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徒生1845年后的童话创作是研究中的一块空白。旅行生涯是影响安徒生创作的重要因素。童话文体的创新在前后期有不同的表现,喜剧性和散文化是安徒生后期童话的新质。明朗与沉郁两种情感基调作为安徒生心态的外化在作品中交互呈现。  相似文献   

2.
商代后期的都城“殷”,也称“北蒙”,从公元前十四世纪盘庚迁都到这里,到纣,曾长期是殷王朝的国都。《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迁都。”这里,曾经是一个繁盛的都市,人口集中,手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稳定与经济繁荣相伴随,而经济恶化则必然带来社会动荡,这几乎是一条规律。然而也有例外,60年代后期西欧社会动荡不定,就是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分析这一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当代西方社会的认识,也将对我国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安阳殷墟     
逍遥 《老友》2011,(8):70-71
世界文化遗产——安阳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从1928年由中国学术机构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开始,相关专家在殷墟先后发现了110多座的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遗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  相似文献   

5.
高句丽从公元前三十七年建立政权,至公元六六八年被唐朝所灭,七百余年中,高句丽统治者或受外部势力所迫,或鉴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曾几易其都。高句丽的几次迁都,均对其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据史书记载,前三十七年,高句丽始祖朱蒙从夫余王室逃出,历经艰险,南下至纥升骨城,“观其土壤肥美,山河险  相似文献   

6.
完颜亮为金朝四世皇帝,女真族名完颜迪古乃,庙号海陵王,在位十二年,政绩鲜明不凡,过错也严重,故史学界对其人褒贬歧异,众说纷纭。作者仅就完颜亮于1153年3月,从金国开朝的国都上京会宁府(黑龙江省阿城),迁都至今北京,原辽国五京之一的燕京城,作为金朝新国都,定名为中都的这一专题,从迁都的原因、经过及其历史意义,进行论述,并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7.
首都是国家最高政权机构的所在地,是国家的政治和权力中心.首都所在地的确定对国家的大局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和影响,成为历代统治者及其最高权力当局立国施政的首要问题.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将罗马帝国的都城从罗马迁至拜占廷.这一果决的迁都之举不仅关涉到罗马帝国的发展,而且影响到未来几个世纪欧洲的历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殷墟即商丘     
殷墟并不是殷人的废墟,如《新华字典》所解释的那样:“有人住过而现在已经荒废的地方:废墟、殷墟。”(“墟”字解,《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与此基本相同。)“墟”字古书多作“虛”,它是集镇。我国南方各省至今还把集市叫作墟场,把赶集叫作赶墟。 “殷墟”一词,最先见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这个殷虚,《史记集解》说它是“故殷都”,“故”即“从前”,并没有“废墟”的意思。 古代“虚”、“丘”一义。《说文解字》说:“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古者  相似文献   

9.
殷墟辑思录     
殷墟是武丁时代的国都,曾经是亚洲青藏高原以东的政治中心,在其繁荣和强盛的背后显现出殷商的几个特点:嗜好迁都,嗜好占卜,嗜好饮酒,嗜好虐杀。所以,武丁建都安阳后,殷商之统治者依然按照上述惯性发展,最终导致纣王朝以酗酒和暴虐而灭亡。文章从地理、历史、文化和哲学的角度分析了殷墟及其出土文物,针对卜述结论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0.
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王朝的一个著名皇帝。他之所以著名,既不仅是由于他“雅好读书,手不积卷”富有深厚的文化教养;又不止是由于他“听览政事,从善如流”,具有开明的政治作风;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是一个少数民族皇帝中的以汉化为基本内容的大改革家。而在他的多方面的改革措施之中,迁都洛阳龙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相似文献   

11.
琅邪,或作琅琊,史称越王勾践灭吴后,为进一步经营北方,逐鹿中原,便迁都于此。《越绝书·记地传》云:“勾践伐吴,霸关东,从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此事《吴越春秋·伐吴外传》说在勾践二十五年,也即越灭吴之次年(前472)。然其时勾践正忙于收拾残局,整治国土,以奠定基业,匆促迁都有悖于常  相似文献   

