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抗战文化与西部文化开发--写在抗战胜利6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寇东侵迫使中国文化重心西移,使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历来相对滞后的祖国西部地区,历经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变迁,出现了文化繁荣的旷世奇观。研究西部抗战文化,对于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特别是西部文化大开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及其历史作用刘瑛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民族解放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给予过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应该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作多方面和多...  相似文献   

3.
关于抗战时期思想文化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抗日战争是一场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总体战争,而且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促进的。正是抗日救亡思想文化的酝酿和宣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展开了全民族的争取生存和独立解放的伟大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非常活跃,教育学术有所发展,同时也有明显分歧和主义主张的争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系统形成的,是他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丰富和发展。这个思想对于指导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建设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一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阶段。抗日战争不仅要驱逐日本侵略者,而且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这是一个历史性任务。要完成这个历史任务,其中经济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使党和人民看清中国革命的前途,毛泽东集中全党的智慧,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以周恩来同志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始终坚持并创造性地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国统区广泛开展文化统一战线工作,推进了大后方抗战进步文化运动和民主活动的深入发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不仅成为中国学术文化的中心,也成为中国现代语言学发展的重要基地.以罗常培、王力、袁家骅、张清常等为代表的西南联大学者,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对中国现代汉语语法进行研究,同时对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调查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澳门报业 ,在中国近现代的报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 ,虽因日本军国主义的迫害和澳葡当局的干涉 ,澳门报业迅速跌入了低谷 ,然而 ,正是在中国抗日战争这段特殊时期里 ,由于澳门自身所特有的政治地位 ,使处于低谷时期的报业在中国抗战史和中国报业史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秘密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对这一时期的秘密社会进行专题研究 ,于深化抗日战争乃至中国近现代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然而 ,这一领域还存在着许多研究的薄弱环节、甚至空白。在对抗日战争时期秘密社会的研究状况回顾和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了避免“还原式”研究、应突破”社会史 ,忽视政治”等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9.
<正> 在九一八事变60周年前夕,建国以来第一种专门以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季刊——《抗日战争研究》在北京创刊。《抗日战争研究》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抗日战争研究》发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状况、中外关系、国际环境诸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在“九一八事变”60周年前夕,建国以来第一种专门以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季刊——《抗日战争研究》在北京创刊。《抗日战争研究》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的。聂荣臻元帅为该刊的创办题字:“研究抗日战争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抗日战争研究》发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状况、中外关系、国际环境诸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专门园地。  相似文献   

11.
邓正兵  方秋梅 《社会科学》2005,(12):120-123
2005年8月3-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市政协、江汉大学联合在江汉大学举行了“救亡与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120余人出席了会议,提交会议论文90余篇。这是国内第一次以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气氛热烈,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会议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一、关于日本侵略者文化侵华和在沦陷区的奴化教育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大搞文化侵华和殖民教育、奴化教育。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却是抗战史中的研究薄弱环节。可喜的是,梳理日…  相似文献   

12.
在“九·一八”事变60周年前夕,建国以来第一种专门以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季刊——《抗日战争研究》在北京创刊。《抗日战争研究》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的。聂荣臻元帅为该刊的创办题字:“研究抗日战争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抗日战争研究》发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状况、中外关系、国际环境诸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专门园地。  相似文献   

13.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特殊的历史阶段 ,抗战八年期间 ,影响物价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错综复杂 ,价格矛盾异常尖锐 ,物价剧烈上涨 ,社会影响巨大。研究这一时期的价格历史 ,有助于人们认识价格在非常时期形成、运行的特殊规律 ,做到以史为鉴。在四川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荣获一等奖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一书 ,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比较全面、准确地描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运行的阶段性特征和总体趋势 ,系统地记叙了农产品价格、工业消费品价格、工业生产资料价…  相似文献   

14.
朱喜坤 《理论界》2006,(11):171-172
理想信念教育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大革命时期,理想信念教育在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土地革命时期,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创造了人间奇迹,也创下了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辉煌的里程碑;在抗日战争期间,延安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其最大的成果是延安精神的形成;在解放战争时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集中于革命必胜的信念教育上,它为彻底解放全中国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外交是中国全民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稳固,向世界人民展示了全民的抗战决心,也为中国共产党搭建了对外交流的平台,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抗日战争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关于抗日战争的著述陆续出版,但多属军事、政治方面,关于文化方面,则仅是某一学科的专史,如文学史、新闻史、教育史等,缺乏综合性的文化史。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社会科学系老教师为主,钟兴锦、肖效钦等人撰写的《抗日战争文化史》(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文化(包括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新闻、出版等)活动及其成果作了系统的论述。这是国内第一本全面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文化的专  相似文献   

17.
王云川  江源远 《天府新论》1999,(3):96-96,F003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研究价格史,有助于认识价格的现在,预测价格的将来,把握价格运行的规律,以史为鉴,制定正确的价格方针、政策。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周春教授率领课题组成员,经过八年的努力,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的研究任务,并于1998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和《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料汇编》两项最终成果。其中,《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全书共十章,27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论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情况的专著。它通…  相似文献   

18.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宪政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宪政运动李光一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重要阶段,八年期间以国共两党为基础与各民主党派结成广泛的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这时期国内开展的各种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定为中国的“战时陪都”,成为全国抗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的中心。在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重庆人民发扬了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其英雄勇事迹,可歌可泣。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重温、继承和发扬当年重庆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对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腾飞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不仅是中国学术文化的中心,也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基地.这里汇集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众多的精英人物,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冯至、李广田、卞之琳等作家和诗人以及他们的学生汪曾祺、穆旦、郑敏、杜运燮等共同构成了西南联大作家、诗人群.他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对人生、现实和自身体验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创作出了一大批经典的现代文学作品,奠定了他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