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分析吉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其投资效益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支持其发展的对策,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消费服务的经营活动的总称。本文对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现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提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方略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化产业集群可分为制造业集群与服务业集群,以乡村为实践基地的特色文化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制造业+服务业”和“服务业+制造业”两种模式。这可以延伸其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目前我国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主要存在创意缺失、产业链较短和投融资不足等问题,解决投融资问题是关键。借鉴准文化产业集群经验,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集群还要注意政府引导,建立行业中介和提倡技术创新。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乡村实践可以通过对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在市场维权意识中的自然结社和产业集群协作平台建构三个方面,促使乡村社会格局与文化建设发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特色文化产业是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巨大引擎。李克强总理关于打造我国西南和中南部新的战略支点的重要指示精神给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面临缺乏总体规划、总量规模和整体实力偏小、人才资源紧缺、整合程度欠缺、发展资金匮乏等问题。北部湾经济区要依托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打造西南和中南部新的战略支点,应从制定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加大文化创意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多渠道筹措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机制等五个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先进文化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发展文化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民族文化安全、树立国家形象方面的战略意义。文章指出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应处理好文化与科学性、民族性、群众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文化产品,将文化产业迭代和经济语境融合发展是国家经济领域的战略议题。推进文化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并促进文化产业的独立发展,积极展现与其他相关行业的融合性,亦是规划改革的新课题。在研究和编制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方向时,应基于文化资源的特殊属性并分析其所限制的发展方式,尤其应结合经济环境的需求,考量游客的消费需要,对省内文化资源的风格界定、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和目前的发展思路进行分析论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同时,围绕文化资源的品牌打造,搭建合理的体制机制,构建完整的、适用性强的文化产业发展序列,为山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角度,运用好的创意和资源整合手段,形成整体的运转体系,从而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要让秀山旅游业乃至文化产业突破瓶颈,需要站在文化产业的高度,整合民族文化资源,以产业品牌建设为核心,推动“优势文化资源向优势产业资源的转化”和“文化品牌向文化产业品牌的转化”.才能更好地促进秀山经济实现后发优势,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为了促进文化产业集聚采取了多种战略方式,评选文化产业特色村镇就是措施之一.这些文化产业特色村镇,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利用各种民间组织和政府组织的联合推进,不断创新,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意识.  相似文献   

9.
湘西民族文化资源丰厚、独特。根据其资源特征和优势,文章提出了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建设湘西特色文化产业的构想,并就关于建设湘西特色文化产业的市场创新提供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与嘱托,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预计利用5-10年时间,推动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产业产值接近万亿元目标。与人民群众对食品产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相比,吉林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着产业规模不足、产业分布不均、产业链条不稳、要素支持乏力,以及新赛道转换缓慢等现实问题,需要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发挥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释放产业的带动力。尤其要培育大型特色食品产业和骨干企业、用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的方式使产业链更稳更强,突出创新驱动,突破政策瓶颈,丰富特色食品产业的科技价值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浓厚的计划经济意识、粗放型经营、社会惰性强、流动性差、人际关系依赖是吉林地域文化的基本缺陷.制约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独特机理.解决吉林省经济发展中的文化问题在于创新,尤其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观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与文化充分交融的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已成为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和支撑作用。目前,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已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其空间集聚特征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这不仅成为国际文化产业研究的新趋向,同时也成为各国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之举。而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群体,取得规模效益。因此,如何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已成为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问题。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分析掌握文化产业园区形成的条件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将有益于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最重要的特点是以文化为资源进行生产,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源于其文化价值,即文化产品所表现的精神内涵。因此,文化历史研究对文化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实现文化产业的文化定位,拓展其发展思路,提升其文化内涵。河北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应对这些资源进行全面的整理和深入研究,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于不同类别的文化产业中,以推进河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河北省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和输出基地,具有发展农业优势产业集群的资源条件和基础.测算吉林省农业优势产业及集群程度结果表明:吉林省农业优势产业按照特色区域集群发展的特征明显,呈现东、中、西产业优势格局;农业优势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倒马鞍型”特点;林业、渔业和牧业等产业集聚程度明显高于种植业;专业性越强、地理资源禀赋趋势越明显的作物,集聚程度越高.吉林省农业产业集聚的动力在于市场需求的初动力、资源禀赋的诱发力、特色产业集聚种植的稳固力、农产品加工的牵引力和农业政策支持的外在推动力.推进吉林省现代农业建设,需要依据优势农业产业区域集聚的特点进行布局和规划.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业培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但面临着知名度低、艺术水平下滑、缺少资金、没有市场、传承艰难等困境。当代社会流行艺术的冲击、保护意识薄弱、法律法规不健全,尤其是经济结构的变化,是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缘化的原因。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业培育策略,是一个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推近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业应从五个方面来实施:加强传播和宣传体系的建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综合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衍生品;寻求法律保障与政策扶植。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吉林省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情况,了解了吉林省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的服务现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吉林省经济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服务业却没有取得预期的增长,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没有显著提升。本文选取吉林省1985~2006年的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对吉林省服务业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城镇人口规模,其次是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最后是城镇居民消费和人均GDP。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动态关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理论,计算了1997--2006年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动态关联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2003年至2005年,笔者对吉林西部的水生植物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吉林西部有水生植物30科,32属,72种,其中可食用的6种,药用的27种,观赏的5种,饲用的44种,编织用的9种,部分植物兼具多种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