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作品只有经过表演才能成为审美对象,并且,只有放在创作者-作品-欣赏者的多维视野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审视.从这一认识出发,杜夫海纳对表演进行了全新的演绎:表演者的表演是将作品已包含的感性显现出来;创作者的表演是感性生成的过程;欣赏者的表演是协助感性呈现,并为之作证.  相似文献   

2.
声乐表演是以演唱的声乐作品为依据的创作过程。表演者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作品体验,才能对作品形象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准把握作者及作品形象的情感,运用自己的演唱技能充分地展示作品。美声唱法是世界巅峰声乐艺术,在声乐表演方面有其独特的艺术要求。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美声声乐表演的体验技巧。  相似文献   

3.
艺术欣赏是艺术作品生成的有机环节.作品在欣赏者接受前只具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只有经历过欣赏者的审美活动,作品才最后得以生成.欣赏者通过同情、会妙和再创造来接受作品,使作品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并使艺术家和欣赏者互相交流和互相造就.艺术作品的赏心悦目可以使欣赏者获得感同身受的同情,是在感动基础上的心心相印.而在此基础上心领神会的会妙,则是对作品情境意趣知音般的独特体验,体现了欣赏者的感悟能力和独到视角.而欣赏者在会心会意基础上能动的再创造,乃是欣赏者在艺术家的主导下,向作品开放心灵,由感染而妙悟,借助于情态和阅历等,经由想象迁想而妙得,从而满足了自己的创造欲.  相似文献   

4.
科学从理服人,艺术以情动人。钢琴表演首先要在情感上打动人心,引发欣赏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引发人们的理性思考。古代音乐理论著作《乐记》里一开头就说:由于人心“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罗丹更直截了当地说:“艺术就是感情”。一切钢琴表演艺术皆寄情。钢琴表演要激起人们强烈的情感体验,表演者本人应比一般人更加充满激情,对待生活有更加强烈、鲜明的爱憎态度,并且在整个表演过程中都能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到他所塑造的形象中去。“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同样,你自己先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你…  相似文献   

5.
文学的艺术“空白”与鉴赏的“格式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学作品内涵十分丰富 ,文学作品的各种意义并不在一个层面上 ,它往往由作品的结构框架构成意义框架 ,欣赏者须把握理解框架结构中每个层面的意义 ,以构成统摄作品整体精神的“格式塔” ,才能最终寻求到作品意义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艺术欣赏的审美性质一件艺术品摆在欣赏者面前,最初,二者是矛盾的,而欣赏的过程正是这矛盾的解决过程,是由矛盾而达于统一的过程。艺术品与欣赏者之所以是矛盾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艺术品是由欣赏者之外的艺术家创造的,对欣赏者而言,它具有外在性;第二,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并不是一接触对象就立即全部接受作品,要有一个感觉和思维的  相似文献   

7.
文学价值取向合力解戴茂堂,赵红梅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大学中文系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其名著《镜与灯》中指出,历来文学批评的座标原点不外乎四个:作品、世界、艺术家、欣赏者。但是历来的批评家往往明显地倾向于一个要素,并藉此来评判作品价值:有的主张“模仿说”...  相似文献   

8.
声乐艺术尤其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的艺术,要提高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对作品的再创造能力,首先应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和基础,并且有丰富的表演经验,还要有能力通过再创造的表演把作品显现或暗示出来。这样,广大听众才能产生相应的情绪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相似文献   

9.
后殖民文化是出现于20世纪下半叶的一种影响较大的批评理论。卫慧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模式和她创作中反复出现的文化符号以及情爱叙事特点带有浓厚的后殖民文化色彩,潜在地体现出只有西方文化才是济世和救世的良药,只有依附西方文化才能获得救赎的观念。这是作者创作现失调的表现。卫慧只有进行深刻的反思,才能走出已形成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薛富兴 《学术研究》2023,(3):146-153+178
艾伦·卡尔松科学认知主义理论的认识论困境是未能解决科学认知理性及其成果——科学知识在自然欣赏中如何转化为审美感性,即认知型审美经验产生的内在机制问题。借鉴佛教唯识宗的“转识成智”命题,可以成功处理这一认识论困境。认知理性在自然审美经验中发挥作用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细节性科学知识细化既有的自然审美经验;二是范导性知识引导规范自然审美经验产生的基本方向;三是认知理性的理解功能深化欣赏者对所欣赏对象内外在特性、功能以及对象间互依共存功能合作关系的认识与体验,提升自然审美经验的内涵;四是认知理性及其成果——知识积极参与自然审美活动,长期薰习审美感性,积淀于审美感性,最终二者融合,转化为一种新型审美直觉。这四个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理性在审美经验产生中发挥作用的“转识成智”过程。由此科学认知主义理论不仅是有效阐释自然审美欣赏的一种独特路径,也是一种有力解决自然审美经验古今之别和雅俗文化分层的普遍性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审美价值是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实践美学探究审美价值的属性时,更为强调它的实践维度,不论是审美价值主客体统一性的属性,还是审美价值主客观统一性的属性,都不能缺失实践这一具有本体意义的重要维度.审美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对象性关系中形成的,在审美过程中,人只有通过对感性对象的实践.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才能产生美感,美只能在实践中才能完成,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构造美.  相似文献   

