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性使人意识到自身的价值,重视自身的个别存在,使人的个体性高扬,然而主体性的张扬又使人的个体性消解,对个体性的迷恋使后现代理论要铲除主体性,但离开主体性的个体性是让人怀疑的,从而“互主体性”论者提出每个人与他人都是“互为主体”,作为个人的原初性规定,每个人天生能够重视他人作为主体的生命,从而抹平了个体性被压迫的问题。但“互主体性”理论缺乏“主客”关系,也同样不能保障人的个体性的实现。本文认为,个体性的实现取决于人们对个体性内涵的确定,它应该是以往人类历吏生活的积淀。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向度,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为理论基石的。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唯物史观中包含有丰富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就要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并最终实现人自由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发展要实现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个体性的价值实现与普遍性的原则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今人所理解的个体性,基本上是西方义的原子式个体。西方传统哲学以认知的态度来看待道德和人的问题。这种态度所导致的个性、自我的抽象私人性和感性化,造成了对个性之真实性、独立性的抹杀。儒家的思想与这种观念有着根本的不同。强调“分殊”与“理一”的两极相通,在个体存有之内在性、独特性自身转变的敞开性和“通”性中达成社会及宇宙整体的和谐,这是儒家所理解的人的价值实现的基本方式。在人格成就上,儒家强调“独”。“独”是人的存在之充分的个性化和内在化。这立于“独”的人格成就,乃经历着自我之一系列的精神气质的创造性转化(变化气质),由此构成一向着他人、它物及整个世界完全敞开的开放系统(形善于外)。这使儒家所理解的人既具有不同流俗的鲜明个性,又不陷于私人性的不可交通之深渊,表现出一种独立而不倚、和而不流的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4.
方文  陶庭马 《理论界》2008,(6):96-100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思想原则,与人本主义有着密切的理论渊源关系,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则与人本主义有着根本的不同。人本主义和“以人为本”的出发点都是“人”,但二者对“人”的理解不同,人本主义是从抽象的人出发,“以人为本”则是从现实的人、具体的人出发。把握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价值观包括“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心向善的人性观,群体本位、利他主义至上的道德观,崇尚整体主义、缺乏民主意识的政治观等;而西方传统价值观则包括“天人相分”的自然观,人皆自私的人性观,个人利益至上的道德观,自主、自决、自为的社会政治观等。相比较而言,中国传统价值观强调道德性、整体性、伦理性(等级性)和绝对性(一元性),而西方价值观则强调功利性、个体性、合理性和相对性(多元性)。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提出是对发展与代价进行反思的成果。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现代思维取向,就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目的地位与主体作用的肯定,把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的价值取向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以人为本”必然要求“能力本位”。从思维方式转变的视角研究以人为本,必须辩证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组织、人与他人的关系。以人为本是当代哲学重心由客体原则向主体原则、由社会性向个体性、由科学性向价值性、由物质性向精神性迁移特征的理论表达。  相似文献   

7.
关于“以人为本”中“人”的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讨论“以人为本”的时候,学界有人把这里的“人”理解为“一切人”。文章认为,不论从党的文献、从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还是从党的宗旨和目标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看,“以人为本”中的“人”,都应理解为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复杂的事物、解决复杂的矛盾时,为了运用矛盾多方面多层次统一规律去揭示其原型、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趋势,必须运用“整体性分析综合法”。整体性分析综合法,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整体性,在研究一个复杂的事物时首先要具有整体的观念;二是强调分析与综合的相互渗透性,从整体性出发把分析与综合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说,当我们对事物的某个方面进行考察时,不应忽视事物的整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人学立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不是马克思的惟一命题,但只有到马克思才成为了一个科学的命题。“以人为本”在理论上何以成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以人为本”的立论前提:“现实的人”超越了对人的存在的抽象理解;立论条件:人的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的辩证统一超越了对人的价值的片面认识;立论基础:人的生成本质超越了对人的本质的形上独断;立论关键:人的自由全面的现实发展观超越了对人的发展目标的纯粹直观。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教育的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有错位现象 ,强调了尊师 ,忽视了爱生。新的教育观念要求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 ,“按需设教”。  相似文献   

11.
辨析“以人为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爱宝 《社会科学》2001,1(11):30-33
“以人为本”是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命题 ,无论是在学术讨论中还是在实际运用中都表现出了某种歧义 ,甚至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所以有必要对这一命题加以辨析。例如 ,在评价享乐主义的消费观或人生观时 ,有人认为享乐主义是一种“物支配人”、“以物为中心”的观念 ,是“以人为本”的失落 ;但也有人认为享乐主义恰恰是“以人为本”的结果。有人在分析可持续发展战略时 ,一方面指出 ,不可持续发展是传统的发展观造成的 ,这种发展观树立经济增长第一 ,重视以物为本 ,忽视“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相似文献   

12.
绿色GDP与干部政绩考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去,用GDP衡量政绩,导致部分领导干部只顾经济的增长,忽视环境的保护;只抓表面的“政绩”工程,忽视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政绩观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偏差。而以“社会福利”为目标的广义绿色GDP,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关注百姓的幸福或福利。因此,将绿色GDP与干部政绩考核挂钩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也有助于干部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中必须纠正的三种认识偏差:其一、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其二、借口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其三、把“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简单地理解成“个人”和“个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张守连  石菲菲 《理论界》2008,(12):26-27
“以人为本”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突出强调的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人”是马克思研究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当代人的存在状态及理论架构也并没有超出马克思的人学视域。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在新形势、新条件下的明晰阐释。重新研究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于审视当代人的存在状态及其行为规范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中必须纠正的三种认识偏差:其一、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其二、借口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其三、把“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简单地理解成“个人”和“个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理解和表达人类的生存经验,这是文学与人类学共同的价值取向,如何理解和经历人类的经验是文学人类学的精神向度。文学人类学对人类经验的理解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历程:对文学中人类经验的整体性、普遍性和永恒性的强调,忽视了作家是如何经验那些经验的;强调人类经验的特殊性、参与性、情境性和不可通约性,文学人类学的精神向度更有可能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7.
就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源头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两种基本观点:一是认为以人为本源于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源于古希腊普罗泰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各有其理据,但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片面理解。  相似文献   

18.
张辑 《东南学术》2001,(3):51-54
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经济发展的理论都曾背弃了人的“原本的生活世界”,从而在现实生活方面,发展表现为对财富积聚的过度追求和对人的需要的多元性的忽视,把人的幸福狭隘地理解为物质享受;在发展理论方面,发展表现为单纯强调GNP的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与人的发展,使人的主体意识淹没在经济与技术理性中,可持续发展观实际上是对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性和目的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刘海萍 《兰州学刊》2009,(8):174-176
文章从英汉两种语言书面语词汇、句法及语篇层面分析汉语思维与英语思维的一个显著差异,即“整体性”与“个体性”差异。分析两种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差异对了解两种文化、学习两种语言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精准扶贫的提出是扶贫攻坚进入新阶段的重大战略性调整,是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环节。调研结果显示,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同区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在个体性贫困与整体性贫困交织的地区,扶贫工作过于强调"精准",而忽视了贫困地区的整体性条件改善,个体发展缺乏外部带动和支持;政府全面主导的模式对市场机制形成了排斥和挤出效应,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因忽略了"精准脱贫"的目标,单纯追求脱贫手段的形式化和政绩化,扶贫目标难以实现;过度重视物质投入而轻能力建设,形成部分贫困者的"福利依赖"。因此,精准扶贫必须把握好整体与个体、政府与市场、目标与手段、物质帮扶与能力建设四大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