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期刊的风格与编辑的品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期刊的风格是期刊特色和个性的体现,而学术期刊的风格是决定学术期刊生存、发展乃至凸显在期刊界、学术界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确立期刊的思想创新性与期刊的主体性这一个性与特色是形成学术期刊风格的关键所在.期刊的活动主体--主编和编辑的素质、品味对于学术期刊的风格,尤其对于学术期刊保持思想创新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审美视域解阐李商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商隐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改变了唐诗的审美方式 ,以心理世界为对象 ,形成了一种新的形态。他的诗歌审美创作所遵循的不是自然逻辑 ,而是心理逻辑。心理逻辑演化中包含着缤纷的浮想和模糊的意念 ,泯灭时空间的界限 ,诗人的主体意味被裹和在意象层中。李商隐沉博绝丽的诗美风格 ,体现了情感的深沉内涵 ,弥漫着惨淡的色调。它的形成有多重原因 ,有时代因素 ,也有诗人独特的个体因素 ,从而构合为审美方式。因此 ,对于接受者来说 ,只能用其相对应的方式———审美的方式去体验、感应 ,才能解阐李商隐。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性条件下,自我和社会的关系较传统时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社会对自我的影响变化尤为剧烈.吉登斯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总结了自我在现代性条件下发生的新的型塑:即生活风格的转变;生活历程向内在参照性转变;个人亲密关系发生转变;个体心理陷入重重困境.  相似文献   

4.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学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的成果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韦格斯勒提出的心理测量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智力因素是指认识过程中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即由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和想像力这五大要素所构成。而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素质,亦即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动机、情感、性格、意志等个性心理品格因素。许多教育心理学家把智力因素看做学习知识的操作系统,把非智力因素看做维持系…  相似文献   

5.
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途径,是实行当地资源转换和劳务输出相结合的双轨战略。实现这一战略转变的启动机制是建立市场环境。即在山区内部区位条件较好的地方,通过山区人口的集中和转移,形成一定规模的小城镇,创造出当地的有形市场。今后扶贫政策的立足点要转向重点扶植山区内部成长最快、最能形成发展机制的地点。  相似文献   

6.
数字媒介与“艺术视觉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介的发展对视觉的艺术甚至艺术的视觉产生了令人惊疑的冲击和影响。纵观视觉艺术的发展历程,一条越来越急促的飞跃式跨越的前进轨迹十分清晰,从绘画到摄影,从电影到电视,从家庭影院到视频写生,从网络电视的  相似文献   

7.
建安文学时代风格的形成邵炳军文学风格总要受时代因素的制约,不同的时代因素会形成不同的时代风格。那么,建安文学时代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一、世积乱离──作品的题材和主题“世积乱离”的社会现实为建安作家提供了相同而又广泛的创作题材。汉献帝建安年间,...  相似文献   

8.
据苏联《社会科学》季刊1985年第3期报道,国际辩证法哲学协会(即黑格尔哲学协会)于1984年9月4日至8日在赫尔辛基举行会议,来自26个国家的学者与会.会议主题为:"认识形成·哲学—科学—辩证法".一般认识(尤其是科学认识)的形成发展问题,是当前各国哲学和科学方法论领域所研究的中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一直强调:认识发展问题,从不知到知的转化问题,对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极其重要的.长  相似文献   

