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理性的驱驰与义利的兼容——宋明理学与东南家族社会经济变迁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移 ,浙闽粤等东南区域的社会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明清时期 ,这些地区已执中国商品经济之牛耳。与此相适应的是 ,该地区的民间家族组织也获得快速的发展。东南家族制度的形成与完善 ,是与宋明理学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渗透分不开的。随着理学宗法伦理观念的庶民化(民间化)及其文化规范的程序化及可操作化 ,东南的家族社会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活用理学的文化象征资源 ,将之内化为一种并非纯粹功利主义的经济伦理精神 ,用于指导家族成员的工商业实践。明清以来东南“儒商”的经济活动 ,呈现出一种义利兼容的“文化经济”形态。在正视理学对东南家族中的个体禁锢的一面的同时 ,我们应看到 ,理学也借用其业经民间整合过的文化话语力量 ,良性地影响着东南的基层社会经济变迁。本文尝试以社会史的视角 ,初步探讨理学对东南家族文化的整合 ,及其在家族文化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口迁移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我国人口迁移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农耕时代自然条件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现阶段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最后重点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提出了只有符合人口迁移规律的、合理的人口迁移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才是积极的、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全面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育率明显的下降,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前到来,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冲击了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一方面,人口结构的转变在社会抚养比和人口红利两个方面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的转变造成了整个国家处于"未富先老"的经济状况下,给经济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此外,在消费结构上,人口结构的转变主要通过"储蓄率"这一中间变量对消费产生影响,并对老龄人口将产生新的消费需求,进而引导相关产业的出现。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产业结构不仅要在三次产业间实现升级,还要通过技术研究、人力资本积累等方式实现各产业内部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是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结合云南多民族省份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自然资源的实际确定的发展战略目标之一。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内容广泛 ,本文根据近几年有关地区的实践情况从三个方面讨论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对云南社会经济进步的影响。通过研究旨在说明 ,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不仅是一个文化建设的问题 ,同时它也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互联系。民族文化建设只有与经济发展相联系 ,并推动和促进经济建设 ,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这样的民族文化建设才是积极的和有意义的。同时还指出了在发展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景德中,天下二万五千寺,今三万九千寺",这是记载北宋寺观数量的重要史料之一。通常认为"今"字指"嘉祐三年",以此为据,得出北宋真宗朝至仁宗朝寺观激增、佛道膨胀的历史结论。然实际情况却是本时期寺观数量不仅未见激增,僧道人数反而出现骤减。这一寺观数量的巨大变化,系因统计方式和范围不同所致,并非社会现实变化的真实反应。史学研究者忽视政治运行及社会现实的实际状况,单纯将数字拿来说明问题,这违背了史学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并不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论断以来,我国理论界原先对阶级、阶层问题的研究又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论著。例如,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明确提出,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由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中国古代社会是缓慢发展的还是停滞不前,中国封建社会晚期自身能否滋生近代因素,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在哪里?这些都是中外学者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些争论,不仅关系到对中国古代历史面貌、发展走向的认识,而且关系到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和革命历史必然性的认识。而争论的实质,归根结底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不同理解和认识。明清之际的人们常说,晚明是一个"乾坤迸裂"的"极乱世界"。晚明社会发生了巨变,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那么,晚明社会都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性质是什么,走向哪里,究竟遇到了什么障碍,它是不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这些都是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和讨论的。为此,《河北学刊》与中国明史学会组织了这次《晚明社会变迁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专题讨论,以期通过学术争鸣和互相切磋,将这一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至1997年以来,我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已连续三年负增长,失业率据保守估计也达8%,GDP增幅从1992年起逐年下滑,与潜在增长率缺口日益扩大。面对这一状况,绝大部分经济学家判断我国己出现通货紧缩。为扭转局势,政府采用了扩张性财政政策与适度的货币政策。在政策带动下,今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从1999年的7.1%回升至8.2%,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中国急速成长的重心表现在海外市场的扩大上.中国的经济成长要求用新的发展中国家理论来加以说明.本文对现阶段中国在东亚各国的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思想文化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与秩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主要缘于思想政治文化的变迁.人的社会角色变换与思想观念的更新,促使社会结构由封闭稳定走向开放流动.要确保社会结构转型的平稳过渡,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取得抗拒“非典”阶段性胜利时.我们有必要看一下“非典”对我国经济到底产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影响?中国近来多历考验,包括1997年和1998年问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1年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但这次中国所直面的考验.可谓前所未有的严峻。与过去六年所面对的外部冲击不同,这一次的危机来自国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的爆发。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经济进一步发展,税收是调节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世界各国都充分运用税收手段使产业结构优化。所有的税种都有二次分配的作用,但各税种调节分配的力度又具有差异性,因此我们应建立起一个多税种,每个税种都各司其责地履行着收入职能和分配职能的税制体系,并追求税种间功能的合理搭配,以实现税收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5.
16.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 ,国别经济、地区经济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强 ,“蝴蝶效应”日益明显。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的任何风吹草动 ,在其他地区都会反映出来。近十年高速增长的美国经济自去年下半年的迅速减速 ,给东亚经济带来不小的震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社会对产品文化品位、审美价值、精神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现代艺术设计呈现出了五大基本特征:贯穿美的原则;科技与艺术结合;明确的消费者定位;超前性;经济性.具备了五大特征的艺术设计对社会经济活动在生产、交换、消费、分工、贸易等方面正在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奥运经济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奥运经济是一种需求冲击,是注意力经济、品牌经济与借势经济。奥运经济的特点将使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带动北京市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基于上述分析,政府应该发挥充分的作用,采用政府优先、市场调节为辅的资源配置方式,北京市也应该调整三大结构,实现三个提升,提升北京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经济形态转型视阈内的中国民主文化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经济形态转型主要包括社会技术形态转型和社会交换形态转型.民主文化指人们的民主取向、民主行为和民主效能的总和.社会经济形态转型对民主文化转型构成基本影响.社会经济形态转型对民主文化转型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中国民主文化转型的良性发展有赖于对社会经济形态转型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里,经济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该统一体在历史展开过程虽然表现出这样那样的矛盾性,但不能因此作为两者发展非同步的根据。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所谓“先后论”、“对立论”和“自然论”的片面性,就在于对经济与文化两者的本来关系作了不恰当的分析和评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