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更是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但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广泛吸引农民参与.可以说,农民参与的意识和意愿将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程度,因此,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意愿和行为,就成了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在当下社会发展中,农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农村生活水平与国家整体的生活水平挂钩,因此美丽新农村的建设对农村文化建设来说意义重大.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着内在动力的重任,而农村文化建设为美丽新农村建设中关键内容,且农村的文化建设,可使其经济的发展得到有效推动.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文化方面的建设不仅仅能对农民的人格进行塑造,同时还能够实现其社会化,整合以及导向整个农村.本文主要分析美丽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作用,进而探讨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赫哲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提高人的索质为保证,以增加群众收入为根本,呈现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为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累了典型经验.针对赫哲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不足、经济结构趋同、资金短缺、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乏力等问题,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赫哲族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由当初学者提出的一条农民增收建议,发展到中央农村工作的重大部署和决策,成为第八个“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这是和谐社会理论从田野走上殿堂科学的嬗变。每一次实践都要理论指导才能走向成熟,每一个决策都要符合科学评价体系才能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和依靠对象是农民,农民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农民现代化而不断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选择。农民现代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力量,农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价值取向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看,农民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和中国改革…  相似文献   

6.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为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发展推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农民,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在中西部农村地区,那里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农民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关系到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7.
深秋初冬,气候干冷,但阳光灿烂时,冷空气也温暖起来。 接到“湖南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选题,依次采访过湖南省民委经济发展处、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农办综合处、湖南省农村经营管理局相关人士,因为或者工作着力点在扶贫,或者对象是全省,我得到的第一句回答都是“抱歉。我们还没有作过专门关注”。“民族地区抗市场风险能力更弱,那您是否认同其实他们更应该抱团发展呢?”话匣子打开,他们眼睛更亮了,并热情地为我在文件柜、电脑里找书籍、调资料。说应该有助于理解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8.
龙世谱 《民族论坛》2007,(10):46-47
本文从湘西自治州的实际出发,从多修水窖、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园艺生产、发展畜牧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特色产业、抓好水电路、打工经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注重农业信息化建设、重视县级图书馆建设等十一个方面,探讨了湘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对延边州新农村建设进程评价结果,依据中央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法规,借鉴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经验,结合延边州实际,对延边州推进新农村建设对策建议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民族地区农村的稳定与和谐是必不可少的,黑恶势力犯罪是严重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危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制约精神文明建设;农村黑恶势力犯罪主体成分复杂,具有劣根性,以血缘、地缘和业缘为纽带,带有家族、宗族色彩,其犯罪成因比较复杂;对其应坚持预防和打击并重的原则,实行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立足打小打早,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1.
吕志祥 《西藏研究》2007,(3):112-114
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但民主法制建设,特别是包括村规民约在内的农村基层民主和农村法制建设则是新农村建设的坚强保障。甘青藏区地处西部边远贫困地区,这里地势高耸、交通不便、法律供给不足、法律运行成本偏高。所以,在甘青藏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村规民约依然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甘青藏区村规民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清理、修订甘青藏区村规民约的思路,以推动甘青藏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居于青藏高原的青海多元文化从来是源远流长与互补共存的,在新青海建设中青海人着眼于对先进文化的自觉追求、自觉建设、自信宣扬、自信扩展,紧紧围绕青海文化的独特价值,运用根基深厚、内容多彩的青海文化助推了青海经济的发展,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使青海文化以豪迈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赢得喝彩。其中的文化自觉、自信、自强表现出面向时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心胸及重在建设与开拓的理性。  相似文献   

13.
才让加 《西藏研究》2007,(2):97-102
文章认为,甘青藏区在进行卓有成效的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城郊村社的耕地面积日渐萎缩。由于受失地农民缺乏资金运作能力、产业转型意识薄弱、劳动技能较差,加之政府缺乏统一的引导和扶持,以及村委会缺乏引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的能力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变得愈加艰难,越来越多的城郊失地农民逐渐陷入贫困之中,从而影响到甘青藏区城乡的和谐发展。因此,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还需要靠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扶持,在城镇规划、财政政策、财政机制、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探出一条失地农民再就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青南地区是青海省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农牧民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本文从农牧民人均收入的水平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内部差距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产生差距的原因,并提出缩小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青海高等民族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是中国西部的民族大省。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不仅关乎着青海省经济、文化、教育的快速发展,而且对西北地区的区域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文献和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到青海省的民族高等教育尽管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办学经费不足,生源基础差,师资力量薄弱,师资流失严重,教育结构不合理等等,这些现象严重制约着青海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怎样改变这种局面,本文也相应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入境旅游市场的态势分析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中国入境旅游的迅速发展,青海省的入境旅游呈现出不同的态势。本文从海外游客客源地、客源国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非正式制度探析:乡村社会的视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非正式制度的概念出发 ,分析了非正式制度在乡村社会存在的社会基础和运行机制 ,并讨论了乡村社会非正式制度的变迁路径和目标 ,认为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 ,才能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乡村社会的相容 ,乡村社会走向现代化才能获得积极的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8.
郑磊  杨春娥  王平 《民族学刊》2022,13(11):57-68, 14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特色村寨价值不仅体现一般的历史文化价值,更体现了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地方立法不足,乡村过疏化,村寨传统文化解构,成为影响恩施州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主要因素。通过完善立法内容,增强村寨经济活力,重塑村寨文化,或许是促进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实现民族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陈井安  柴剑峰 《民族学刊》2019,10(3):14-20, 103-105
川甘青毗邻藏区属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矛盾多、协调难。同时,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贫困农牧民参与意识差、参与能力弱、参与机会少、参与形式单一制约了旅游扶贫的效果。本文运用旅游扶贫基本理论框架,梳理了研究区实施旅游扶贫独特价值,结合320户贫困户调研数据及部门座谈中发现的问题,对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的意愿和行为进行了问题诊断,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互动关系入手,围绕提升农牧民参与旅游业意识、提高旅游从业服务能力、扩大旅游业的就业机会,促进旅游产业区域间协同等方面,提出优化该地区农户参与式旅游扶贫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青海乡村社会中的民间信仰与历史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