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论晁盖     
晁益形象的社会意义 和性格特征 《水浒》中的晁盖是梁山义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这个文学形象具有很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很高的认识价值。恩格斯在《致裴·拉萨尔》的信中指出;“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晁盖原是东溪村的“富户”,自称是个“穷主人”,当“保正”,只身一人,“不娶家室”。他与封建统治者本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但他为什么却举起反抗的义旗而上梁山呢? 首先,晁盖的起义反映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揭示…  相似文献   

2.
“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水浒》是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反革命政治路线服务的。。作者在这部书里,竭力美化投降主义,歌颂叛徒宋江。而对革命派,则极尽其泼污溅秽、百般丑化之能事,意在为垂死的封建地主阶级提供镇压农民造反,维护其反动统治的“安邦定国”之术。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水浒》把宋江及其投降主义路线作为矛盾的主导方面来写,贯穿于整部小说。分析一下《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全过程,从路线上划清革命派与投降派的界限,对于深入开展反修防修,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是有…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指出:“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贯穿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之间的斗争,不但表现为敌我之间的矛盾,而且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的矛盾。毛主席关于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是对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内容。只有正确地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稳、准、狠以准为重点地打击一小撮阶级敌人,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 敌我矛盾和人…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这是列宁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一文中讲的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的过程呢?还是说社会主义就是阶级已经消灭了的社会呢?是讲社会主义社会的功能呢?还是讲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准呢?就这个汉语句子本身是不易判断的。  相似文献   

5.
<正> 资产阶级自由化从根本上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其目的在于把我国直接演变成为资本主义制度。显然,他们代表了复辟资本主义的社会势力。民主社会主义则是源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中的一种改良主义思潮和派别,它在共产党队伍中的影响,则表现为一种机会主义思潮、路线和政策。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民主社会主义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不应该简单地将二者等同起来。然而,人们发现,在我国曾经鼓吹过资产阶级自由化并在国内制造动乱而后逃往国外的那些“社会精英”现在也鼓吹起民主社会主义来。他们打起民主社会主义的旗号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其一,他们从失败的教训中看到,在今天中国这块土地上,那样公开地、赤裸裸地鼓吹“西方民主制”,公开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很不得人心,而把“民主”、“自由”冠以社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必须坚持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认识: (一) 从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来看,必须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恩格斯:《法兰西内战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6页)。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工具。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统治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共产党宣言》单行本第26页)。列宁也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阶级的政权,这个阶级要掌握全部新的国家机器”(《列宁全集》第29卷,第467页)。  相似文献   

