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传媒产业起步比较迟缓,产业制度改革不完善,优秀传媒企业家缺乏,导致国内传媒业的发展出现呆滞。对中国目前传媒产业改革的探索情况,国内国外许多学者都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趋势做了不少研究。本文在参考国内及国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证调研的方法分析中国传媒产业集团化整合问题的本质,归纳广电传媒产业集团化后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与西方报业集团的发展相比,我国报业集团化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较快。当前,我国报业集团在经历了艰苦摸索阶段与规模扩张阶段之后,面临着经营体制深层次改革的大形势。在现阶段,地区性发展适合中国报业集团的现状,但是从长远来看,"跨区域扩张"与"跨媒体运作"是未来中国报业集团化发展的趋势所在。面对机遇和挑战,进一步研究当前我国传媒集团化运作模式,对促进我国报业集团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分析了我国报业集团化发展现状以及进一步发展遇到的瓶颈,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张家伟 《兰州学刊》2010,(10):74-77
经典经济理论认为,集团化企业的经营绩效相对非集团化独立企业而言一般要高,即集团化产生了协同效应;但是企业集团规模的扩大也可能导致规模不经济,从而将抵消集团化产生的协同效应。文章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有色金属行业的企业集团化后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协同效应,集团化经营过程中应当注重提高集团的资源整合能力,改善经营效率,提高创新能力,以期实现集团化的协同效应。文章的发现对于企业集团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20,(2):82-92
从"本地市场效应"理论视角出发,运用2000—2017年14个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对中国与30个贸易伙伴国、不同行业出口优势来源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1)中国与30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制造业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显著存在。在外部需求和劳动力比较优势之外,规模经济优势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扩张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高技术行业由于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和固定资产投入,在生产过程中更容易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本地市场效应"更为明显。(3)中国制造业出口的规模经济优势主要是由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所主导的。在制造业出口中,中国对于发展中国家具备一定的规模经济优势,而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出口则更多地依赖资源、劳动力等低要素成本所创造的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并不明显。因此,中国应当逐步增强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出口的规模经济优势,特别是高技术行业出口中的规模经济优势,积极构建要素成本比较优势以外的制造业出口优势来源,避免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制造业迁移和"制造业空心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企业集团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本研究首先阐述了由企业集团的边界界定所引发的理论研究问题,然后从国内外关于企业集团的定义,成员公司的联结,基于制度经济理论以及资源理论的企业集团化的正效应,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集团化负效应,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对比不同国家的研究结果,对由企业集团边界界定模糊引起的研究差异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对我国企业集团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房价的全局性上涨,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不仅造成经济持续增长的乏力,同时对人力资本的跨区域配置结构和效率、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如何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结构变迁、化解房价上涨和债务违约风险之间的两难,已然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全国要素统一大市场亟须解决的问题。对此,文章构建了两区域一般均衡框架,对劳动力流动造成的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房价变动和政府债务规模扩张之间的内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模拟了地区老龄化程度改变这一政策情形;揭示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主要取决于由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的土地融资渠道,而非老龄化造成的财政收支渠道。上述理论机制得到了中国省级数据的完整验证,同时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地区老龄化程度及其隐含的劳动力结构差异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本文基于内生性增长理论,采用协整方法实证检验山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山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密切联系,包括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和效率变化;实体经济的扩张增加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从而导致金融产业的发展;山东省金融发展没有引起更高水平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原因是山东省金融配置资源渠道不顺畅.  相似文献   

8.