9.
牛鸿英 《唐都学刊》2002,18(2):92-95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 ,老舍以文体风格的自觉追求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化风格而著称 ,他的小说语言在平实中透出深沉 ,俏皮里蕴涵严肃 ,既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 ,又成就了自己的文体风格。留学英国和小市民出身是形成这种风格的外在影响和内在因素。使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审美追求能够水乳交融的秘诀是老舍对人民的爱 ,以及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仅使老舍小说的语言具备了文体和心理分析的现实可能 ,同时 ,也使这种风格获得了深远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3~6岁的儿童身体发育迅速,对外界事物的感应和主观的心理活动都还处于幼稚和不稳定的发展变化时期。心理与行为的发展处于最脆弱也是最容易偏离正常轨道的阶段。对于先天失聪的聋哑儿童,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干扰,就会对他们的心理和性格的形成埋下阴影。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重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即由注重社区物质基础设施"硬件"的建设逐渐转向了促进社区服务"软件"的发展。社区建设重心的转换,直接凸显了社区服务的地位与作用,客观上要求社区服务内容的拓展。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的属性。经由完善和发展社区公共服务,增强社区软实力,对于破解城市社区建设边缘化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姚红勋 《社会福利》2011,(10):60-60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仅着眼于剖析认识生物个体的结构与功能,而忽视了制约与影响机体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系统的因素。新的医学模式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作为精神科医师更应注重病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系统对病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面对急速的社会变迁中,需要以变迁与文化的视角来选择研究问题,而中国社会文化中群己关系的社会心理机制,即“我们”概念的形成机制及其转换的可能与条件,正是一个体现着双重视角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助于解释社会凝聚力、群体行动的逻辑,讨论国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类别与个人的关系;也有助于培植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资源和社会支持系统,从而促进社会合作。与以往单~机制的分析框架不同,通过对两个个案的讨论,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即:中国人“我们’概念是在社会情境的启动和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之下,经由相互交织的“关系化”与“类别化”双重过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肖建杰 《唐都学刊》2005,21(1):112-116
日本观既是张学良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又是其政治思想发展的制约因素。张学良一生基本是恨日、抗日 ,但不同时期他对日本的认识又不尽相同 ,正是这种不同直接影响了他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即由激进到退步再到激进的演变  相似文献   

15.
黄志高 《唐都学刊》2006,22(3):108-111
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转变和执政前的许诺,都要求我们党在历史负面合法性的基础上寻求正面合法性。建国初期,我们党在进入政权程序、执政绩效、社会基础、意识形态和党风建设等多方面致力于加强合法性。在党的角色转换、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如何正确对待领袖等方面则又隐含着后来合法性危机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16.
灾后的心理社会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人对于各种紧急情况的反应源自两个方面 :一是个人的因素 ,这与其家庭内部的互动有关 ,即家庭对灾害的准备 ;二是民族或文化因素 ,它们决定着个人所在的社区对灾害的准备。灾害的心理社会方面 :灾前个人因素个人心理决定着他对于危机和灾害的反应。家庭中决定个人心理社会行为的因素有 :家族精神病史 ;幼年期的精神创伤和行为异常 ;贫困 ;神经过敏、内向性格、特殊的恐惧 ;生活压力 ;身为女性。灾害的心理社会方面 :灾前民族或文化因素与个人生活的社区和地区背景有关的民族和文化因素决定着个人对灾害的准备。此类因素包括 :应对问题的仪…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现象学是在研究和探讨“认识何以可能”的理论问题,那么,教育学则是要探索如何让“认识”在学生的内心之中真正得以“发生”的问题.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教育学的基本问题.现象学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可以成为教育学成其为“学”的重要理论依据.现象学对于“认识何以可能”的“明见性”追问,实质上意味着一种接近问题的根本方式的转变,即排除一切中介的因素和任何抽象的概念、空洞的原则而以直观到的、具有意向构成性的纯粹意识作为认识得以发生的原初动力和前提.现象学强调“回到事情本身”的态度和方式,为我们重新理解教育与教育学展开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 ,以“仁”、“礼”作为德育的核心 ,用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育方法 ,实现了对英才的培养 ,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且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这种教育理论蕴涵着向现代化转换的因素、胚胎和萌芽 ,我国的素质教育吸取其精华 ,形成了把品德放在首位 ,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 ,以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为标志的全新的素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魏建  苏春红 《浙江学刊》2005,(5):158-164
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在不同地区间呈现出巨大差距,在国退民进的大背景下,研究这种差距的形成,并进而指出相互间值得借鉴的经验以缩小差距,对于共同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浙江民营经济的差异为基础,以制度经济学为基本工具,分析指出:制度主体的有效分工和合作、制度文化的顺利转换和制度技术的发现和更新是决定制度变迁绩效三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身心关系问题即生理和心理的关系问题,身体和心灵在相互关系中的地位和相互作用如何。身心关系问题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不同时代的哲学家,心理学家都对其进行了思考和探究,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和理论。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生产力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其自身的认识局限,这些思想难免带有形而上学的色彩。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和工具,对西方现代以前的哲学家关于身心关系问题的认识进行分析和批判,分析其中的认识论倾向,以期对后续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