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偶 ,在叙述型诗向描绘型诗 ,有机结构诗向无机结构诗的裂变过程中 ,是一个积极的不安分的元素。它使诗的内部结构由有机变为无机 ,是诗通于画的一个条件 ;它使诗歌的语言产生质的变化 :由语链变为词或词组的无语法纽带的并置 ,宣告了诗歌语言的独立。对偶是诗歌结构历史发展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2.
诗词作为交流思想的一种工具,它的语法结构必须基本遵循民族语言的共同规律。但诗词语法又有不同于散文的特点,因为诗词的语言要更加精炼,要受到格律的限制,它不如散文那样自由,许多时候不能不在一般语法规律的制约下,依格律的需要而加以省减、变化。词跟诗,特别是近体诗,格律上有许多共同的特点,语法也大体相同。然而近体诗每句字数固定不变,不是五字句便是七字句。词则由一字句到十一字句均有,一个较复杂的句子  相似文献   

3.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语言本质的论述,对诗歌语言分析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能指与所指、聚合与组合的关系是包括诗歌在内的所有语言活动的共有机制,语言与思想、日常语言与诗歌语言之间并不存在截然不同的对立,诗歌语言的意指活动存在于语言的本质之中。空间语法是阐释诗歌语言美学特性的有效手段,语言空间分为形式空间和语义空间,在特定系统中的空间大小决定了一首诗的质量高低。  相似文献   

4.
论威廉斯和肯明斯的具象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的排列形式是诗最重要的形式特质之一,具象诗是重视诗的视觉效果的诗体,能够采用非语言形式起到表情达意的特殊功能,受到二十世纪现代诗人的高度重视。威廉斯和肯明斯是英语具象诗不同时期的代表诗,威廉斯只是对传统诗形作了不违背诗歌规则和语言规则的改良,肯明斯颠覆了已有诗歌秩序和语法规则,将具象诗创作推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5.
杨双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2):65-68
诗歌《羊齿山》作为托马斯最具代表性的诗篇之一,语言运用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本文运用文体学中前景化的视角分析《羊齿山》一诗的语言,不仅赋予诗歌新颖性和创造性,而且达到了突出主题的效果.又从变异和过分规则化两个方面剖析前景化实现的手段,前景化手段的运用不仅赋予了本诗独特的魅力,而且突出了诗歌的主题.通过探讨诗歌语言在语音、语相、词汇、语义和语法等层次上的变异和过分规则化,帮助读者分析和解读诗歌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诗的语言是最精炼的语言,它又是音乐的语言。由于诗歌具有明显的节奏和韵律,因而也就便于朗读和记忆。这是中外诗歌的共同特征。多读外文诗歌可以培养外语语感。英语诗歌是英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伊丽莎白时代,诗歌吐萼扬华,开得满园春色,莎士比亚便是当时最享有盛名的伟大诗人之一。继而在十七、十八、十九世纪,英国又相继产生了弥尔顿、布莱克、彭斯、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一种运用最精美的、带有音乐性的语言创造意象,主要借助意象以抒情的艺术。诗歌必须有真情实感,构思要新,要巧,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诗歌必须有大胆、新奇、丰富的想象;诗歌要善于运用象征手法,使诗飞跃、灵动;诗歌要讲究音乐美,还要注意炼字。  相似文献   

8.
诗歌中的 “场变 “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诗歌中的场变,或者叫诗语的弹性,指的是诗人对现有语法规则的有意破坏,或者说是诗人对散文语言的有组织的破坏,这种破坏是适度的、建设性的,它往往于读者熟视无睹和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有令人惊喜的发现,使人们在惊奇、费解的刹那间,通过联想和想象顿悟隐藏的意蕴。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民俗的一面镜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是民俗的一面镜子贾晞儒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与其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语言结构也就会因不同的民族语言而有了差异。在语言结构中,语义与语法是两个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矛盾统一的关系。语法受制于语义,而语义又必须以一定的语...  相似文献   

