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国内外经济发展史的经验教训,应从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其主要途径就是尽快引导我国经济朝着集约化增长方式全面转化。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从我国所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和基本国情出发,实现经济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是技术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高等教育既提出了新的挑战,又提供了发展的历史契机。文章指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也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文章第一部分论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是:速度快,通胀率高;投入大,科技落后;管理弱化,效益差;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第二部分论述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强化教育,充分开发利用智力资源;加强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只有实施这些对策,才可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二十年来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同时,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创造了奇迹,但是长时期以来,我国经济一向存在高投入,低效益并不时伴以高的通货膨胀,这些问题成为围绕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中共中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的…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是最近几十年我国政府确定的主要任务之一,党的十三大更是把这个问题写入了官方文件.但直到现在,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没有转换过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然是我国学术界和政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学者们分别从要素投入、要素贡献、经济增长的路径以及市场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等多个角度,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增长方式进行了分析探索,并从不同角度对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了许多政策建议,这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深入探讨经济增长方式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长期实行的粗放型经济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的根本转变,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发展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实践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实现跨世纪目标的重大举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正确处理速度、效率和可持续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粗放型的高速增长实际上是以对效率的损害为代价的。粗放型的高速增长引起并加剧经济波动,导致经济效益长期低下。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高速低效的经济增长严重损害了可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 促进我国经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寻找一条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当今全球性的问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交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探讨云南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进而提出转变云南农业增长方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是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文章从分析经济增长的内涵入手 ,研究了经济增长的转变标志 ,评价经济增长方式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及指标体系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不局限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要措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崔巍 《东方论坛》2006,(3):92-96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模型,并指导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实践,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践。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的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渐趋恶化,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预示着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高速低效的经济增长严重损害了可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更不可能明确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定位及经济运作方式并指导中国的企业实践,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企业实践。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企业的科学运作,通过市场竞争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并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促进社会生产与需求的及时衔接。  相似文献   

16.
思想解放是解决人的认识运动中的基本矛盾,不断打破旧的思想束缚,形成新认识,指导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解放的关键是创新,创新是对传统的否定和扬弃,形成新认识的过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改革开放,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观念,解决好发展与科学发展的矛盾,适时调整利益格局,加快体制创新,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义利观经历了“义利相和”、“重义轻利”、“义利对立”的演变过程.“义利对立”是中国古代义利关系发展的一个误区.正确地处理义利关系,要回归“义利相和”的原始观念.“义利相和”与科学发展观具有精神上的一致性.遵循“义利相和”原则,必须处理好效益与公平的关系、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为理论分析切入点,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种成功的意识形态,它还能发挥诸多现实经济功能,在节约人民对于党执政合法性地位的认同成本、减小制度转轨与实施的成本代价、克服经济活动中的"搭便车"行为、节约用于人民群众的激励成本以及消除人们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摩擦成本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