12.
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保证。选拔干部过程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人性因素,这种以情感、偏见、喜恶的唯情评判,容易使干部调整行为失当,只有把法、理、情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摒弃主观判断,才能创造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干部选拔的理性与感性的完善结合。  相似文献   

13.
大凡舞台表演都具有一种直观性,表演者的表演,当众的表演,与欣赏者直接交流的表演,这一切不仅对舞台形象提出了净化的要求,而且还对舞台形象的美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舞台形象不能仅仅停留在生活的原始状态上,而应当具有舞台形象美,这也是由舞台表演艺术的特征所决定了的。正如戏剧理论家莱幸指出的:“戏剧要靠演员所刻画出来的生动的图画,也许因此就必须更严格地服从用物质媒介的绘画艺术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美,就是“使表演服从艺术的首要规律,即美的规律”。表演艺术是演员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创作材料,利用和调动自身生理…  相似文献   

14.
方真 《学术研究》2000,1(8):22-25
弄清是否存在“感性真理”或正确的感性认识是否真理的问题,对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具有直接意义。笔者认为,有无“感性真理”的问题,涉及到认识论的各个方面,只有从认识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不存在“感性真理”,真理只能是正确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5.
张鹏翔 《理论界》2010,(7):92-95
康德哲学的悖论是一种看的条件与两种存在之间的矛盾。康德始终坚持直观即是对象的原理,没有直观条件的对象是不存在的。但对于物自体,康德只是说它不可认识,并没有否认它的存在;而且充分肯定了它在伦理、道德领域的功能和作用。物自体是存在的,但却没有相应的直观条件;因为康德只有一种看的条件,即感性直观。只有感性直观构成的现象界才是存在的,概念、范畴也只有通过感性直观才能产生关于事物的真知识。物自体存在着,但却又在感性直观条件之外;这直接违反了康德自己坚持的直观即是对象的原理。面对这一矛盾,康德同样始终纠缠于两种存在、两种对象之间的矛盾悖论,却忽略了对直观条件本身的批判,而这刚好启示出人的另一种看,即现象学式的本质直观。  相似文献   

16.
邱永山 《理论界》2007,(9):209-211
汉代世俗乐府诗歌,沿袭先秦诗歌与音乐、舞蹈相结合的特点,同时又是一种靠演唱而传播的诗歌。因此这就使其不同于一般的供阅读吟赏的诗歌。本文在此前提下,剖析其独具的一些特点:在内容上,必须有一个生动新奇的故事以吸引人们的关注;在语言上,要给演员的表演预留施展才能的空间;还要能够一听就懂富有表现力。只有如此,才能取得最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制度场转变中的感性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岗不离厂是国有企业为了解决下岗再就业问题而采取的一种变通形式,这种变通形式是计划经济制度场和市场经济制度场矛盾冲突的产物,不能简单地用传统经济学和传统社会学的理性选择观点去分析和评价这种现象,而应看到它是具有深厚传统文化背景的感性选择。虽然这种感性选择不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但是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存在的真实根据。只有从日常生活出发,才能认识到感性选择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而不是简单地将之归结为非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书法欣赏是指欣赏者对书法作品作出的审美再创造。书法欣赏的过程是欣赏者通过书法的“形象”去认识、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图、审美情趣以及作品意境的一种思维活动。人们通过书法欣赏,能净化心灵,获得美的享受;学书者也可以开拓眼界,从别人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从而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二难推理展现出悲剧人物面临重大选择时,一方面要承受选择后的苦难,另一方面还面临着选择时的困难。我们从中看到:如果困难写得越充分,那么人物就越真实可信;同理,只有将“苦难”写得越深重,悲剧也才能越惊心动魄、发人深省。设计好这种进退两难的处境,设计好人物在这种艰难选择中的作为,人物的性格才能得到深刻的体现,其悲剧性才能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化解社会矛盾,而社会矛盾的本质与根源是制度矛盾。只有从制度关系着眼才能明确把握社会矛盾的发生与演化,也只有从协调制度关系并且用制度安排来协调社会矛盾,才能从根本上形成持续稳定的社会秩序。当代中国社会中的理性化的正式制度同感性化的非正式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广泛存在并且难以协调和化解的社会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既要重视作为文化传统存在的各种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也要借鉴中国古代社会以感性化方式实现制度协调、社会稳定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