10.
具体诗是一种反传统语法的、主要以语言单位的视觉和听觉维度为创作对象的诗歌,通过对陌生化的或被陌生化的文字、语法或句法的否定和换位、解构和建构,来突出语言的物质性和可实验性。通过介绍具体诗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从具体诗的受众角色出发,结合其在德语诗坛20世纪中叶以来的发展情况,简要分析具体诗创作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及其对现代德语诗坛和德语现代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因受古典诗歌影响 ,我国儿童诗歌向来讲究音乐性。这集中表现在发音的抑扬顿挫与节奏感上。但是 ,到了上世纪 80年代 ,诗人为追求新的艺术表现而挣破昔日音乐性 ,从而走向了诗的散文化。这主要表现在诗句的散漫无韵、不用标点、突破语法和大量使用通感修辞等悖理语言的变化上。学术界高度评价儿童诗歌语言的此种变化 ,认为这是诗歌为“新语言”寻找生存权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民族历史发展见证的活化石,它承载着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文化信息。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必须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机制,长期保存民族语言资源的原生性和完整性,而作为实地真实录制的民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就是目前保存民族语言语料最有效的科学方法,它不仅对记录和研究该民族的语言文化具有不可或缺的语料保障,更是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3.
诗的语言是文学语言中最美的,而诗歌的优美和内涵往往依靠隐喻得以实现.隐喻在诗歌中发挥着修饰功能、陌生化功能、认知功能等.本文意从隐喻在英语诗歌中所发挥的功能入手, 探究如何理解和把握英语诗歌,展现它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4.
诗歌语言的价值,可以通过语言自身的效应进行检验。任何语言都有一定的效应,只要它是在进行表达。当人们听懂这句或这段话时,它就产生了语言效应。与普通的日常语言不一样,诗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诗人惜墨为金,他们运用语言,总是要制造出某种特殊的效果,让读者如醉如痴地沉缅于诗的境界中,享受着诗美,这就是诗歌语言的美学效应。诗歌语言是否能激起美学效应及其程度的高低,是衡量诗歌语言运用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5.
论闻一多诗歌的音乐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常说,诗是“音乐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艺术。闻一多在创作实践中对新诗的抒情美、形式美作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和开拓。一九二六年他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新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就是对新诗形式美的理论概括;而音乐美则是诗歌形式的本质特征,诗歌的其他形式要素统摄于音乐美。 “一切艺术都趋向于音乐”。在语言艺术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离开了音乐美,就没有好诗。“古人诗即是乐”。诗在其源头上,与乐同为一体,是以歌唱的形式流传。直到今日,诗歌仍然是一种可诵性的语言艺术,往往更重视作用于听觉感受。音乐性,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质。黑格尔说:“音乐和诗有最密切的联系,因为它们都是用同一种感情材料,即声音。”郭沫若说:“人类的语言发明之后,一种兼含着明确意识的音乐出现,它便是诗歌。”他们从不同角度一致肯定了诗与音乐的直接的内在联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一种强势的文体。诗歌从《诗经》、《楚辞》开始即形成了单纯的抒情风格。汉代以后,《诗经》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诗歌的文体强势,建立在民族语言的基础之上。各种文体之中,独有诗歌将汉字形、义、音的美发挥到了极致。诗歌以其语言美的优势侵入到散文,酝酿出赋和骈文两种半诗半文的文体,其实质是文学对语言美的追求。唐代的传奇是史传和诗歌双重影响下的产物。唐宋以后,诗歌已穷极变化。宋元的理学、明清的八股,小说和戏曲自身文体意识的觉醒,削弱了诗歌的强势地位。古代美学的精华主要来自诗歌。  相似文献   

17.
“把”字有表示前置宾语的作用,“把”字句是“倒装句”、“变式句”。——初中《汉语》这样讲,一些语法论著也这样说,似乎已成定论。其实,这个提法有问题,值得商榷。 (一) 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体系只能有一种,但是,语法教学体系可以有几种。无论哪种语法教学体系,都必须反映这种语言的现实,符合这种语言的内部规律,必须便于人们学习和应  相似文献   

18.
在诗歌翻译中,译者往往由于诗歌语言的特点和各民族语言文化间的差异而陷入翻译的困境。异化策略保持原文特色,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归化策略以读者为中心,利于创造出贴切自然的译文。在开放的文化体系中,异化与归化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二者相互结合是克服译诗之难,促进文化交流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诗歌言语生成中的非语义和非句法规则总称为“非语法化”,它构成了诗歌言语状态的第一个变项 ,并孕育了诗歌的“一次生成”。非“非语法化”、中性词语、直接呈现……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诗歌言语运动的第二个变项 ,并孕育了诗歌的“二次生成”。两个变项都意味着泛诗精神和纯诗精神的努力 ,并分别构成了中国 80、90年代优秀诗歌的不同风貌  相似文献   

20.
借助中英诗歌的不同表现 ,本文从语言文字的语音、语形、语义、语法四方面论述了汉英两种语言文字本身的差异。从而说明上述差异仅是汉英两种语言的本色而已 ,并非是绝对的此有彼无 ,而是相对的此强彼弱。民族语言之间的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是过去、现在及未来语言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