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主渠道,同时又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时期,我们必须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地体现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的重要举措.以纽科姆的ABX模式为分析框架,指出我国文化生态的包容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缘起,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和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要件,因而我国文化发展的内在理路决定马克思主义必然中国化、大众化.当前大众文化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历史文化契机,然而要抓住此契机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转化,将其尽快融入普通民众的日常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管理和技术以及从业者的素质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面对新形势,要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途径,切实推进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在研究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必要性,指出了在推进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引进生活的元素,唤起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共鸣。运用“内化”、“外化”的原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视“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等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从大学生可接受的角度,分析在高校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方式、方法,具体论述了在高校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新途径,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高校的宣传、普及,让大学生真正掌握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培养大学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提升其自身修养素质,使其在人生道路上能借助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全面、正确、健康地发展自我。探讨为什么、怎么样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成为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张春秀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3):50-54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层次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势路径,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主要渠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内容唯实性与手段唯美性的统一、评价中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邹晓芟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08-1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理论契合。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存在诸如认识层面、路径层面、方法层面和队伍层面等制约因素。为此,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夯实理论基础、创新方式方法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周传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坚持理论灌输做到以理服人,坚持情感教育做到以情感人,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较高的理论素养,教学语言要通俗化、形象化,增强课堂吸引力。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创新教学方法;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李春会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2(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传播的重要使命。发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关键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何以可能的前提审视是破解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重要之维。转化话语方式、创新传播方式、优化效果预设是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具体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杨劲松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189-192
人们通常把高校校园文化理解为开展教学计划之外的业余文化活动和校园环境建设,至今,校园文化的真正涵义还没有得到深刻的揭示。高校校园文化与育人功能密切相关,它是综合、有效、全方位和多层面的教育手段,是完备的科学化了的教育文化,是历史积淀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也是学校整体面貌、水平、风格、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中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小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0-113
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出发,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德育功能及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时代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宏法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5
大众文化是各种观念角逐的重要场所,具有肯定性与否定性的双面功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通过大众传播活动,使理论形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制度构建的核心和灵魂,同时通过公共政策的贯彻执行,使其深入人民大众的观念形态,并转化为内在的信仰。大众文化传播的特点,能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浅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红宇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119-122
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落实到校团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15.
蔡丹丹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7-72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发挥着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正确深刻地理解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及目前面临的形势,探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是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刘电明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22(2):126-128
新形势下,校园文化的概念被赋予了德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应以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从改革高校德育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优良育人环境的高度,研究和探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罗元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84-89
该文从系统论的角度 ,揭示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 ,阐明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方法要注重启发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要实现系统性、实践性、法制化、个性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构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校园安全文化的角度 ,结合当前高校发展的特点 ,探索建立高校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并通过对构筑高校校园安全文化体系框架内涵的阐述 ,说明构筑框架的途径 ,从而为师生员工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方面服务 ,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睿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20-22
在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实现大众的背景下,高等院校成人教育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急需重新定位.回归成教本义,改革现有体系,确立其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是成人教育恢复生机与活力的法宝. 相似文献
20.
刘晓霞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9):1-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要途径,但一些大学生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任度降低的倾向,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教育内容与学生需求脱节、教育方法缺乏灵活性等问题。为此,必须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体系,积极探寻马克思主义和学生需求相结合的知识结构,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渠道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