将我国1987—2009年经济总体行业和1980—2008年38个工业行业的产出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资本的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以及劳动的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等6个部分的贡献。实证分析发现:(1)规模扩张和技术进步是促进行业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但趋势相反,规模扩张的贡献下降,技术进步的贡献上升并成为最主要的因素,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经济增长模式从规模扩张驱动向技术进步驱动的转变;(2)技术引进带来的适宜性问题导致我国技术效率持续下降,技术效率差异也是行业产出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3)劳动力的结构调整效应要好于资本的结构调整效应,其原因是要素配置机制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传统观点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农民致富、农村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但是很少有学者能看到农业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发展现代农业的不利影响。本文基于对浙江海宁农村地区的实地调查,从年龄、学历、动机上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概述,并且通过对村民转移意愿的了解。分析了未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趋势。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导致发展现代农业面临劳动力供给短缺、人力资本偏低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媒集团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传媒集团化的研究状况,描述我国传媒集团化的发展进程,分析我国传媒集团化发展中存在的产权残缺、委托人残缺、内部管理不规范、缺乏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国家规模理论,都是从需求的角度来论证国家规模的成因,但关于这一规模是否具有经济上的可持续性,以及规模扩张的极限是什么都没有深述。决定国家常规(而非特殊时期)的可持续性最优规模的因素,最基本的仍然是经济绩效。只有长期保持较高经济绩效的国家规模,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本文通过内生性经济增长模型论证了国家在经济增长中的规模优势,结合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国家规模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对“黄宗羲定律”和“李约瑟之谜”给出了逻辑一致的解释。在充分借鉴西方新制度学派和国家理论的同时,强调了生产方式对国家组织及经济绩效的决定性作用,重返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劳动力转移条件下的经济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提出一个大规模劳动力转移条件下的经济收敛性分析框架。经济收敛的性质取决于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较小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会引致直接收敛,而较大规模劳动力转移会使经济收敛性质呈现先发散后收敛的动态变化。对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大规模劳动力转移,经济增长出现发散趋势,而现阶段正处于发散与收敛的过渡阶段,但这种趋势的出现是以二元结构转换速度放慢为代价的。为此,政府应努力改变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现状,一方面通过增加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支出,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梯度转移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另一方面,政府应鼓励先进地区提升技术创新的能力,实现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3.
城市规模与包容性就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铭  高虹  佐藤宏 《中国社会科学》2012,(10):47-66,206
城市发展的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提高劳动力个人的就业概率,而不像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外来移民会挤占原有居民的就业机会。使用工具变量,对个人层面的就业决定模型进行估计发现,城市规模每扩大1%,个人的就业概率平均提高0.039—0.041个百分点。此外,城市规模扩大的就业增加效应对于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并不相同。总的来说,较高技能和较低技能组别的劳动力均从城市规模的扩大中得到了好处,其中较低技能组别劳动力的受益程度最高。城市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影响中等技能水平劳动力的就业概率。因此,采取城市人口规模的限制措施,并且特别针对低技能劳动力进行限制,将导致效率与公平兼失的局面,不利于实现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集团化经营的优势分析和实现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旅游业集团化经营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当前旅游业的经营环境,旅游业集团化经营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成本、多元经营以及垄断经营的优势,并结合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对实现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探讨,比较了它们之间的优劣。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详实的材料为依据,对民国时期民营企业集团衰亡的原因进行剖析一是集团的发展受到政府行为和外帝国主义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二是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扩张情况,集团扩张决策超越自身实力,规模发展和整个经济的兴衰存在时间差;三是封建管理与企业集团化发展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两部门模型,构建实际汇率低估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对全球179个国家(地区)1970—2017年大型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实际汇率低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其影响渠道是通过加快工业部门(可贸易部门)的规模扩张,同时促进劳动力跨部门转移、资本投资与技术进步.然而,实际汇率低估的增长效应会随着工业化进程而逐渐减弱,具体将伴随劳动力剩余减少、金融发展水平提升以及前沿技术差距收敛而弱化.研究结论认为当一国工业化进程尚未触及实际汇率低估不利于经济增长的临界条件,维持实际汇率在适当水平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王艳萍 《中州学刊》2006,(6):251-253
产业组织理论在西方国家传媒领域的应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围绕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厂商的行为表现,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然而,在中国,专门针对传媒领域的结构、行为与绩效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不多见。针对转型期的中国而言,产权结构、企业规模、集中度等因素都会对行业绩效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地区经济差距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行业就业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但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不同地区所表现出的非均衡特征,即无论从就地转移还是从异地转移来看,农村已转移劳动力中的较大比重就业于东部地区,这必将极大加速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并相应导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日益加剧。而对此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也表明,无论是就地转移还是异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新配置都明显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以及业务范围日益扩张的条件下,跨地域经营以及跨国经营是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单一企业经营逐渐变成了集团化管理,怎样对集团以及下属企业权利进行有效的分配,怎样有效考核下属企业以及怎样使集团以及下属企业利益能够更加平衡等问题,是现阶段我国集团化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所以,建立合理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对集团化企业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主要对集团化企业里面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设计以及实际运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指标、Bank指标作为衡量金融发展指标以及Depth指标作为衡量经济中金融中介发展规模的指标,运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通过分析GDP指标与Bank指标、以及GDP指标与Depth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对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安徽金融资源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支持作用,安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