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谢馨 《现代妇女》2014,(11):408-408
新媒体作为现代社会的文化主流媒体之一,对审美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消极方面看,它以其商业性和大众化让审美文化沦于世俗化;从积极方面看,它重新拓展着当代审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无论如何,都是审美文化借助新兴媒介向现代转型的必由路径,我们应理性分析对待,引导审美文化向更好的方向行进。本文将从新媒体和审美文化的概念入手,分析当代审美文化的特征及其与新媒体的关系,并最终对当前的审美文化现状做出定位和反思。  相似文献   

2.
随着商业文化、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一直隐匿于私人领域深处的身体,开始了几乎无需遮掩的向公共话语空间展示的过程,成为当代审美文化场景中最为突出的主题意象之一。这一风潮成功地穿越了大学的围墙,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审美,形成了他们特定的趋向和特点。深入地分析当代大学生身体审美的生成背景、发展趋向和特点,从思想和实践层面对大学生加强引导,不断地提升大学生对时尚文化甄别能力和欣赏品位,这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论述了深圳人口发展的基本特点。作者认为,深圳自设立经济特区之后仅仅用十余年时间便从一个传统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这是与以机械增长为主要途径的人口发展模式分不开的。非农业人口超过农业人口,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第二、三产业人口超过第一产业人口,以及人口结构的分化和身份角色的多元化等,这些特点既体现了深圳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折射出深圳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的历史演进,虽然各国各地都有真不同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但真中一个共同的趋向是由非专业化向专业化发展,由初步专业化问高度专业化迈进。这一发展进程是由工业化、城市化等社会变迁所启动和推进的。我国现阶段任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日益突出,社会工作面临着专业化程度与社会变迁速度不相适应的矛盾。本文试结合社会工作的妻业化历程来探讨我国社会工作若业化的必然选择和巨采取的措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历程社会工作因各国各地政治、经济‘社会导文化的发展情况不同而专业化程度不…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家庭德育面临的新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世纪之交,我们如何正视社会现实,把握好家庭德育的方向,是摆在家庭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道德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挤的进一步深化,旧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体制逐渐被打破,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体制正在逐渐建立。在各种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社会道德秩序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人们思想的分化越来越表现出多极形式,道德判断正处于一个质的不稳定时期。从积极的方面看,社会道德呈现的主流是进步的,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正在不断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  相似文献   

6.
傣族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文化体系中文学艺术的核心。在傣族的文化中,它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文化融入了其文学、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际上傣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具象、生动的表现。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民族。由于其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宗教文化特点,使得傣族的文化品格和生活方式中充盈着审美意蕴和审美文化内涵。不仅在文学艺术上,而且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处处体现着文化中的审美品质和审美文化特征。本文拟就傣族在社会生活当中所体现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作一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消费社会的特征入手,阐述了大众传媒以媒体话语权、市场选择为导向的传播策略,对后现代消费理念、方式、行为产生影响。由此提出当代大学生审美呈现三种趋向:审美外延的泛化,审美体验的世俗化、短暂性、平面化,审美价值中消费与审美的悖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舞台调度的基本特征、舞台调度的变化、复线的运用以及舞蹈构图艺术处理的分析,论述了"舞台调度"在舞蹈构图艺术中的重要作用,不仅起着展现作品思想内涵、释放作品对观众的艺术感染力、情感冲击力等重要作用,是一部优秀舞蹈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艺术要素。同时,也是舞蹈编导向观众传达自己的审美标准、审美趋向,引导观众产生审美共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缘J.C.亚历山大关于强弱文化范式的理路,本文在陈述概念、回溯文化思潮的基础上,综述了文化社会学理论的一段历程:文化在社会学领域从非主流趋向主流的努力,伴随"文化的社会学"向"文化社会学"视角的转向而发生;亦伴随"弱文化范式"向"文化范式"思潮的变动而发展。文化解释力因此在亚历山大的理想型下由"边缘"到"相对自主"再走向了"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10.
毕毅敏 《职业时空》2008,4(7):99-100
所谓校园文化就是校园人在与校园世界和校园外部环境的互动之中形成的特定的校园生存方式,以及在这种互动之中,校园人所具有的特定的价值标准、社会心理、基本信念、审美情趣、思维模式和作为规范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教风等,它反映了这一社会群体的文化自认和生活状态。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而言,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而独特的亚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