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应用型大学建设发展之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出现了为生产领域培养各种一线技术人才的以技术教育为主体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与原有以工程教育为主体的应用性高等教育并存,使应用性高等教育的范畴大为延伸。培养“应用性人才”、发展“应用性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为“应用型大学”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基础。“应用型大学”是对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式的一种突破和创新,以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作为学校分类的主要依据,将高校分为学术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改变了原有分类方式导致的类型定位重学术、层次定位层层攀高、学科定位综合求全的局面。应用型大学是新建地方大学众多选择中的现实选择,北京联合大学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过程中,逐步明确了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专科大学是韩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四年制大学共同搭建起韩国高等教育的二元结构。专科大学创立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在政府推动下由初级大学、专科学校等职业教育机构改编而成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专科大学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得到快速发展,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办学模式日趋成熟;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为应对一系列内外部挑战,专科大学持续开展了以“特性化”为核心特征的改革,办学水平和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专科大学形成了办学定位明确、学科设置科学、产学合作紧密、多元职能共存等显著特色。韩国专科大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办学特征,对中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有着极为现实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大背景下,学报如何服务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逐渐引发办刊人的深入思考.以《滁州学院学报》在“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为例,分析高校学报在此建设中的发展途径:明确办刊指导思想、优化栏目设置、充分发挥培育科研人才及推进学科建设上水平的作用,更好地促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和学报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探索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应用型大学是适应时代科技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趋势,与经济、生产第一线和地方大众生活紧密联系并为之直接服务,并侧重于科技应用方面的知识、技术和素质的培养、训练和科研,在内部设置及其结构上不同于传统大学的新兴大学。从范畴上,它实现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从层次上,它打破了职业教育培养定位的局限;从培养内涵上,它注重全方位的社会需求;从院系、专业设置上,它能够更广泛的与实际工作、生活紧密结合,并具备灵活的反应和变化能力;从课程教学上,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服务对象上,它将面向更广泛的人民群众。现阶段建设应用型大学,需要树立创新性的办学理念,建立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的学校发展模式,加强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适切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应用性的科学研究和以“应用性教育”为主旨的教育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试论大学排行榜对我国大学管理的启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评价以及由此所兴起的大学排行榜现象已经日益成为我国高校在其教学和日常经营管理中所必须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大学排行榜,在国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完善,目前已具备相当的科学性和可信度,而在我国由于其尚是一种新兴事物,虽然目前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为此,本文在对国内外一些大学排行榜相关情况介绍的基础之上,以我国目前现存的一些大学排行榜作为分析基准,通过解析它们的优势和劣势,以此来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大学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本着以“应用型”为特色而发展,然而,从对毕业生的英语应用水平的评估及工作后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该目标远未得到很好地实现。鉴于此,文章提出一种导向性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新”教学模式,以享同仁进一步共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建本科高校数量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半壁江山,其转型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战略任务之一。“十二五”期间168所新建本科高校参加了合格评估,合格评估明确提出新建本科高校“地方性、应用型”办学道路。要深入推动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发展,重中之重是教师队伍,出发点在于学校人才培养要体现职业适切性,落脚点在于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要凸显应用型特征。  相似文献   

8.
精神对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引领性意义.这同样适用于中国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一大批院校必须转向应用型的发展道路.巨大的社会需求和严重的转型困难之间存在的矛盾,决定了处于应用型大学建设初期的很多院校在需要技术层面的指导之外,更需要转型的决心与气魄.创业精神是对国外一些成功改革或转型后的大学所具备的精神特征的归纳,主要包括主动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坚持不懈的精神、融合的精神,这对中国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精神对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引领性意义。这同样适用于中国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一大批院校必须转向应用型的发展道路。巨大的社会需求和严重的转型困难之间存在的矛盾,决定了处于应用型大学建设初期的很多院校在需要技术层面的指导之外,更需要转型的决心与气魄。创业精神是对国外一些成功改革或转型后的大学所具备的精神特征的归纳,主要包括主动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坚持不懈的精神、融合的精神,这对中国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高等教育内部存在着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种不同价值体系和实践体系,徘徊于两种教育体系之间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究竟应当选择怎样的发展方向?“学与术”之争始终存在于地方高校教育理念与实践中。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必须十分鲜明地确立大众化的发展路径和价值原则,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以实用性、应用性知识教育为主,以市场导向为主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过度教育”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高校的招生人数、区域分布以及教育模式来看,中国“过度教育”现象具有长期性、局部性和结构性的特点。“过度教育”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毕业生的供给超过了现代经济部门的有限职业需求;高校教育模式单一导致毕业生就业能力缺失;“惟学历论”的职业筛选标准助长了“知识失业”。治理“过度教育”现象必须实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举,坚持市场对专业设置的引导,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供应渠道,适当调整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趋同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受利益驱动和盲目追求学科专业齐全,以及增设专业时缺乏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和预测所致。因此,建立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供求的预警机制,改革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模式,增强企业在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减少高校专业设置趋同现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具体实践,是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中的新探索,它为优质教育资源的交流搭建了平台。但是,中外合作办学在机制建设、质量保证及区域均衡发展方面依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鉴于此,其健康发展需要在监管体系、制度建设及内涵建设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革新,以规范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创新合作办学形式与途径,提高合作办学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新建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院校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条件,因此,其不能简单照搬重点大学发展的路径模式。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中要认清自身特点,以地方服务为功能定位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提出了以"一个中心,三方互动"为原则的地方服务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思想文化多元化、信息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新媒体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90后"大学生呈现出独特的思想、行为模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因此,认清和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要求,许多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对自身的转型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高校转型为女子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办学特色、调整专业设置、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带来了机遇,同时,对其传统办学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提出了挑战。作为被划归新建本科院校之列的女子高校,只有明确自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才能解决是否要转型、如何转型发展等根本性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外高校间的协同创新发展,对于我国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中国教育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接轨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随着中阿论坛的成功举办,中阿关系呈现出新的色彩。文章旨在分析中阿高校间协调创新发展所具有的独特因素,提出相应的深入协同创新策略,以期为中阿高校间的协同创新提供新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8.
"华水精神"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60年办学历史和办学经验的结晶,它是由科学的办学理念、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和鲜明的教育特色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它集中体现在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当前,学校确立了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更加需要以这一精神为指引,认真总结办学经验,不断开拓创新,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伊始,针对世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并重视精英教育的新形势,德国出台并实施了高等教育"卓越计划",旨在为德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注入经费,增强大学的科研实力,提升大学的国际地位。文章从"卓越计划"提出的背景、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实施现状、现实意义四个维度,对德国世界一流大学实施"卓越计划"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之初,基于现实的需要和历史的经验教训,主张发展教育、师资先行,特别是高师教育最为重要,故而在各大行政区各设立一所师范大学,这与近代教育先贤苦苦推行的"高师教育分区制"暗合,同时还提出地方上也应建立师范教育机关。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的计划,在"院系调整"中,不仅撤销了大学教育学院,还撤销了部分普通大学,着力改建师范学院。经此改革,高师教育也结束了此前动荡的前五十年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旧有观念和认识的消退,绝非朝夕之事,社会舆论包括学界仍旧怀疑是否需要独立的高师教育,教育部对此持开放态度,让双方相互辩论,结果真理越辩越明——中国需要独立的高师教育,由此获得了稳定的后五十年史,直到新世纪前夕教育体制改革,变更了师资培养的方式。立国之初的改革,可谓承前启后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