族在承继、发扬本民族传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部分南亚瑶族从老挝、泰国移居美国后,在和西方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其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根据笔者赴美调查所得,美国瑶族已基本从一个刀耕火种的山地民族演变为从事现代化生产的都市民族。究其原因,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改变是美国瑶族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而美国政府的支持与指导是其变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服饰是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人的内在心灵的升华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瑶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对瑶族古代服饰的文化特质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瑶族灿烂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瑶族服饰自古以来便五彩斑斓,绚丽多姿,是瑶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瑶族服饰文化的特点及其功能,对弘扬瑶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一、瑶族服饰文化的特点瑶族服饰与瑶族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将瑶族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工艺技能等文化传统浓缩汇集于一身,从而形成了鲜明特点,其表现是: (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各地瑶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经济生活各异,在服饰上形成了众多的款式和鲜明的地域风格。  相似文献   

16.
以考古学文化与瑶族<评皇券牒>、历史文献中的瑶族迁徙为依据探析千家峒的生成.据考古学文化与历史背景分析,辨析瑶族最早的千家峒在今天湖南临湘市龙窖山.江永大远千家峒、广西灌阳韭菜岭千家峒说,是世世代代不同人们的研究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瑶族人民长期受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非常残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生活格外困苦,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特别勤劳勇敢。历史上瑶族人民反抗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斗争连绵不绝,瑶族是一个富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的民族,但组织程度和斗争水平较低,缺乏明确的斗争  相似文献   

18.
美国瑶族文献是以口承与文本形式保存的瑶族"集体记忆",再现了瑶族族源传说以及境外迁徙之史实。这种"记忆"具有文化储存与文化认同的功能,其中的一些核心符号,构成瑶族记忆链中的重要环节,是美国瑶人在新的文化境域中进行文化重构的基础。在文化"失忆"的情况下,这些记忆符号还起着文化"修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羊,不仅是自然的生物,而且被赋予了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代表着吉祥、神圣、善良、谦让、公正等,是真、善、美的象征,同时,羊文化中也存在一些劣根性,如盲目、缺乏个性等。借鉴传统"羊文化"中的精神特质,吸收和运用积极的一面,摒弃和根除消极的一面,对现代高校管理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分析及跨文化交流理论,结合实地考察,探讨了美国瑶族文献与世界瑶族迁徙地之关系。指出中国、东南亚、美国是世界瑶族迁徙的三大要地,美国瑶族文献中藏有大量瑶族迁徙文化信息,通过对这些文献作文字与书写方式、纪年方式、人名与地名以及内容与类别的考释,证明文献的所有者是明清时期由中国陆续向东南亚一带迁徙的瑶人。对这批瑶族文献进行抢救性发掘与比较研究,便于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探讨世界瑶族文化的特质,找出其间的文化异同,促进世界瑶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