7.
对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应如何分析,划分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与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结合起来研究,这些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多年来一直在激烈争论的重要问题。其中对于确定工人阶级的定义,特别是确定小资产阶级(即所谓“中产阶级”、“中间阶级”、“新小资产阶级”、“专业-管理阶级”等)的定义问题争论得最多。西方学者所说的阶级结构的概念,实质上就是如何确定资本主义社会特定阶级的定义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确定划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的标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著名文艺理论家何其芳同志在一篇文学回忆录中,记述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文学和美学问题的几次谈话,其中提到,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个“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不同阶级之间也有共同美”的重要命题,肯定了共同美的存在。这个美学命题公开发表之后,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并且由此引起了关于共同美问题的争论。毫无疑问,完整、准确地揭示这个命题的科学涵义,对于美学领域中的拨乱反正,进一步批判“四人帮”的修正主义美学,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准备就共同美存在的主、客观条件和社会历史根源问题阐述一些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9.
六十年代以来,南朝鲜开始搞它的“现代化”,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一批既非工人、又非资产者的南朝鲜式的中产阶层日趋形成。他们有自己的阶级特征,他们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起着与其他阶级不同的作用。然而对于中声阶层究竟是否已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南朝鲜学者在六十年代中期的看法是有分歧的。1966年前后,一部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同志创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社会学置于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他们论述人口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许多观点,为我们学习和研究人口社会学指明了正确方向。然而,现代的各种人口社会学思想由于其不同的阶级根源、历史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并不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而随之都变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早期(5─10世纪)的西欧各国和中 世纪的印度,同属于封建村社制类型。本文仅就 二者在政治制度上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 一、在国体方面的异同点 政治制度就是国家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两个 方面,一是国体,二是政体。所谓国体,“就是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①,也即国家政权 由哪个阶级掌握的问题。在人类历史上,有过奴 隶主阶级专政、封建主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 和无产阶级专政四种国体。既然中世纪早期的西 欧与中世纪的印度都属于封建村社制类型,那 么,其国体当然是封建性的。而且,二者在封建 国体形成的历史背景上也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代以来,西方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以“第三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尤为突出。由此产生的重要后果之一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生产领域内劳动力人数的比例相对下降,非生产部门的劳动力队伍迅速扩大、甚至成倍增加。这些人不仅无生产资料,而且也要靠出卖劳动力谋生,但是他们和体力劳动者相比,却有较高的收入,在工作中也有一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如何确定这些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这一直是西方学术界激烈争论的问题之一。这篇文章代表一种较有普遍性的观点,它为我们了解西方学者的阶级结构理论提供了一个方面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开门办学是无产阶级教育革命中的新生事物,是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教育革命路线,坚持“五·七”道路,使学校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彻底打破资产阶级统治我们学校的一项根本变革。坚持开门办学,还是否定开门办学,这是革新与复旧的斗争,是搞马克思主义还是搞修正主义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那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奇谈怪论把开门办学诬蔑为“不讲学文化”、“实践──实践──实践”,完全是一派胡言。 毛主席教导说:“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必须有工人群众参加。”“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贫困?在现今的西方国家里还有没有贫困?如何认识这些国家的工人阶级状况?这是为人们关心并引起争论的大问题。美国总统卡特在电视演说中宣布“向贫穷宣战”,发誓要在他的任期里消灭贫穷。美国的一些宣传家们唱的则是另一个调,说他们已经进入“群众高额消费时代”的“富裕社会”,成了“全民福利国家”,就是说已经消灭了贫困。有的还进一步得出政治结论,认为在他们那个所谓富裕的全民福利的国家中,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界限和阶级对抗已经消失,成为一个“幸福美满和谐一致的天国”。对于这种神话,我们也有一些人颇为相信而且心响往…  相似文献   

15.
《圈套》这本书以一九七三年苏联社会做背景,掩盖苏修社会矛盾的阶级本质,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把对苏联人民实行残暴镇压的工具──公安机关,描写成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和平与安全的保护者。 众所周知;自赫鲁晓夫上台以后,他们就背叛了无产阶级专政,全面复辟了资本主义,在国内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早在一九五六年苏共“二十大”后,苏联叛徒集团胡说斯大林时期制订的刑法已经过时,大搞司法改革。一九五八年十一月颁布了《关于国事罪的刑事责任的法令》,规定要严惩所谓“反苏煽动”,“聚众骚乱”的人。五九年、六一年又先后发布各种惩治条例。六…  相似文献   

16.
《解敝》是荀子认识论的代表作,主旨在于分析人们患“蔽”的原因和“解蔽”的方法。象荀子这样把自己的哲学认识论的基点,放在全面、系统地探讨人们犯错误的根源和克服的方法上,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这在哲学史上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7.
长篇小说《春潮急》是近年来文艺创作的一个新收获。作品运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通过对五十年代中期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川西北部的一个小山庄梨花村社会生活的典型概括,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社会根源,形象地说明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伟大真理。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种可能,两种前途。向前发展,继续革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为铲除资产阶级存在和再生的条件而斗争,向共产主义过渡。向后倒退,蜕化变质,资本主义复辟就会出现。土地改革以后的农村,所有制仍然是一种私有制。汪洋…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对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实质是什么,认识并不一致,因而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加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更好地进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本文拟就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问题做一点深入探讨。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人们往往引证列宁的话加以回答。列宁说:“专政是直接凭借暴力而不受任何法律限制的政权”,“革命的无产阶级专政是由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来获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论及的中产阶级是指介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涵括多个阶层的中间阶级。自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它在一些国家的社会革命和社会变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39卷中,有83处论及这个阶级。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中间阶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他们这种中间阶级的存在。所以,他们不是革命的,是保守的。”①又如,恩格斯在《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党》中提到,“除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以外,现代大工业还产生了一个站在它…  相似文献   

20.
弗罗姆和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倡导所谓“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用弗洛伊德关于个体心理分析的理论来“补充”、“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某些“批判”。由于他们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最本质的东西;不能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吸收弗洛伊德思想的积极因素,因而虽然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揭露也有某些积极意义,但他们的所谓“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歪曲”和“篡改”,因此,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