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存在诸多"物流短板"现象,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本质特点,极有必要构建一个高效运作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该体系具有多层次、多环节和多要素的复杂特性,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存在着很多薄弱和空白之处.针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构建中的现状,亟需展开系统的研究,从技术操作和战略运作层面解决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分级和分阶段管理、政府和社会资源的协调机制、应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方法和应急物流风险预警管理机理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存在诸多“物流短板”现象,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本质特点,极有必要构建一个高效运作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该体系具有多层次、多环节和多要素的复杂特性,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存在着很多薄弱和空白之处。针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构建中的现状,亟需展开系统的研究,从技术操作和战略运作层面解决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分级和分阶段管理、政府和社会资源的协调机制、应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方法和应急物流风险预警管理机理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但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城市化进展快速,加之重大自然灾害频发,井喷式网购集中出现等,常规的物流运作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要.因此,应急物流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应急物流的现状,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对各个实际运作环节关联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综合应急物流改进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突发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应急物流逐渐成为物流领域的研究热点。应急物流是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现从应急物流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分析应急物流体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根据我国目前应急物流的概况可知,当前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重点,即建立应急预案、应急物流保障机制和应急物流配送体系,以此来推动应急物流体系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5.
关于依托现代物流搞好应急保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各类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大规模疫病的频繁发生,应急保障已成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关应急保障的理论研究也在逐步深入,结合目前我国的国情,从应急保障的特点出发,提出以现代物流技术为依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军地一体化保障体系设想,以及实现这一设想的方法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突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物流配送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突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物流配送的特点及我国突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物流配送的现状,指出了我国由于应急救助物流配送不及时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提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应急物流配送机制,包括救灾部门应急沟通机制、救灾物资供需平衡机制和救灾物资配送机制三个部分,并对每一部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自然灾害突发后,及时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救灾物资配送计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应急物流产生的背景、内涵与分类、保障机制和保障条件都表明,应通过建立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和配送体系来构建我国的应急物流体系,以实现高效、准确、可靠的应急物资供应。  相似文献   

8.
应急物流的高效运作能够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因而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鉴于甲流感疫情下我国防控工作的严峻性,在指出我国现阶段应急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后,构建了疫情防控工作下的应急物流体系,并对每个流程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应急物流的高效运作能够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因而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鉴于甲流感疫情下我国防控工作的严峻性,在指出我国现阶段应急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后,构建了疫情防控工作下的应急物流体系,并对每个流程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应急物资最优库存量以及合理的分配方式是提升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应急物流系统的反应速度和最终成效。本文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灾害发生后需救助人口数的概率分布函数基本符合负指数分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经济成本和社会效益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区域应急物资库存总量以及区域内各等级应急物资储备节点库存量的分配模型,与不考虑随机需求下的应急物资库存总量相比,该模型可实现同等保障水平下经济成本的节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农产品应急物资储备系统的环境分析,提出我国应丰富农产品应急物资的种类,建立基于灾害类型的农产品应急物资储备系统,分区分类储备农产品救灾物资等几点建议,旨在为我国应急物流的发展起到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公路网应对自然灾害系统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自然灾害下中国公路网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效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公路网的自然灾害类型以及自然灾害对公路交通的影响,同时借鉴国内外公路网抗击自然灾害的经验,提出了公路网抗灾救援系统组织框架和工作业务流程,并系统地提出了公路网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抗灾救援保障体系,其中包括抗灾能力和灾情评估、灾情监测和信息发布、应急响应机制、应急交通控制和管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粮食现代物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粮食物流业发展的若干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发展我国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从而确保粮食物流畅通,降低物流成本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4.
重大灾难发生后,在诸多产业百废待兴之时,优先发展旅游业,是国际性的经验,而威胁人类生存的自然灾害、人为灾难则催生了一种新的旅游经济——黑色旅游。我国发展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和黑色旅游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对黑色旅游经营管理,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以黑色旅游为契机最终推动灾区经济、文化、社会重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与物流行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联系。即便我国近年来物流行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依然严重缺乏物流人才,要使我国物流行业顺利发展,培养物流人才是关键。本文对创新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探讨物流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从而为我国物流行业培育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物流业在市场供给以及市场需求中起着桥梁作用,能够为毕业生提供广泛的就业空间。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一直差强人意。本文就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并根据毕业生就业能力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学合理的应急物流网络是应急物流快速实现的基础,它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适应性供应链的核心理念,首先给出了适应性供应网络的概念模型,构建了应急物流网络系统,并将该系统的运行划分为日常管理、应急启动、平衡运行和善后处置四个不同阶段。然后分析了不同阶段应急物流所追求的目标重要性的变化趋势,引入罚函数系数来实现不同阶段应急物流的时效性、经济性、风险性三个目标的均衡。最后建立了应急物流网络优化模型,为保障应急物资运送的畅通性、时效性和安全性提供辅助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18.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过程中的问责对于提高应急管理效率、维持和提升政府公信力至关重要。从声誉视角建立问责分析模型,对1998—2018年中国自然灾害问责事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公众关注度/争议性、问责主体的问责职能强度、事件案发所处应急阶段、强调的核心能力声誉和问责客体职级/层级对问责结果起到不同程度的显著的正向作用。特点有:个人问责为主而集体问责为辅、问责客体集中于基层和中层且越往上层越递减;重应急救援与重建、轻预警、忽视预防问责;重道德和程序能力问责,轻绩效、忽视技术能力问责等。内在逻辑为:高度关注民声与舆情,优先考虑道德能力(捍卫人民生命安全)和程序能力(遵从社会制度与规则)声誉进行问责,通过不同问责职能强度的问责主体,采取“上下分治”的问责策略,以最大激发中层动员力和基层执行力以合力抗灾;这也正是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制优势与短板的主要根源所在。优化建议:以公共利益为准绳判断问责正当性、重视预防预警和技术能力问责、健全和落实问责及监督与纠错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灾荒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社会繁荣与进步的巨大障碍,它的发生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难以避免的。建国以后,面对频繁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深谙治国之道的毛泽东,从全心全意为人民和巩固政权的视角出发强调防灾救荒,以气盖山河的英雄气势辩证地看待灾荒,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加强对自然灾害的调查研究,从中国国情出发积极备荒救荒,形成了"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防灾救荒理念。所有这些,对新中国的防灾救荒事业起了导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企业普遍效益低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在建立良好激励机制方面还存在缺陷。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校后勤实体社会化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EVA与BSC相结合的基本框架构建考核激励机制,并就实际的运行提出实施路径和步骤。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理论走向实际运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