12.
北魏由平城迁都洛阳,是著名的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这是一个很有研究性的问题,亦历世史学界所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集中就其由平城南迁洛阳之政治的、经济的原因及其所造成的后果两方面,作出论证  相似文献   

13.
与盘庚有关的商都,文献材料主要有奄、邢、亳、殷等,考古发现至少包括洹北商城和殷墟.研究发现,盘庚既非直接从邢都迁往殷地,也不是直接从奄都迁往殷地;在盘庚为王期间,经历了从奄迁"河南"之亳(郑州商城)、又从河南之亳迁往殷地两次迁都.其中第一次迁都可能与阳甲时期商王朝国势变衰、盘庚意欲振兴商王朝有关;长期洪水泛滥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可能是盘庚第二次迁都的主要原因.郑州商城的发现表明,这里不仅是商汤之亳都所在,而且整个商代前期该城并没有被废弃,而是作为主要的政治中心一直存在着,故盘庚"复居成汤之故居"应为此地.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表明,殷都位于今安阳西北郊一带是毋庸置疑的.洹北商城发现有大型城垣和宫殿区遗存,性质为商代都城无疑,其年代与盘庚迁殷的年代及小辛、小乙的年代相合,故其为盘庚所迁殷都的可能性甚大.殷都经历了由"盘庚之殷"(洹北商城)向"武丁之殷"(小屯殷墟)之变迁.从洹北商城宫殿区普遍存在烧土块堆积、小屯宫殿区临近洹河而建、宫殿区及周围开挖有多条水沟等现象推断,"盘庚之殷"被废弃的原因与武丁初期的一场毁灭性的火灾有关.  相似文献   

14.
海陵王完颜亮是金朝第四代最高统治者,是女真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改革家。1153年(金贞元元年),他实行了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把金朝的统治中心自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城南白城)南迁燕京(即今北京),改称中都。这一果决的迁都之举,在女真族社会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关于完颜亮迁都这一问题,日本学者田村实造曾专门撰文论说过,然笔者以为尚有再论之必要,故于此试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一直受国内外瞩目的新中国第二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东风汽车公司,“迁都”方案悄然启动。蜗居秦巴深山长达34年的“东风”,终于在封闭与开放、保守与前进、大山与城市之间作出了新的抉择。 这是朝着该公司苗圩总经理提出的“用一个五年计划或稍长一点时间,把东风公司综合实力提升到行业前两位,进军世界500强”的奋斗目标,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这一步,“东风”酝酿了11年。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新旧王朝的兴衰更迭,京师的确立或迁徒,屡见不鲜。然而,它们多出现在新王朝肇建之时,或王朝将亡的偏安一隅。惟有明代在其立国不久,永乐帝朱棣就由南趋北,遥遥千余里,进行了京都的大迁移,这无疑是明代的重大事件,抑或在封建社会里也是罕见的。永乐帝为何要迁都北京?此举对明王朝的巩固和发展究竟起到什么作用?笔者不揣浅陋,拟就这一问题略陈管见,质之高明。  相似文献   

17.
殷墟甲骨文词汇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系统整理殷墟甲骨文字头的基础上,梳理出甲骨文的全部词目为3 596个,并对其普通词汇中的所有已识词词目进行了分类列举,首次较全面地揭示了甲骨文所反映的商代词汇面貌。  相似文献   

18.
殷墟非殷都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为安阳殷墟是商代盘庚至纣之灭,经历二百七十三年的王都所在地,这是一种流行的看法,甚至有人说“这种认识己成定论,无人非议。”然而笔者通过查阅古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尤其是把郑州商城和最近发现的偃师商城与安阳殷墟的发掘资料作了认真比较,初步认为:盘庚未迁殷墟,殷墟不是殷都。“疑义相与析”,现不揣冒昧和浅陋,草成拙文,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从殷墟发掘开始,殷墟文化的分期問題就已提出。三十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們从各个角度,分途研究,曾经作出不少有助于文化分期的結論。特別是在解放以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继续在殷墟进行发掘,并对殷墟遺址作了具体的分期。为了确定郑州商代遺址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問題,我們也曾对小屯遗址作了分期的尝试。这些研究,自然为解决殷墟文化分期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